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观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407&run=13

  《春秋》记载37次日食,31次为曲阜地区所见。其中,鲁隐公三年二月朔(公
元前720年2月22日)的日食是山东最早的日食记载,鲁成公十六年六月初一日(公元
前574年5月9日)的日全食(食分0.96)是山东最早的日全食记载。《春秋·文公十四
年》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是哈雷彗
星的最早记录。《春秋·庄公七年》记有公元前687年(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
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是天琴座流星雨的世界最早记录。《诗经》中有
二十八宿中的九个星座名称。春秋时代就有了中国独特的天球星群划分(星官)。古
代天文科学技术中使用的观测仪表有圭表、浑仪、浑象、日晷、漏壶。
  公元前364年夏天,甘德观测到了木卫三(1981年3月11日北京天文台验证),早
于伽利略2000年。观测了120颗恒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一说511颗),是世界上最早
的恒星表。还发现行星的逆行现象,《开元占经》引“甘氏曰:去而复还为勾、再
勾为己”,证明甘德把火星、金星的视运动中的逆行现象观测清楚,画出的轨迹为
勾、为己(东西为勾,南北为己)。并计算出了火星周期为1.9年,木星周期为12年(
现代值分别为1.88年和11.86年)
  公元12世纪末,张行简于金明昌年间任司天台,试制莲花、星丸二漏,记时准
确,受到皇帝嘉许。这些古代天文仪器沿用到1929年,将星座划分为三垣、四象、
廿八宿。以代数学方法进行计算;以赤道坐标去极度(极距)和距星角度。表示天体
的位置;以刻漏方法记录观测时间。其间天文学是有理论、有方法、有设备,形成
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