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321&run=13

  1952年,省立二院马挺光发现冷溶血素所致发作性血色蛋白尿,并引进有关对
此病的实验诊断方法。论文刊于1954年《中华内科杂志》。
  1962年,山医附院张茂宏总结1946-1962年住院病例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瘢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及脾切除的效果。论文刊于1964年《输血
及血液学》,在国内有较大影响。1963年,又将荧光显微镜及AO染色应用于血细胞
观察,发现核与浆荧光强度的规律性,辅助诊断某些血液病,填补国内空白。论文
刊于1964年《输血及血液学》。
  1978年,山东省白血病防治协作组按照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白血病进行分型和治
疗。通过对116例患者治疗观察,完全缓解率达60%以上,为国内较好的治疗方案之
一。
  同年,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青医附院)采用同步联合化疗配合中药治
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完全缓解率76.4%,为当时国内最高疗效。
  1983年,郓城县医院及防疫站刘乃施、张普文在对孕期胎儿的血象和骨髓象进
行观察时,发现胎儿骨髓造血始于三个月末,外围血红、白细胞随月龄升高,有核
红细胞随之下降。这一发现为人类胚胎学及血液学提供前所未有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