医学微生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436&run=13

  山东的医学微生物研究起始于20年代初。1921年,齐鲁大学通过《齐鲁医刊》
介绍霍乱、梅毒、破伤风等病原体及其医案。随后又对梅毒的血清学诊断、病原体
检查、类伤寒病人血培养等开展研究并取得成果。其中的于氏沉淀反应达到较高水
平。
  50年代初至60年中期,山东医学院在全面调查钩端螺旋体病的基础上,查清储
存宿主,搞清主要流行菌型为Pomoua型,提出防治措施,进而深入研究钩体菌的免
疫效果。对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的研究,为国家补充了一批参考菌株。其中H群
1890,Ⅰ型1486,和K群1811三株菌,在国外未曾报道,获得国际上的承认。在流
脑菌的细菌素分型研究中,选出有效靶菌,建立了国家标准。
  70年代,在着色霉菌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分离出紧密着色霉菌一株(国际上
仅有二例报道),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进行了研究,处国内先进水平。
  70年代后期,山东医学院免疫室进行了胸腺细胞的培养、淋巴细胞的分离以及
T、B体与分离的研究。还利用自制的花生凝集素(PNT),将胸腺细胞分成两个亚群,
代表胸腺细胞的不同分化及T淋巴细胞的不同功能亚群的变属,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1984年,淄博市卫生防疫站用PC-1500微机与“医学革兰氏阴性杆菌数值鉴定
指南”相配套,研究成功“便携型微机检索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其汉字输出系统”,
经“指南”中200个编码验证,运行符合率达100%,准确可靠,使电子计算机在医
学微生物的鉴定中获得广泛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