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与铸造机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66&run=13

  山东铸铜技术始于龙山文化时期,铸铁源于春秋。公元954年,山东李文铸造
的铁狮子,采用分节叠铸法拼铸而成,重约40吨。近代铸造技术始于1875年山东机
器局采用鼓风机等机器化铁铸造。1949年前,多数工厂用猪嘴炉化铁,焦炭坩埚化
铜,并已掌握灰口铁、白口铁、玛钢、锡青铜、黄铜等铸件的成份。50年代使用冲
天炉、电炉、砂处理机械、造型机、金属模造型、压铸机、喷砂、抛丸清理设备。
  1954年,青岛机械总厂(现青岛铸造机械厂)仿制成功20立方米/时移动式松砂
机和碎铁机。翌年,采用苏联图样制出碾轮松砂机、带式松砂机、筛砂机、涂料搅
拌机、清理滚筒、喷丸设备、震动落砂机等42种铸造机械,1956年试制成功35种新
产品,成为国内最早生产铸造机械的工厂。
  60年代,型砂处理向机械化自动化过渡,采用潮模、潮芯工艺、自动造型线、
熔模铸造、水力清砂等。
  1965-1966年,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研制出稀土蠕墨铸铁,因不需加废钢而具有
高级灰铸铁性能,得到迅速推广,国内领先,约比美国早15年。1966年,济南铸锻
机械研究所与青岛铸造机械厂合作研制成功S1114型,1975年又进一步研制成功
SB1114型碾轮式混砂机,两项成果于1978年双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5年,省农机研究所研究成功的QT-120-1稀土镁球铁,并试制成功耙片、犁
铧、犁壁、履带板等与土壤磨擦的农机易损件,其强度和耐磨性均高于65猛钢制品。
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7年,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与济南第二机床厂联合研制成功自动电子配铁称,
改变了冲天炉加料手搬、肩抬的面貌,使冲天炉配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山东拖拉机厂施瑞福等研
究的XZB148B型自动微震压实造型线,由4台造型机及合、落、分、放等辅机与下芯
辊道和回箱辊道组成两对机组,在天津拖拉机厂等建成10余条生产线,获1978年度
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9年,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王一德等与临朐缸套厂研制成功稀土硼蠕墨铸铁气
缸套,比硼铸铁缸套的使用寿命长25-35%,获1979-1980年省度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0年,省机械设计研究院邱汉泉等在国内外首创的稀土锌镁铝蠕化剂,解决
了冲天炉熔制蠕墨铸铁渣量大、需搅拌、劳动条件差的难关,提高了蠕化剂的吸收
量。用冲天炉熔炼稀土蠕墨铸铁新工艺,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一机械
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年,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张爱珍等研究的Q7710型4×
4米抛喷丸落砂清理室,能同时完成落砂、除芯、表面清理、除尘和旧砂回收4道工
序,是国内第一种多功能落砂清理设备,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0年,青岛铸造机械厂毛瑞禧等研制成功的Q383型双行程吊链式抛丸清理机,
工件连续清理两次,效率高、质量好,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0年,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济南第二机床厂张嘉智等完成的电容法型砂水
份自动检测与控制的试验研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1年,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孟台与烟台铸造厂共同研究的稀土硼钛蠕墨铸铁钢球研
磨盘,比低合金铸铁盘的寿命长一倍,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青
岛铸造机械厂刘洪祺等研究成功稀土镁钼铸铁抛丸叶片,使用寿命提高10倍以上,
其“抛丸叶轮、叶片结构、材质及工艺研究”成果,获1982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周兆初等研制的射芯机消声器,使射芯机排气室的噪声由125分贝降
到90分贝,获1982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2年,省金属材料研究中心鞠开贺等与临朐缸套厂共同研制成功铌铸铁缸套,
使活塞环减磨25-40%,耐磨性与配磨性达到国际水平。国内首创,获1982年度省科
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山东工业大学、济南第二机床厂马家骥等研制成功ZQAL8-2-3无锡耐
磨铜合金。与锡青铜ZQSn6-6-3相比,其综合机械性能、耐磨性、铸件合格率均有
提高,成本降低20%以上,获1983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4年,滨州活塞厂翟焕文等研制成功过共晶组织铝硅合金材料,高温强度提
高20%以上,耐磨性提高15%,“铝硅合金活塞制造技术”国内领先,达到国际70年
代末水平,获1984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4年,济南铸锻机械研究所王明平等完成的冲天炉熔炼过程自动检测和优化
技术的研究,用微机监测熔炼过程的铁水温度、溶化速度、焦量、铁量等主要变量,
随时掌握炉况,使其稳定在优质、高产、低耗的最优状态,总耗为1:7左右,获
1984年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5年,青岛铸造机械厂颜泽汉等研制的Q3920型通过式抛丸清理机,空载运
转自动控制,并解决了抛丸质量与输送速度对清理质量的关系、抛丸区输送辊子的
防护等技术关键,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