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269&run=13

  山东素以盛产黄牛皮著称,沿海一带人民习惯以烟熏底革做鞋料,明清以来手
工作坊即分布于沿海各地及内陆城市。传统的制革方法有烟熏法、芒硝法和芒硝加
“引子”法等。设备极为原始简陋,主要是炉、桶、缸、架及各种刀、板、刷子等
手工工具。品种以牛皮为主,杂皮及羊皮次之,生产鞋底革、白皮和轻革等。
  山东近代制革起始于19世纪初。1918年,济南胶东制革厂有转鼓、压光机各一
台,并设灰池、鞣池,年产牛革4000余张,工艺简称”植鞣”和“铬鞣”,即利用
栲胶、红矾和其他化工材料鞣制皮革。由于这些材料当时需要进口,发展缓慢,至
20世纪60年代才趋成熟并普遍应用。从民国初到新中国建立,制革一般仍靠手工操
作,机械主要有鞣皮机、压光机,其他设施有浸水池、浸色水箱、烤胶桶和半圆槽
等,三四十年代,重革生产工艺为池浸灰、植物池鞣、人工漂皮,一般干燥和整理。
牛轻革工艺为池浸灰,铬鞣推板干燥,手工整理和涂饰。猪大油革为池浸灰,铬植
结合鞣工艺。
  60年代开始,济南等制革厂先后革新制造了去肉机、削里机、挤水机、拔毛机
和连续化喷色设备。另外,先后从英国、意大利等国引进熨皮机、片皮机、拉软机、
磨革机、削里机、削匀机和轧花机等先进设备。
  1966年,济南、威海制革厂试验成功酶脱毛工艺,消除了制革废水中硫化物污
染。在酶制剂由沂水酶制剂厂1978年生产后,该工艺在全省得到推广应用。
  60年代省内重革生产采用划槽或“跳池法”浸灰、吊鞣工艺。牛轻革工艺采用
转鼓浸灰,铬鞣,推板干燥,机械片皮,整软。70年代重革生产工艺改为全吊鞣,
池鼓结合鞣制工艺,予处理转鼓速鞣,转鼓漂皮。
  70年代,济南、青岛制革厂自制贴板干燥设备和摆动式连续喷涂干燥设备,喷
涂工序实现连续化机械化,至70年代末制革生产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70年代末
和80年代初,为加强产品的检测手段,又从瑞士、英国引进了皮革崩裂、涂层耐热、
透水汽、颜色坚牢和折裂等先进检测仪器。
  1980-1981年,聊城制革厂郭保太等研制成功CXG-1型程序控制星形转鼓,实
现了水洗、脱碱、浸酸、鞣制生产过程自动化,有效容积比悬挂式木制转鼓增加近
一倍,装皮量增加五倍,节电70%,节水60%,工效提高六倍,质量有较大提高,
污水排放量少,有利于“三废”治理。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烟台皮革机械厂李成林等研制成功GJ2A6一180型片皮机。整机结构紧
凑,噪音小,工作稳定,操作方便,每小时可片皮300-450张,为制革厂用于剖分
皮革达到上层皮厚薄均匀的关键设备。获1982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烟台制革厂祝元贞等完成“废革屑提取氧化铬工艺研究”,使磨革粉
尘集中沉降袋滤回收,将革中结合的三价阳铬、铬合物与革分离提出。该工艺简单
易行,操作方便,提取氧化铬工艺研究不但解决了皮革粉尘与铬的污染问题,而且
化害为益,变废为主。获1983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4年,莱阳市制革厂研制成功猪薄型正面服装生活手套革,简称薄型革。其
革面细致、滑爽、色泽一致、自然花纹清晰、真皮感强、革面厚薄均匀、柔和丰满、
有弹性,是制造高档服装革的理想面料,经济效益可观,它综合了国内外制革的各
种先进技术,形成独特工艺。获1984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省内各制革厂大力开发猪革品种,正面革中开发出苯胺革、摔纹革、
软鞋面革、仿牛纹排球革、仿编织花纹革、金银革等,服装革中开发出无涂饰、防
水绒面服装革等,剖层革中有二层移膜革、剖层刀鞘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