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358&run=13

  公元前771年,刑文铭字中有持帚洒扫刑。《礼记》记,鸡初鸣时洒扫室堂及
庭院。《论语》记,孔子要求弟子学会洒扫的礼节。《周礼·夏官》及《后汉书》
记载古人每逢岁首举行大难疫纹式,以图消灾除殃。嘉祥县武氏祠出土汉代石刻“
逐难疫图”中刻有先人高举捕虫工具捕虫,用罐挥洒赤丸、五谷(丹砂、雄黄)的形
象。公元前700年,齐国都城临淄建有排水系统。汉代农村,以茅圈养猪。《齐民
要术》记,用茱萸叶进行井水消毒。晋代用熏香驱蚊净室。南北朝时宋太祖文帝修
建曲阜文庙,四时祭祀,近墓十家赐洒扫五户。省人每逢端午节有用雄黄、石灰等
物围房圈院消灾的习俗,有用苍术、白芷、艾叶、丁香、硫磺等物进行空气消毒,
用大蒜、雄黄酒行个体消毒的习惯。1913年,原济南警察局改称省会警察厅,设卫
生课和清道队。1930年,省政府发布卫生运动施行大纲、污物扫除条例,开展卫生
运动。1932年,省政务会决议通过山东劝业商场的清洁卫生事宜。1947年,省新生
活促进委员会发布实施卫生十项规定。济南解放后,1949年4月,山东军区卫生部
与省卫生厅在济南懿范女子学校召开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会上作了《卫生防病与
饮水卫生》的学术报告,是山东省首次开展卫生学术活动。
  从50年代开始,根据人民预防疾病的需要,又分专业先后开展调查检测,进行
科学研究活动。
  1955-1956年,省卫生防疫站王法轲先后在《中华卫生杂志》撰文,介绍连续
抽气采样器,简介以橡皮内胎作气体采样器及气体定量方法。
  1962年,省卫生防疫站与济南市卫生防疫站在济南市匡山肥料厂进行泥封堆肥、
密闭池贮粪发酵、粪干堆肥三种处理方法实验研究,观察三种粪便无害化处理及大
肠杆菌、蛔虫卵、灰粉、有机物、氮、磷、钾、水分及酸碱度等10项指标变化情况,
以泥封土化肥法最好,国内领先。
  1965年,省卫生防疫站、青岛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日照县卫生防疫站等在日照
县西小曲河村进行人粪加工干粪与牛粪制造颗粒肥的现场试验,观察大肠菌值、蛔
虫卵生命力及全氮含量等项指标。结果,颗粒堆肥月余基本达到无害化效果,堆肥
内平均温度达42℃,大肠杆菌值4.3×10-4-4.3×10-3,蛔虫卵杀灭
率90%以上,含氮量83.25%,对预防0.2号病和增加肥效有重要意义。获1978年全国
科学大会奖。
  1972年,省卫生防疫站组织济南、淄博、潍坊、掖县、招远、费县、蓬莱、福
山、烟台等市(县)卫生防疫站,参加渤海沿岸辽宁、河北、山东、天津4省(市)渤、
黄海海域污染调查研究。调查项目有水温、海水化学、底质化学、浮游生物、底栖
生物、部分鱼类和贝类的含毒富集量及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影响。该项调查基本摸清
渤、黄海海域山东段污染情况,为国家制订海域治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还参加国
家统一布置的沿黄七省对黄河流域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1975年完成黄河山东段的
调查研究,调查项目有水温、酸碱度、溶解氧、总固体、悬浮物及砷、汞、酸、氯
化物等。为黄河山东段治理提供本底资料。
  1978年,省医科所、省人民医院、济南化工厂保健站协作,完成“四氟乙烯裂
解残液无害化处理研究”。提出残液水体排放最大容许浓度0.5mg/a(3.6ppm)的建
议,供制订标准参考。
  1982-1984年,省环境卫生监测站与济南铁路机械学校协作,研制成D-1型多功
能大气自动采样器。经鉴定认为该机设计合理、稳定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适用
性强、保证采样质量,系国内外首创。其中流控设计新颖,有独创性,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
  1984年,省卫生防疫站进行地面水标准检验中硫化物沉淀方法的研究,对碘量
法和亚钾蓝比色法加以改进,提高干扰物的除去能力和标准溶液的稳定性。检验结
果准确可靠。鉴定认为达到国际水平,推荐作为水源分析的国家标准方法。
  同年,省环卫监测站研制成新型(D-1)多功能大气自动采样器。经鉴定认为,
该议器能同时采集飘尘与其它4种自选的有害气体,无需专人现场看管,飘尘24小
时连续采样,4种气体可自动间隔采样,能维持各采样线路,流量稳定,不受阴雨
影响。论文发表在《环境与健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