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磁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392&run=13

  新中国建立前,磁学研究几乎是空白。1957年,山东大学郭贻诚率先开展了磁
学领域的研究,并于1958年在物理系建立起磁学专业,是国内高等学校最早的5个
磁学专业之一,也是全国磁学专业最早的博士学位点。
  1957-1959年,郭贻诚被教育部聘为中方首席专家在兰州大学负责与苏联专家
白尔费诺夫合作,开展研究工作,培养磁学人才。从此山东大学磁学专业成为国内
的重点专业,郭贻诚成为国内磁学界5位学术带头人之一。
  1958年,山东大学物理系开展了对钡铁氧体、锰锌铁氧体的研制工作,促进了
全省铁氧体工业的发展。
  60年代初,山东大学将研究工作扩展到MnBi,AiNiCo等金属磁性材料领域。为
配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从1963年起,山东大学在国内最先开展了Fe-Ni磁性
薄膜的研究,为建造磁膜存贮器服务。同时为接受教育部下达的640工程研究任务,
于1964年成立了教育部所属唯一的磁学研究室。同年,郭贻诚在全国磁学讨论会上
发表《微磁理论》一文。推动了微磁学研究的发展。
  1965年,郭贻诚编著国内第一部磁学专著《铁磁学》,系统总结了磁学方面的
各种现象和基本理论,成为大学磁学专业教材和科技参考书,被国内外磁学界誉为
具有国际水平的好教材。
  1969年,山东大学重新开始Fe-Ni磁膜的研制,并于1971年初制成了模拟型磁
膜存贮器。此间,山东大学还参加了济南军区下达的项目“数字高炮指挥仪”的内
存贮器和只读固定存贮器的研制。经打靶试验,达到设计要求。这是全省第一次独
立完成的磁性存贮器,填补了省内空白。“数字高炮指挥仪”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
大会奖。
  进入70年代后,山东大学开始进行微波铁氧体和有关微波器件的研究,以适应
国家微波技术发展的需要。在研制成YIG掺杂系列铁氧体材料和铋钙钒系列微波材
料的基础上,研究制成3厘米微波微带环行器和隔离器。之后,又研制成5厘米、10
厘米和15厘米微波微带环行器,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设计理论。上
述环行器和隔离器性能良好,工作稳定,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研究的YIG单晶
材料,有效线宽等性能指标为国内领先。用YIG单晶制成微波滤波器,填补了省内
两项空白。梅良模、刘宜华编译的《结环行器》一书,于197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微波微带系列环行器”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5年,山东大学物理系开始磁记录介质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磁粉和磁带实验
室,于当年研制成录音磁带,并小批量生产,填补了省内空白,推动了山东磁带工
业的发展。研究提出的国内第一份磁粉和磁带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化方案,为国家制
定标准提供了依据。
  1981年,山东大学王华文等提出了磁粉密实化技术,对磁粉性能和磁带质量的
提高具有重大价值,属国内首创,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一等奖。该校研制的-H扫
迹仪,具有磁场强、灵敏度高、噪声小的特点,获1983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同期,山东大学刘宜华和毕 云等对铁磁共振进行了研究。在1981年的MMM会
议上,刘宜华和C·E·patton一起宣读了“锂锌铁氧体的磁性”,发表于J.Appl.
Phys.53(1982),并在J.Phys(C)上发表了《置代磁性氧化物的局域化倾斜模型》。
在同一学术会上,毕 云宣读了《磁性拓榴石薄膜中畴点铁磁共振》,并在
IEEETrans.OnMag上发表了《磁场垂直样品(lll)时畴膜铁磁共振的理论和实验》。
  1982年,山东大学接受国家科委下达的过渡族-类金属非晶薄膜的研究任务,
是国内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单位,所研制的Co基非晶磁性薄膜的软磁性能达到国际
同类材料的先进水平。承担的国家科委另一个任务是离子注入非晶化过程的研究,
主要成果有:首次发现非晶薄膜的晶化过程不同于非晶体材,提出了晶化过程的四
阶段模型代替材料的二阶段模型,合理地解释了实验结果。确定了离子注入随剂量
的增大对制备态Fe膜起着退火、辐射损伤和非晶化等多种不同作用,并根据实验分
析,提出了非晶化的“临界缺陷密度”模型,解释了热峰模型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
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