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板栗与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39&run=13

  1957-1960年,山东省果树资源调查队查清了全省核桃属和山核桃属资源。核
桃属有普通核桃、野核桃和核桃秋;山核桃属仅有美国薄壳小核桃一种。普通核桃
又有:绵核桃、夹核桃、半夹核桃和麻核桃。
  1972-1975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新疆核桃的实生后代中选出“草寺6号”。
该品种结果早,实生种播种后次年结果,壳薄,壳面光滑,种仁饱满,产量高,抗
黑斑病和炭疽病。1979年全国核桃良种鉴定会上命名为“元丰”。
  1973-1978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学院研究了核桃嫁接技术。露地高
接成活率达到80-90%;核桃子苗嫁接在4月上旬、平均温度24℃时,成活率达到80%
以上。并研究了“嫩枝嫁接”“苗砧嫁接”和“室内嫁接再移植”等技术,解决了
核桃嫁接成活率不稳定问题。
  1980-1984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采用良种幼龄嫁接苗进行密植,5年亩产核桃
100多公斤,其关键技术是:大穴定植,拉枝缓放,控制旺长,增加结果枝量。
  1961-1965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对板栗丰产树形进行的调查研究认为,用实
生繁殖,树体生长的差异性很大,应因树整形,一般可整成自然开心形,对干性强、
树势旺的单株可整成主干疏层形。
  1962-1964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在地方良种中选出了徐家1号、红栗、宋家早、
郯城207、红光栗、毛花栗6个品种在生产上推广。
  1962-1984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赵永孝、王风才等通过资源调查和选种,经
比较试验、区域鉴定和丰产栽培研究,选出的红光栗和红栗两个优良品种,具有早
实丰产优质的特性。作为主栽品种在省内外推广800万株,比实生栗早结果5年以上,
比地方品种增产20%以上,比实生树增产2-3倍。获1985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
奖。烟台市林科所完成的“板栗良种选育”成果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3-1976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进行的板栗丰产技术研究认为,丰产田的主
要参数为:每平方米平均17个母枝,每母枝3个棚,每产1公斤栗需20个母枝和4平
方米的叶面积,全树的叶面积系数以3.3-4.5为宜。
  1978-1980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进行板栗短截,摘心增产技术研究。结果:
中短截增产4-19%;重、中、轻混合短截,一般品种都增产,广西油栗增产40-120%;
摘心后形成大量二次雌花,平均一个摘心枝结1-23个二次棚,最多结50余个。

  1976-1979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于采收前6-7天在有果部位喷200-300PPM的乙
稀利溶液,喷后第六天基本落尽。脆熟期催落的鲜枣,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高1-3%,
完熟期催落的红枣,总糖量提高2%。
  1977年,茌平县林业局进行了圆铃枣速生丰产试验。株、行距各3米,历时6年,
第6年平均株产10.01公斤,亩产鲜枣802公斤。其主要措施是选用多根健壮的枣苗,
大穴改土,摘心空长,生理落果前主干环剥。
  1978-1980年,山东农学院石荫坪、耿震如、白瑞云等用枣胚乳培育成三倍体
植株。该方法是一种育种新途径,比常规育种时间短,效率高,并找出了枣胚乳接
种的最佳时期和采用水培法促进发根提高移苗成活率。整个培养过程得到重复。获
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