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引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40&run=13

  1933年,历城王家梨行建成山东第一处引黄虹吸工程,引水0.5立方米/秒。
1934年又先后建成齐东马扎子(现属高青县)、齐河红庙、蒲台(今博兴县)王旺庄3
处虹吸工程,灌溉农田,放淤改造部分盐碱地。
  1950年春,山东河务局设计修建的利津县綦家嘴第一座引黄放淤闸,迈出了破
堤建闸引黄兴利的第一步。
  1952-1958年,由省水利厅和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局设计省内第一处大型引黄
灌溉工程,设计引水120立方米/秒,淤灌面积240万亩。重点解决泥沙沉积和盐碱
土改良问题。在泥沙处理方面,采取无坝引水,渠首选在黄河王旺庄险工河段弯道
凹岸顶点下端、河水横向环流强烈、泥沙含量较少的最优范围内,配合闸前潜埝拦
沙,减少迸闸沙量12%,拦阻河底粗沙达50%左右。引水进闸后,采取洼地梭形条渠
沉沙,沉沙效果为进闸沙的40-50%。在盐碱地改良方面,工程措施主要是排灌系统,
其中末级固定排水沟规格布局,按照控制地下水位临界深度设计,并按垂直(或交
叉)地下水流向布置,以截排高矿化度地下水。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渠首河段流
势稳定,能保证正常引水,是全省引黄灌区较好的渠首工程之一。
  1954-1957年,打渔张灌溉工程局在六户试验站进行了沟距100、120、160、
200米,沟深2米的工程条件下冲洗排水改良盐渍土试验,结合农业措施,改良了30
万亩盐碱土,并提出了滨海盐土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和规格布局。对灌区规划设计
和开发利用起了技术指导作用。
  1966年,惠民地区五里庄河建扬水站提黄河水1立方米/秒,向滨县工业和生活
供水。同年胜利油田建胜利油田引黄闸,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为油田区供水。据
1981-1984年统计,向油田年均供水约1.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占1/3。
  1968年开始,山东黄河河务局、省水利厅等先后兴建了东明阎潭、垦利十八户
和黄河南展分凌、分洪等3项大型引黄放淤工程。据淤土取样分析,每立方米含氮0.
55公斤、磷1.66公斤、钾21.4公斤、速效氮0.0777公斤、速效磷0.0476公斤、有机
质14.27公斤。引黄放淤不仅能淤高洼碱沙荒,而且能改土压碱和肥田。据湖西引
黄放淤经济效益分析,平均每亩淤地成本113元,放淤后7年平均每年增产小麦77.5
公斤、大豆57公斤、棉花19.5公斤、花生35公斤,平均每亩年收益64元,还本年限
为1.76年。垦利十八户放淤工程从1970年先后进行了5次大放淤,共引进泥沙7516
万立方米,落淤面积24万亩,土质变肥,1969年淤区放淤前粮食总产只有378.8万
公斤,1977年达到707.2万公斤。较1969年接近翻了一番。
  1971-1975年,省水科所在李家岸引黄灌区齐河县5万亩耕地上进行了防治旱涝
碱技术的试验,按照“沟渠成网、地成方、沟路渠旁树成行、排灌路林四结合”的
标准,做到干、支、斗、农、毛五级灌排沟渠齐全,基本实现了“遇旱有水,遇涝
排水,科学用水,排水畅通”的要求。70年代中期,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和中国科学
院地理所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建立旱涝碱综合治理禹城实验区,使7万亩盐碱不毛
之地变成良田。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1984年,省水科所等单位在打渔张引黄灌区西部粉砂壤土盐碱地区四干
新六支万亩耕地上,进行了6年的暗管排水试验,分别就不同管材(陶管、砾石水泥
滤水管和薄壁混凝土管)、不同管径(内经为0.1、0.15、0.20米)、不同埋深(2.0、
2.3、2.5米)和不同间距(100、200米)的暗管作了排水试验,同时结合室内电阻网
络模拟试验和电算,相互验证,取得了显著效果。春灌后地下水接近地表,3-5天
降至1米,25天降至2米。每亩灌水90立方米,可自流排水24天,平均亩排水38立方
米,排盐313公斤。灌后0-1米土层脱盐率为10%左右。盐碱地二三年改为良田,粮
食产量提高一倍,比明沟排水还节省土地。
  1979-1985年,省水科所在茌平县建立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面积13万亩。
1982年,国家科委将该区列入“六五”期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综合
开发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经1983-1985年的联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1985年
12月,水电部鉴定认为:山东茌平引黄提灌、井渠结合、综合治理旱涝大实验区,
在建立地下水动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井渠结合水资源调配方案,为黄河下游引黄
灌溉提供了一种模式,其实验区成果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
  到1985年,山东黄河已有引黄涵闸42座,虹吸工程22处,设计引水流量1933立
方米,灌溉面积达2000万亩,年平均引水量65亿立方米,利用引黄放淤改造盐碱涝
洼和沙碱荒地186万亩,改种水稻5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