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与机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68&run=13

  1875年,山东机器局在省内最先使用金属切削机床,至20世纪初,机床全靠进
口。
  1926年,青岛华昌铁工厂仿制成功皮带车床。嗣后,青岛、济南一些工厂仿制
出车、刨、钻等皮带机床。华昌铁工厂生产的车床、刨床、铣齿机获“全国铁路沿
线生产货品展览会”的超等奖状。
  新中国建立前,切削加工大多数用低速的皮带机床、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低,
且不安全。
  1949年,济南工业局第四厂(今济南第一机床厂)仿制成功国内第一台电动齿轮
车床,济南工业局第二厂(今济南第二机床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对板精磨机。
1953年,济南第二机床厂试制成功重达49吨的729型龙门刨床,能加工长9米、宽1
.7米、高1.25米大工件,填补了国内空白。1954年,济南第一机床厂引进苏联技术,
试制成功1616型普通车床后,又先后仿制成功螺纹铣床、花键铣床、精密普通车床
及钻柄、轴套等专用机床,并试制成功了C616A型精密普通车床。
  1954年,中国第四砂轮厂在淄博建成国内第一座冶炼刚玉用三相电炉、炼出第
一炉棕刚玉。1955年研制成功16#-320#共16个粒度的白刚玉,填补了国内空白。
1956年,德州机床厂试制成功C620型车床,济南文德机器厂、齐鲁机器厂分别试制
成功台钻、锯床、B650型牛头刨床等。1957年机床品种发展到20余种,基本完成了
皮带机床到齿轮机床的转变。此期同时学习和推广苏联的硬质合金刀具及高速切削、
高速挑丝、多刀多刃等先进技术,生产效率提高几倍至几十倍。
  1958-1962年,通过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普遍对老设备进行了改造,并创造了小
设备加工大工件、“土设备”加工精密零件等若干先进经验。
  1960年,济南第一机床厂在一机部金属切削机床研究所协助下研究成功鼓轮式
程序控制车床(TCS003型)。同年,济南第二机床厂研制成功J2-001型镗铣床,均填
补国内空白。
  1961年,研制成功能加工一级精度丝杠的G1C14型精密丝杠车床、精度超过苏
联同类产品,获1963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新产品、新技术创造发明二等奖。
  1961-1965年,济南第二机床厂按模块化设计原理自行设计并试制成功刨削宽
度1-1.6米的A系列龙门刨床和单臂刨床,成为国内平面加工的主要设备,并大量出
口,还研制成功了插床、刨边机、落地镗床、平面磨床、导轨磨床、组合磨床、刨
铣联合机床等填补国家空白的大型机床。其中,1963年研制成功的B2063型龙门刨
铣床,总重700吨,能加工20米长、6.3米宽、5米高的特大工件,是当时世界上最
大的龙门刨床。
  1963-1966年,潍坊华丰机器厂在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协助下,自行设
计专机,建成机体、缸盖、曲轴、齿轮室、齿轮室盖、飞轮壳6条加工线,其中机
体加工自动线是国内最早自行设计的自动线之一。
  1966年,济南第一机床厂章文兴等研制成功CM6125型精密车床,具有结构简单、
体积小巧、操作灵活、运转平稳、走刀均匀,振动小、噪音低等特点,实测加工有
色金属件圆度公差0.4微米,圆柱度公差1微米,光洁度10,加工精度超过世界名
牌产品瑞士肖柏林125车床的水平。该厂于1978年研制的CGM6125高速超高精度镜面
车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获1978年度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71年,济南第二机床
厂为第二汽车制造厂设计制造的12-035卧式双工位自动侧拉床,重230吨,最大拉
力45吨,进料、退刀、卸活、显示数据、停车,均自动控制,可代替9台普通机床,
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6年,济南第四机床厂设计制造成功的MS1312型高速外圆磨床,磨削线速度
达60米/秒,填补了国内空白。泰安生建电加工机床厂先后设计制造成功DM5440、
DM5540精密电火花成型穿孔机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济南第一机床厂与日本山崎铁工所签订了来图、来样合作生产马扎克
(MAZAK)、麦特(MATE)车床的合同,共生产两个系列、3个品种、23种规格。相当于
国际80年代初的水平,产品已销往日本、美国、西德、加拿大等国家。
  1980年以来,济南第一机床厂设计、制造了多种专用设备,其中3米、6米导轨
周边磨床磨削的车床导轨无波纹;引进安装了具有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的车削中心;
研究成功内径定心花键轴加工工艺,解决了花键底经磨削后出现的棘轮形;7项齿
轮工艺的研究,保证了齿轮加工精度,MAZAK车床的音质达到悦耳的要求。其中由
易炜里主持的“降低机床齿轮箱噪声和杂音的试验研究”与“六、七级齿轮经济工
艺研究,大模数重载齿轮珩齿工艺及珩轮制造”两项成果,均获1985年机械工业部
科技进步二等奖。自行设计的J1-250、360、460、530型高速精密车床,加工精度
已超过马扎克。该厂朱锡泉组织研制的“J1-360、460高速精密车床”,获1985年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孔列忠等设计的J1-360A高速精密车床,获1983年度省科技
成果二等奖。1980年,中国第四砂轮厂在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王关桐等协助下,研究
成功的Φ900毫米曲轴磨组合砂轮,为大砂轮的制造开辟了新途径,获1979-1980年
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年,济南第二机床厂刘宗凯等设计的BF1010A型单臂仿
形刨床,填补了国家空白,获1982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年,济南第四机床
厂李彦文等设计的MGB1412型高精度半自动万能外圆磨床,外圆磨削光洁度达到
14,内圆磨削光洁度13,加工精度达到国外同规格机床的先进水平,获1980年度
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1年,胡运焕等设计的J4-001A型半自动外圆磨床,优于国
内同类产品水平,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烟台砂轮厂姜庆法等研制成功强力珩磨油石,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二
等奖。1985年济宁轴承厂沈道明研究成功的PDTΦ500毫米“轴承沟道切入磨砂轮”,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