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213&run=13

  纺织印染助剂 1969年,潍坊化工实验厂开发生产出保险粉,应用于印染行业
还原剂。70年代,省内开发投产的纺织印染助剂品种主要有渗透剂BX、固色剂Y、
750胶着剂、乳化浆A、萤光增白剂DT、萤光色浆、表面活性剂AS、扩散剂NNO、萤
光树脂等。进入80年代开发投产的纺织印染助剂品种主要有防染盐S、扩散剂MF、
二氧化硫脲、MC柔软剂和有机硅织物整理剂等。
  1982年,德州市工业科学研究所刘殿成等完成DH、DHF织物柔软剂中间试验,
工艺和设备简单,操作安全,无“三废”污染,原料来源广、无毒无异味、水分散
好、使用方便安全、应用范围广、效果好。用于织物的后整理,能有效地改善织物
的手感,使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平滑性,提高织物的弹性和抗静电作用。获1982年
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山东大学邓淑梅等研制成功STU-1、STU-2氨基有机硅织物整理剂。该
乳液系胶联体系,可在80-100℃低温固化形成弹性体薄膜。用于棉、麻、丝、毛及
化纤混纺织物的后整理。其弹性、手感、风格及耐洗性方面优于国内软柔剂。整理
的产品出口日本、香港、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同时代替进口,节约大量外汇,系国
内外首创,具有国际水平,获1983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粘合剂 1950年,青岛东生福利碱厂最早开发生产泡花碱作为包装纸粘合剂。
60-70年代,山东化工厂、机械工业部五三研究所和青岛合成纤维厂、济南文教用
品厂等研制开发了酚醛树脂胶、氯丁橡胶胶、环氧胶粘剂和脲醛树脂、萤光粉合剂
等。进入80年代以来,粘合剂的研究开发工作进展迅速,研制生产的单位60余家,
品种发展到100余种,有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1985年,山东鲁安粘接剂厂罗来康发明W-1型热处理保护胶纸,采用精选的无
机高分子材料,配以特制的无机粘接剂制成,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可用于1300℃
以下黑色金属热处理工艺中的局部防渗碳、防渗氮、防碳氮共渗、防淬硬、防淬裂
等,也可用于一些设备、材料的防火、防高温盐溶气流腐蚀等,还可以用于储油设
备不停车粘接修补工艺中,解决传统工艺不能或不易解决的技术关键。与传统工艺
相比,经济效益提高15倍,特别是在节能与消除公害方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
效益,获1985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原油破乳剂 1966年,中国科学院济南化学研究所与有关单位协作,开始为胜
利油田研制出多种新型高效原油破乳剂,先后在国内20余家工厂开发生产。其中破
乳剂SP169,成功地解决了大庆油田的脱水跑油问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7年,省化学石油研究所刘闻良等与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共同研究发明
了AP113原油破乳剂。该产品具有脱水效果好、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
种水溶性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适用于石蜡基厚油的油包水型乳状液破乳脱水,
可在温度高于原油凝固点8-10℃的情况下破乳脱水,降低了原油的脱水温度,节约
了能耗,获1979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1981年,省化学研究所刘闻良和胜利油田孤岛指挥部地质工艺研究所曲学洪等
合作研究成功高粘度石油破乳剂M-501(油溶性破乳剂)。由于在分子中引入咪唑啉
基因,提高了破乳活性和缓蚀性能,具有脱水速度快、适应性广等特点,操作简便,
质量稳定,用于高粘度原油脱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82年度省科技成果一等
奖。
  1981年,省化学研究所胡嵌明等与胜利油田采油指挥部合作研制成功油溶性原
油破乳剂POI-2420,利用TDI的反应活性增大破乳剂的分子量,具有脱水性能良好、
质量稳定、脱水速度快、工艺合理、适应性较广等特点,用于化学脱水,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获1982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