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地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44&run=13

  据章丘出土资料,山东金矿开发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春秋时期已广泛开发,但直至20世纪初,金矿地质依然是由找金经验丰富的人到野
外实地踏查,寻找金矿化露头或金矿脉(线),边找边采。30年代后,国外地质学者
利用近代技术到山东进行金矿地质科学研究。
  1941-1943年,日本人在招远金矿采用自然电场法寻找金矿,矢部茂著有《山
东招远县金山调查报告》,西尾冶之著有《山东招远县九曲金矿调查报告》。
  1949-1957年,国家地质部和冶金部等派地质专家马俊之、严坤元等对牟平金
牛山地区做过1∶5万金矿地质调查;华东工业部郭文魁等在招远县玲珑一带进行金
矿矿产调查,撰写《山东招远县玲珑金铜矿报告》;刘国昌、段承敬、夏希蒙等在
招远县玲珑、灵山沟矿区,填绘出金矿脉分布草图,估算金矿远景储量,论述玲珑
金矿的成因,编写成《山东招远金矿地质报告》。
  60年代前期,省地质局807队(后改为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对招远玲珑九曲矿
段和灵山沟矿区进行调查勘探。1965年底,分别探明一个中型金矿和一个大型金矿。
同年在招远、掖县、黄县境内的1270平方公里范围,对具有成矿远景地区进行1∶5
万金矿地质测量,对测量区的金矿床(点)做出初步矿产评价,并编制成“三五”(
1966-1970年)金矿地质工作远景规划。
  1963年,地质部在招远县召开全国山金座谈会,总结了照搬苏联金矿勘查规范
探求金矿工业储量必须以坑探为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钻探控制工业矿体,坑道
作为验证的手段”的金矿地质勘探方法。从而加快了金矿地质勘查的步伐,节省了
地质勘探费用,为全省金矿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1965年,省地质局807队在全省普查的基础上和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首先在
掖县三山岛找到新型特大金矿--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突破了传统的“大断裂只导
矿不储矿”及“羽毛状断裂隙和细小裂隙带,却往往发生工业矿化”等找矿理论的
束缚,改变了长期以来只找含金石英脉类型金矿的状况。
  1966年,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在省物探大队配合下,又在掖县焦家找到第二个
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使山东的金矿储量巨增,而且在理论上进一步扩大了
省内及全国的找矿前景,推动了全国金矿地质勘查的发展。其“胶东蚀变型金矿床”
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6年开始,省地质局组织科技人员总结焦家金矿找矿理论与技术,加强对全
省性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成矿预测、圈定远景地段、选
择找矿靶区等开发性研究。在找矿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直流电法、联合破面法圈定构
造破碎带和划分地层岩性,应用激发极化法、化探法、汞气测量法圈定硫化物矿体,
应用同位素年龄法、色体测温法、电子探针法等研究地层、岩体含矿性及矿床成因
等。大量找矿实践和科研成果表明:焦家式金矿严格受断裂破碎蚀变岩带的控制。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1976年又在招远--平度断裂带上找到大尹格庄大型金矿,黄县
--掖县断裂带上找到河东大型金矿等。
  1977年在招远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地质工作会议上,正式将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命名为焦家式金矿。
  1980年鉴定的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李士光等完成的“1∶50万山东省构造体系
与金矿分布规律图及其说明书”,对深化山东新华夏系构造的生成发展过程以及对
金矿的控制作用,在理论上和找矿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
二等奖。同年,省地质局第一地质队在泰安县纸坊村太古代绿岩带中,发现金矿化
地段。
  1983年,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编写并出版了《焦家式金矿》专著。该队崔春池
等完成的“山东掖县新城金矿”和洪文仁等完成的“山东招远河东金矿”成果,于
1984年分别获地质矿产部找矿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张韫璞等完成的“山东招、掖
地区金矿探矿条件与矿床地质特征”成果,获地质矿产部1984年找矿二等奖,崔春
池、李宠骥、李仕先、魏兴华、郝万祥、朱兆亿等完成的“焦家式新类型金矿的发
现及其突出的找矿效果”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到1985年,全省已建立起一支包括地质、物化探、钻探施工、地质测试和科学
研究等多兵种协同作战、素质良好、能打硬仗的金矿地质专业队伍,并强化了地质
找矿手段。全省已探明金矿产地62处,其中大型金矿11处、中型金矿15处、小型金
矿36处,金矿点300多个,储量居全国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