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57&run=13

  1934年,青岛义昌仁铁工厂从日本购进Φ215毫米二重交替横列式小型材轧机4
组(1列)1套,利用破旧船板,切割成条,经加热炉处理后轧制圆钢、扁钢、竹节钢
等型材。全部手工操作。
  1952年,青岛自行车零件厂建设3台Φ150毫米×230毫米冷带轧机,生产冷带
钢。1953年,该厂采用Φ215毫米×4横列式小型轧机,生产热轧带钢。
  1956年,青岛建华轧钢厂建成省内第一套Φ300毫米×3开坯轧机,以150×150
毫米的钢锭为原料。从装炉、出炉到轧机前后仍为手工操作。
  1956年,青岛自行车零件厂建设Φ32毫米焊接钢管机组,以人力推磨式转拉成
型手工焊接、加工自行车部件所用直缝钢管。
  1957年,青岛建华轧钢厂建成省内第一套Φ330毫米×1/215毫米×4的线材轧
机。坯料为40×40毫米,可以生产Φ6.5毫米线材,盘重25公斤,整个生产工序都
是人工操作。1965年,该轧机搬迁到青岛钢厂,改造成350毫米×4/Φ250毫米×7/
Φ260毫米×2复二重式线材连轧机,成品出口速度为7.02米/秒,盘重50公斤,主
要工序实现了机械化。1970年,又增加一组Φ270毫米×2复二式连轧机、两列复二
重式线轧机,首尾四架实现了连轧。成品出口速度为9.02米/秒。加热炉由燃煤改
为烧油。成品改为多爪式自动卷取机,链式输送机,C型钩收集。1980年开始,对
线材轧机进行第三次技术改造。在工艺布置上,采用半连续式复二重线轧机,粗轧
为半连续式,中轧、精轧的复二重轧机采用滚动轴承,成品出口速度为14.7米/秒,
比60年代提高2.1倍,盘重为162公斤。
  1958年,青岛建华轧钢厂建成Φ300毫米×650毫米二辊闭口式轧机1架,热轧
厚度为0.5毫米的硅钢片和0.5-3.0×400×1200毫米薄钢板,设备简陋,手工操作。
至此,中小型轧机以齿轮传动代替绳轮传动,粗轧机开始使用吊钳、辊道、汽撬。
  1958-1959年,烟台钢管厂、青岛钢厂和济南钢铁厂二分厂,先后安装了Φ76
毫米无缝钢管轧机,配有斜底式加热炉、穿孔炉、轧管机及冷拔机等设备,采用Φ
75-80毫米管坯,通过热轧穿孔后再冷拔成碳素无缝钢管。
  1960年,济南钢铁厂建成山东第一套2300毫米三辊劳特式中厚板轧机,使用四
连杆升降台,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后将1750千瓦的主电机更换成2800千瓦,还
增设了一台11辊矫直机和一台纵剪机,加热炉由烧煤粉改为烧重油,生产能力达15
万吨/年。该厂研制成功的09MnNb造船钢板,腐蚀率为0.033-0.038毫米/年,耐海
水腐蚀性能达到国外船板钢的先进水平。
  1966年,张店钢铁厂安装省内第一台冷带轧机,80年代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
三机架连轧,轧机前后设张力卷取机,并配有自动测厚、测张、测压、测速、测辊
缝等检测手段,用微机自动控制厚度。这项技术改造使山东的冷轧窄带钢生产技术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70年,张店钢铁厂建成省内第一条热轧带钢生产线。带钢长度为6-8米,人
工折叠,后改为电动折叠。1979年安装了300毫米跟踪式热轧带钢机,带钢长度为
15-20米,采用自动打卷机,卷重30公斤左右。
  1970年,青岛钢厂建成国内第一座无缝管坯形加热炉。该厂张学礼等研制成功
的Φ76毫米热轧无缝钢管轧机顶头及自动更换装置,用球形顶头取代了Φ76毫米轧
管机上的传统锥形顶头,使轧机的轧制力下降35-40%。电机的电流下降10-23%,顶
头寿命提高6-10倍。获1981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在全国推广应用。
  1971年,济南钢铁厂建成Φ500毫米×2/Φ400毫米×3中型材车间,年生产钢
坯7万吨、中型材3万吨。
  1976年鉴定的青岛钢厂石铭襄等完成的HA法硫酸酸洗废液处理新工艺,使酸洗
废硫酸中的亚铁氧化为氧化铁红(黄)、硫酸根转化为硫酸铵,得到铁红和硫铵。获
1979-1980年度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8年,莱芜钢铁厂Φ750毫米初轧机投产,采用单侧上烧嘴均热炉加热钢锭,
原料为500×500毫米钢锭。
  1979年,青岛钢厂1200毫米热轧叠轧薄板轧机建成投产,生产出省内第一张镀
锌钢板,规格为0.6×1000×2000毫米,填补了省内镀锌板的空白。
  1983年,山东省冶金研究所、济南钢铁厂等单位,共同研制成功12MnCuCr(Nb
·V)焊接结构用耐候钢,焊接性能好,耐大气腐蚀寿命比普通碳钢高2-4倍,该成
果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4年,济南钢铁厂褚长庆对中板加热炉进行技术改造,采用端出料短滑坡和
炉门密封端出料新结构,使吨板耗油量由120公斤下降到62公斤,被评为全国节能
“冠军”炉,冶金部授予“节能特等炉”称号。其“推钢式加热炉短滑坡和炉门密
封端出料新结构”,获1984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年,莱芜钢铁总厂第一钢厂,采用Φ300毫米短应力线轧机改造老式轧机,
使产品尺寸合格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92.27%,钢材通条差由原来的1.2毫米降到0
.2毫米,生产效率提高。
  1985年,潍坊钢管厂从日本引进Φ45毫米机组,采用水平式螺旋活套,带钢头
尾矫直剪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激光测径、涡流探伤、废品自动分选以及液
压平头机、微机控制等技术,按国际标准生产出口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