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357&run=13

  1956年8月,青岛医学院王谨等对烟台市郊幸福果树生产合作社果农钩虫病感
染作了调查。发现感染率达71.6%,发病率11.18%。结果表明,果农赤足工作最易
感染。论文发表于当年《中华医学杂志》。
  1960-1972年,省医学科研所、坊子煤矿职工医院、省结核病防治院等单位,
根据国家科委科研规划,对坊子煤矿进行煤矽肺动态研究观察。先后为314名采掘
工人查体,煤矽肺患病率7.5%,发病率3.5%,平均工龄19.8年,年龄42.6岁,干式
凿岩工、干湿混合凿岩工发病率分别为8.64%与5.0%,死亡率9.5%。提出煤尘最高
允许浓度5毫克/立方米的建议,为国家制订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获1978年全国科学
大会奖。
  1963年,淄博市第一医院眼科、山东机械厂职业病科进行TNT炸药作业工人健
康状况调查研究。发现工人眼晶状体有白内障中毒现象,表现为晶状体周边部核层
及前后皮质内有散在灰白黄色点状混浊,晶体皮层透明度降低,红色反光瞳孔区周
边部有黑色环形暗影,随时间延长而加重。此结果成为白内障中毒诊断依据。
  同年,山东机械厂、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对国防与工业建设中重要物
资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进行劳动卫生防护措施的研究。发现3#滤布打TNT气溶胶
有较强的过滤作用,低淀粉有较高的去污能力,60支纱双面卡和道丝塔府绸制做的
工作服有较好的劳动防护效果。为TNT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劳动防护手段。
  同年,省医科所、山东医学院对国产农药代森锌的毒性进行研究。急性经口中
毒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低、反应迟钝、皮肤和粘膜刺激症状。中毒阈值
35-50毫克/公斤,毒性不大,慢性经口中毒4-6个月无外部表现,内部有胃肠粘膜
充血、肝充血、浊肿等。
  1966年,省医科所、省人民医院、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对氟乙酰胺毒性及中毒
治疗进行研究。提出急性毒性蓄积中毒数据、乙酰胺治疗中毒方法、中毒急救措施
及农作物收获前40天停止喷药等建议。
  1971年,山东医学院、济南市职业病防治院、省人民医院等单位研究发现丙烯
高温氯化法生产环氧氯丙烷时产生的氨丙烯有致中毒性神经炎的现象,作业工人发
病率为21%,临床表现为神经变性或离断,肌肉萎缩或变性,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神
经纤维退行性变,粗细不均,弯曲或断裂。骨骼肌纤维萎缩,退行性变,空泡形成,
脊髓前角细胞浊肿、变性、坏死,电生理检查表现为外周神经A2纤维传导减慢乃
至消失,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氯丙烯浓度20-50毫克/立方米。为环氧氯丙烷
工业生产劳动卫生保护及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5年,省医科所完成“四氟乙烯裂解气中毒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对85名中
毒病人,采取吸氧、解痉剂、营养和抗菌素等综合疗法,控制病情,病人较快地恢
复了健康。
  同年,省立医院、济南市有关区(县)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对清砂、造型、锻打、
风钻、花岗石研磨、布砂轮、硬砂轮、电锯7个振动作业工种307名工人,进行劳动
卫生学调查研究。通过全身和局部症状检查,震动觉和痛障碍检查、血清蛋白测定
以及X线检查结果,对震动危害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资料和诊断依据。
  同年,济宁市卫生防疫站、济宁医专、济宁地区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对砂轮磨
光作业工人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研究。发现作业工人突出症状为手麻、手胀、手痛,
明显体征为手指变形、远端痛觉、震动觉消失。手指发作性变白,X线表现为囊样
变。为震动病防治提供劳动卫生学资料和诊断依据。
  1978年,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坊子煤矿医院完成“坊子煤矿15年煤
矽肺动态观察研究”,包括3585名作业工人发病情况,不同工种、工龄发病分布,
不同作业发病分布,病程观察与发病,死亡情况等。为煤矽肺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
据。获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坊子煤矿与省劳研所、潍坊市防疫站协作,完成“坊子煤矿矿工矽肺
20年动态观察研究”。发现该矿除尘效率97.24%,煤肺矽总发病率由23.2%下降到1.
2%。1966年以后入矿工人无发病。该研究为制订或修改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属
国内首创。获1985年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4年,青岛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北海研究站协作,研制成JC-1型简易测听器,
与丹麦产AD17型、AS72型等测听仪对照,测试数据极为相似,填补国内空白。
  1985年,省医科院和济宁卫生防疫站完成“农药溴氢菊酯(敌杀死)急性中毒的
防治研究”。实验及临床效果证明,复方丹参葛根素治疗该农药中毒作用快、无毒、
用药安全,优于国际报导的麦酚生疗效,属于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