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丝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277&run=13

  早在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山东人民就已经开始抽丝织绸。据《汉书·地
理志》记载,至春秋战国,齐国已号称“冠带衣履天下”。在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
墓中出土的丝织品中,有经二重提花织锦、平纹绢、丝编织物、刺绣丝织物残片等。
齐人所作《考工记》中,记载了齐地官营丝织工艺和染色等项技术。
  秦汉时期,山东已成为丝织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主要产地临淄能织冰纨、
方空毂、吹絮纶等高级精细丝织品。汉皇室在临淄设置了专为汉天子及后宫、公卿
大臣制作丝绸服饰的服官三所。到了唐代,丝纺织业已遍布山东各州。兖州的镜花
绫、青州的仙纹绫、博州的平绸和密州的 均为珍贵的贡品。仅兖州每年常贡的细
绫、瑞绫等就达1500匹。
  北宋,山东仍是全国主要的丝绸产地。朝廷在青州设织锦院,专门生产高级织
锦。
  明末,山东的柞丝绸逐渐兴起,至崇祯年间已闻名中外,被称为“山东绸”。
  传统缫丝素用手工,使用一只周长约5.3米木制大框和一口茧锅,二人操作,
谓之大框丝或土丝。缫出的丝,条纺粗,色泽黯,纤变不匀,丝缕紊乱。丝织长期
使用传统木机手工织绸。
  1881年乳山县木匠宋氏制成脚踏式纩丝车,很快取代清代广泛采用的手摇丝车,
1人能兼3人作业,又能使丝粗细匀整。
  1886年烟台华丰丝厂首先使用铁制缫丝机缫丝(柞蚕丝),1892年烟台道台缫丝
局使用蒸汽作动力的柞蚕缫丝机。
  1902年长山县从南方招雇一批小框丝工人缫制小框丝,丝框周长约1.5米,有
管道传送热气,使丝片易于干燥,缫成的丝洁白光亮,类似厂丝,售价高出土丝二
三倍。
  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在济南设立农桑总会,于青州设立蚕桑学堂,并创立东益
公司,旨在考求新法,改变养蚕缫丝旧习。
  1937年烟台引进铁木电力织机,40年代采用电力传动的织机。至民国初年,机
器缫丝已逐渐增多,但多为木制座缫机。用机器缫出的厂丝,质量明显高于手工缫
制的丝。至1949年,省内丝厂大部分使用木制座缫机。
  1953年,山东人民制丝厂最早使用立缫机。50年代后期普及。1958年建成的莱
阳绢纺厂采用日本O·K·K厂1957年出品的绢纺设备。
  1965年,山东淄博丝织一厂将手工换梭改造成翻板式自动换梭,织机由半机械
化进展到半自动化。从1967年起,山东省丝织业开始设备更新,逐步淘汰杂乱的旧
织机,换上国产定型丝织机。1974年,山东淄博制丝厂使用江苏产D101自动缫丝机。
1977年,淄博丝织一厂和淄博市电子提花研制小组分别研制出电子控制丝织机和
800针复动式电子提花丝织机。
  1981起,山东省丝绸公司开始从国外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喷水织机和剑杆织机,
进一步改变了丝织业技术设备长期落后的局面。1984年,山东淄博制丝厂完成真空
渗透煮茧新工艺的研究,弥补了温差渗透工艺造成的丝胶膨润不充分,流失过多、
蛹酸浸出多、解舒率低等缺点。1985年,莱阳绢纺厂与济南轻工研究所完成绢纺酶
法精炼新工艺的研究,将2707蛋白酶用于精炼脱胶工艺,同时将生物制剂脂纺酶用
于绢纺脱脂工艺,还配制了专用于绢纺精炼的净洗剂“轻研15号”,工艺系统合理
可行,同年乳山制丝厂引进瑞士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的SCHWEITER精密锥体式络筒
机,使传统的绞装丝生产改为筒装丝生产,提高了丝的等级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