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科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429&run=13

  (一)水环境质量与污染治理
  饮水调查 1979年,省环保办公室对全省103个县、1433个生活饮用水水源点
的调查结果:一二类水质920个,占64%;三类水质356个,占25%;四类水质157个,
占11%。
  排污调查 1981年,省环保部门对1441个工矿企业排污情况进行监测,其中有
一项污染物超标的达1140个,占79.1%。1985年调查,全省年排放废水13.2亿吨,
废水中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达135.05万吨。其中98.13%为悬浮物、化学耗氧量、生化
耗氧量,汞、镉、铅等重金属仅占0.02%。在工业企业中,造纸、饮料、化工、食
品、煤炭等排污量最多,占总量的80.55%。另据1985年监测,全省地面水中有65%
的河流受到有机物的污染或重污染,62%的河流受到挥发酚的严重污染或重污染,
35%的河流受石油类严重污染或重污染。
  污水治理 1968年,泰安造纸厂研究成功利用亚铵法制浆新工艺,改变原来用
麦秸为原料的碱法制浆,既减少碱性黑液对环境的污染,还可提取大量肥料,该项
成果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1973年,淄博石油化工厂选用塔式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法处理含氰废水,使排
放污水达到国家标准,每年能回收100多万元的乙腈和液化氰化钠产品。同年,淄
博矿务局五二五厂研究成用锅炉汽化法处理硝基化合物及硫化物的有毒污水,解决
了污水对河流、农田的污染,每年可回收DDNP结晶500公斤,节约食盐15吨,已在
同类工厂推广。1978年,青岛市塑料研究所研制成可用以清除石油对海水污染的滤
油材料,其特点是质轻、吸附力强,可多次重复使用,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1979年,青岛市环保所和青岛铁路分局环保设备厂李家春等研制成适用于处理船舶
机舱含油污水的超滤器,使处理后的含油污水含油量少于10毫克/升,获1981年省
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青岛市环保局等单位完成的“社会化综合治理电镀含铬废水”项目,使
用离子交换处理后的电镀含铬废水洗脱液生产盐基性硫酸铬鞣革剂,解决了分散治
理所产生的二次污染,为电镀含铬废水的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获1984年省科技
成果二等奖。
  (二)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防治
  自1974年起,青岛石棉制品厂研制成石棉短纤维无尘纺纱新工艺,改变了石棉
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既节约了原料,又保障了职工的健康,是石棉加工业的重
大技术革命,该成果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1975年,青岛电站阀门厂完成“磁性铸造新工艺”的研究,建成磁性铸造半自
动化生产线,打破“铸造必用砂”的传统习惯,可免除铸造工人的职业病矽肺,减
轻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工效5倍。
  1975年开始,山东铝厂与有关单位协作,研究制成电解系列烟气净化装置,消
除了电解铝过程中所排放的氟化氢气体污染,改善了劳动条件、回收的氟化氢可制
成冰晶石。该成果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1985年,省环保局对工业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4477.
98亿标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占58.5%,工业产生的废气占39.3%。废气
中二氧化硫、烟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占总污染物的98.61%,而且主要
集中在城区。
  (三)废渣综合利用
  60年代末,山东开始进行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1975年,省电力局组织烟台电
厂、青岛电厂等单位进行粉煤灰磁选及冶炼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并获1978年省科
学大会奖。
  1980年,济南钢铁厂研究采用钢渣水淬法制水泥的处理技术取得成功,为搬掉
“钢渣山”和钢渣综合利用作出了贡献,这一技术已推广到全国应用。
  (四)监测仪器研制
  1978-1981年,淄博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研制成DY-1型大气有线遥测装置,可自
动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和风向、风力等气象参数,并能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
中心控制室自动记录、打印,节约人力、数据可靠、成本低、易操作。该成果获
1981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9-1980年,青岛环保研究所和崂山电子仪器所付毅等共同研制的DK-12型电
子控制大气采样器,可以定时、定量连续采样,解决了大气采样过程中用人多、易
失误等问题,在全国环境保护和卫生系统广为应用。该成果获1979-1980年省科技
成果二等奖。
  1980年,省环境卫生监测站等单位完成的D-1型多功能大气自动采样器,是国
内同类产品中居领先地位的大气污染监测仪器,获1984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其中
控制流量的稳流阀装置,设计新颖,具有独创性。获1988年国家发明四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