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农业微生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435&run=13

  1955年,山东酒精总厂在对比黑曲霉和黄曲霉的糖化力之后,首先采用黑曲菌
种3.324(AspBatate)代替了黄曲,应用于薯类酒精发酵,淀粉利用率达90%,出酒
率提高1.34%,这一研究成果迅速推广全国。
  70年代以来,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贺家明从2784份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
M1033高产葡萄糖异构酶嗜热放线菌,40-50℃发酵,酶活可达350-900单位/毫升,
发酵清液外酶占90%以上,可直接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酶,是产胞外异构酶的优良
菌株,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制成的固定化酶活达10000单位/千克左右,每公斤
固定化酶可制成干基果葡糖浆3000公斤左右,已通过中试用于工业生产。该项研究
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32年,省第一农业试验场曾做过绿肥接种根瘤的试验。但作为农业微生物学
科研究,新中国建立前在山东几乎是空白。
  1956年,王祖农在《植物学报》发表《单生需氧固氮菌耐酸性》论文,1957年
转载在《中国科学》(外文版)上。该文首次报道了中国酸性土壤中也有单生需氧固
氮菌的存在,同时证明该菌色素的产生是和碳源有密切关系,从而对苏联克拉西里
尼可夫用色素产生作为单生需氧固氮菌属的定种标准之一的论点提出疑义,得到不
少有关学者的支持。
  1963年,省农科院从大豆菟丝子病株中分离出一株无毛炭疽霉菌(
Colletotrichuwglocosporicides),此菌可使国际检疫杂草--大豆菟丝子感染炭疽
致死,而对大豆和其他植物均不寄生,对人畜完全无毒,用该菌生产出“鲁保一号”
菌剂。从1966-1985年已在国内17个省市推广应用,防治率达85%以上。
  1972年,省农科院开展了对金龟子乳状病原菌的研究,并从6个金龟子虫种中
分离出6株新菌株,其中二株已用于生产。
  1971年,省内开始利用苏芸金杆菌防止农林害虫。在此基础上,对全省苏芸金
杆菌资源进行调查,分离出14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血清型7为国内新发现的菌株。
  70年代中期,山东农学院研究枣疯病的病因,证明嫁接可引起传染。省果树研
究所王焯与中科院生化研究所协作,研究确定了枣疯病的病原为类菌质体(Mlo),
其论文《枣疯病病原体的电子显微镜研究Ⅱ类菌质体》发表于《科学通报》(1978
年)。以后,又证明传病昆虫为中国拟菱纹叶蝉,其论文《枣疯病传病昆虫研究(Ⅰ)
传病昆虫-中国拟菱纹叶蝉》发表于《植物病理学报》(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