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农业科学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2&run=13

  早在北辛文化时期,山东先民已能打制石斧、磨制石铲。大汶口文化时期,中
耕用的鹿角鹤嘴锄及收割用的骨镰、蟠镰和牙镰等农具,已通体磨光,穿孔有柄。
龙山文化时期,始使用长方形、半月形的双孔石刀进行收割,并出现了小型铜制农
具。商代,大量使用耒、 等青铜农具耕作“ 田”,并已出现灌溉用具,养蚕业
也较发达。西周,垦土用的钱、锄草用的 、收割用的 等,都是金属制造的。耕
作方式上,耦耕代替了 田,并出现多人耕作的“十千维耦”。此时已开始使用绿
肥,制造堆肥,防治农作物虫害。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锄、铁斧和小型除草
工具耨等;开始用牛耕地;积累了较丰富的分辨土壤、使用粪肥及防治虫害等经验。
汉代,创制了犁铧、方銎、宽刃 、双齿 、四齿耙和钩等农具,牛耕已基本普及,
井灌、施肥、田间管理也普遍施行,山东已成为汉代的粮仓。魏晋南北朝时期,已
出现一、二、三脚耧犁和轻便灵活的蔚犁,碎土平田用的铁齿耙、耢、碌碡等;果
树嫁接技术、踏粪法积肥和用旧墙土作肥料等已普遍应用,基本形成一套“耕-耙-
耱”防旱保墒的耕作制度,讲求深耕细作;家畜杂交和疫病防治技术也有较大发展。
隋唐时期薛胄在兖州改进沂、泗水流,“决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北海县令窦
琰主持开成窦公渠,引白浪河水;诸城蓄滩水为塘;高密修成夷安泽;以及修建的
十三陂塘等水利工程,为蓄水溉田创造了有利条件。宋元时期,山东境内的农田水
利设施达180多处,可灌溉农田300多万亩。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重点推广应用
了玉米、甘薯、棉花、烟草、蔬菜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1621年(天启元年),新城
(今桓台县)人王象晋写成的农书《群芳谱》,对有关动植物的形态和养殖、种植技
术,都作了详细记述。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成立济南农桑总会,主要推行农桑树艺改良。青岛设
立李村农场,进行农业技术的试验。此间,还成立了一批其它农事试验场58处,占
全国总数的10.5%,居第三位。民国期间,山东选育推广了棉花、花生、烟草、水
果等优良品种,其中,齐鲁大学选育成的山东第一个粮食作物良种“齐大195”小
麦,比一般品种增产25%。山东解放区农业试验所研究成功小麦黑穗病防治技术,
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新中国建立后,农业科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50年代,恢复和新建了一批农
业科研机构,逐步建立健全了农业技术试验推广体系。在开展全省性农作物地方品
种征集的同时,重点推行了杂交育种工作,选育推广了玉米品种间杂交种和双交种、
济南2号和4号小麦、高密933棉花、伏花生等一大批良种。成功地进行了蝗虫大面
积防治、家畜人工授精以及疫苗研制等工作。特别是草鱼人工催情在池塘的自然产
卵与人工孵化鲢鳙鱼的试验成功,结束了淡水鱼南苗北运的历史。“文化大革命”
期间,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冲破种种压力,研究成功鲁保1号除草剂,泰
山1、4、5号小麦,渤杂1、3号杂交高粱,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等良种;井灌井排改
良盐碱地,桐粮间作、松毛虫防治以及春季黄渤海大风预报方法等成果,分别达到
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1978年以来,农业科技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主要有:大
面积综合开发试验,在德州地区先后建立的禹城、陵县、平原、齐河和德州等5个
县市改碱实验区,治理面积107万亩,95%以上的盐碱地改造成良田,粮、棉单产增
长6-7倍;农作物综合增产技术开发试验,包括烟台地区的夏玉米、莒县、平原、
汶上、茌平、临沂等县的棉花,泰安、薛城、商河、临淄、高密等县市的小麦,巨
野、广饶的夏大豆,潍坊市和临沂地区的黄烟等,均取得成功;山区开发试验有蒙
阴县旱地果园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旱栽技术研究,泰安市麻塔区进行荒山开发试验等,
也都取得明显效果;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理论方面有:高产稳产棉花新品种“鲁
棉1号”,早熟、硕粒、大穗型玉米自交系“原武02”,抗旱耐脊薄冬小麦良种“
昌乐5号”,高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的小麦新品种“山农辐63”,夏播大豆新品
种“跃进5号”等,推广应用后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水产品育苗和增养殖技术有:
对虾等海珍品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高碘、高产海带新品种的选育,海带筏式全人
工养殖法等,推广应用后,有效地促进了水产业的发展;土壤普查与农业区划、海
岸带调查以及动植物资源调查等,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到1985年底,全省共有省级农业科研机构21个,市(地)级37个,县(市、区)级
57个;省、市(地)级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3482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
果456项,其中,8项国家发明奖,1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82项省级奖,55项部级
奖。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使山东农业总产值一直
居于全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