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物理化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404&run=13

  电化学 50年代,山东大学刘遵宪等开展了对电极过程的电化学研究,是省内
在物理化学领域中进行系统研究的开端。
  1959年,山东大学徐国宪等用实验验证了示波极谱理论中的Randles-sevcuk公
式。此后,在提高化学电源的性能和寿命、开辟新型高能电源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
研究。
  从60年代末起,山东工学院针对发电厂凝汽器黄铜管的腐蚀,开展了金属腐蚀
及防护的系列研究,为提高其耐腐蚀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运行中的硫酸
亚铁处理”,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
  1980-1985年,山东工学院杨熙珍与世界著名的比利时腐蚀中心合作,开展了对
多组元体系电位的pH图及气相存在下化学及电化学平衡图的研究,是一项有重要意
义的理论研究成果。它将几种甚至几十种物质的热力学稳定或亚稳定条件,以及彼
此的平衡与转换关系绘制成图,以清晰、准确的热力学图表及计算公式为冶金、金
属材料、金属腐蚀与防护、地质、电化学、无机化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
提供重要的热力学信息。它不仅给众多的实验现象与结果以理论解释,而且可以预
测这些物质在极为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该项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量子化学 1955年,邓从豪对“键函数”的研究,标志着山东量子化学研究的
开始。所提出的双原子分子的一个势函数和求近似波函数的一个方法,是该领域的
重要研究成果。
  60年代开始,邓从豪在配位场理论的研究中,提出并推证的旋转群-点群耦合
系数,属于当时国际领先水平,荣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78年开始,山东大学对原子、分子体系的电子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用相关
标符修正了Hartree-Fock方程,探讨了约化密度矩阵的N表示问题,提出用原子分
子波函数应满足的条件来构造相关函数的方法。
  1978-1985年,山东大学在分子轨道理论方面,对共轭共子的能级及分子轨道
进行了研究。从HF自洽场理论出发,探讨了共轭烯烃最长吸收波长与垂直电离能的
同系线性规律,对某些晶体与非晶固体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其中对:“具有周期
性结构的共轭分子的能级和分子轨道”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与此同
时,曲阜师范学院用差分法计算了聚省分子轨道,山东师范学院对从头计算法中基
函数参数的优选进行了研究。
  结晶化学 1958年,山东大学从研究海盐结晶入手,开始了结晶化学的研究。
1964年,山东大学晶体生长实验室研制的磷酸二氢铵(ADP)单晶,获全国工业新产
品二等奖。
  1978年起,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在蒋民华带领下,主要研究晶体的结构与
性质,探索晶体生长的工艺技术条件,先后培养出压电晶体、热释电晶体、倍频晶
体、激光晶体等20多种具有新型功能的、并直接应用于高技术领域中的晶体材料,
不少晶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水溶液组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DTGS晶体、
DKDP晶体、DCDA晶体及Nd:YAG晶体获1978年省科学大会奖;由陆宝生等研制的五磷
酸钕大晶体生长装置及工艺,获1980年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1981年国家科技发明四
等奖;由蒋民华等研究成功的非线性光学晶体DKDP单晶的亚稳相生长新方法,获
1981年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由孟宪林等研制的大直径钽酸锂单晶,获1983年省科技
成果二等奖。
  化学动力学 从60年代开始,山东化学研究所在乙炔氧化制丙酮等反应的动力
学、反应器设计及伴有挥发液相连续反应过程的数字模型等,作了系统研究,还研
究了丙烯和乙苯过氧化物环氧化反应的动力学问题。
  1978年开始,山东大学对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是国内首先进行分子
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单位之一。邓从豪证明了传统过渡态理论关于化学平衡的假设是
不成立和不必要的,并由量子理论推证了分子反应的速率几率和化学反应的速率常
数公式,提出并证明了过渡态几率稳定定理。山东大学还同外国学者一起建立了一
个三维量子散射近似计算方法;开展了对原子-分子散射理论中能量瞬然(
Energysudden)近似方法的研究;在国内首先进行了准经典轨迹法的研究。此外,
还利用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和以过滤态理论,对反应的指前因子、速度常数进行了
计算。
  1982年起,山东大学开展了微观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的实验研究。其中对C
3体系振动驰豫和氟利昂化合物的红外线多光子解离的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现代
化的实验技术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