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62&run=13

  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山东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在齐国故都临淄,已发
现炼铜遗址两处。《考工记》已有冶炼青铜的合金配比及观察冶铜时的火焰以判定
冶炼进程的记载。铜的古代冶炼加工技术一直延续到近代。1937年,烟台成立了鲁
艺铜铺,是山东最早的铜材加工企业。1936年潍坊建立魏字鱼丝字号,专门生产34
号黄铜鱼丝,产品弛名全国。其冶炼加工技术是用钳埚化铜,铁勺浇铸,然后用大
锤煅打成圆坯,再用推大桩的方法,一模一模的拉丝,最后用手摇拉丝机拉制成34
号鱼丝。这种冶炼加工技术到50年代末还沿用。
  从60年代开始,铜的冶炼加工技术向现代化发展。1966年,新泰建立起省内第
一个电解铜冶炼厂,采用湿法铜工艺生产电解铜,产量达200吨,湿法炼铜的主要
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76年,潍坊铜丝厂在300公斤低频电炉中熔铜,用水平连铸线坯、多模连拔、
真空退火工艺,生产H165黄铜丝,获国家银质奖。产品销往香港和东南亚。
  1976年,烟台冶炼厂电解车间采用火法工艺,1978年又利用废电解液生产硫酸
铜,并从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黄金、白银、铂、硒等贵金属,综合利用技术取得成效。
  1981年,新泰市无氧铜材厂在国内首次研制出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生产新工艺
及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82年度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7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