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43&run=13

  1869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勘察淄博境内的矿产资源,并计算出该年博山煤炭产
量为15万吨,较大的矿井日产60-80吨。1892年,李希霍芬著《中国》一书中称博
山地区的海相石灰岩为下石炭纪。此后,美国威里士等人采用动物化石又分为石炭
系和奥陶系。1898年,德国探矿队在潍县南乡坊子当地商民开采区从事钻探,此为
山东最早使用的钻孔探矿手段。通过钻探发现1.0-1.1米和4.49米厚的煤层,并据
此在1901年开凿了坊子第一竖井。1916年,枣庄中兴公司先后对枣庄、淄博煤田进
行调查和勘探,并编写了报告。1939年秋,日本东北株式会社到莱芜煤田钻探,翌
年建安仙煤矿。1953年,华东煤管局地质处组织山东部分钻探队集中勘探新汶张庄
煤田,提出了山东第一份煤田精查报告,经全国地质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并获得
燃料工业部表彰奖励。1956年,山东煤田地质勘探由单一的钻探手段逐步发展为有
测井、地震、电法等物探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物探,并相继引进苏联、瑞典等钻探设
备。1957-1958年,兖州煤田以电法和地震手段进行综合勘探,完成面积400平方公
里、储量32.58亿吨全隐蔽煤田的普查报告。1959年,在兖州县孙氏店以西,用电
法资料和济宁4号、济宁9号钻孔资料分析施一钻孔,在319.9米深处见6.9米厚的三
层煤,证实了储量丰富、煤质优良的济宁煤田的存在。
  60年代,山东旭田地质勘探队采用国产液压钻机提高了勘探技术,并在钻头、
钻铤、钻具配套方面做了多项改进。取芯工具从单管取芯发展到双管取芯,提高了
取芯率。钻孔冲洗液由清水发展为泥浆护壁,保证了钻孔的安全钻进。
  70年代,人工地震技术由模拟磁带记录取代了光点仪;工作方法从折射法、反
射法的单重连续观测发展为多次迭加方法,测井技术由50年代的苏式半自动电法测
井发展为全自动测井。此外,还开展了伽码、中子、声速及地温等物理测井,装备
了全电子线路静电投影记录仪和组合探管。1979年,山东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研制出
第一套湖上钻井平台,采用铁塔基台(即沉塔),先后有5台钻井平台对南四湖水下
煤炭资源进行勘探。到1985年,共完成钻孔88个,总井尺7.28万米,控制湖区面积
477平方公里,获地质储量25亿吨。
  80年代初,山东煤田勘探公司引进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数字地震仪和
计算机技术,使地质测井效果从60年代的辅助验证上升到定性、定量的分析水平。
“六五”期间,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综合勘探能力和水平。到1985
年底,全省已探明18个煤田、22个预测含煤区,累计探明储量201亿吨,其中工业
储量141亿吨,除已利用的97亿吨外,尚有44亿吨的储量可供建设新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