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治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39&run=13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黄河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据历史记载,建
国前的2000多年中,决溢达1500多次,大改道达26次,给沿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
大危害。沿黄人民在长期与“黄患”斗争中,积累了许多治理黄河的经验。早在战
国时期,齐、魏、赵三国就在黄河两岸修筑了长堤,当时称之为“巨防”,两岸堤
距达50里,这是黄河下游修建大型堤防工程的开始。公元前29年(西汉建始四年),
河决馆陶,河堤使者王延世创造了编制大型竹石枕堵口的方法。明代潘季驯提出“
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主张,成为后来治理黄河的重要理
论之一。1919年,设立泺口水文站,开始用科学方法测量水位、流量、含沙量,至
1934年,山东已设立10多处水文站、水标站,并开始用电报报告水情。1923年,开
始用铁轨、斗车抛石的方法代替秸埽合龙,完成了利津县宫家坝堵口工程,1934年,
测绘了1/2万山东黄河大堤纵断面图,改进了河防施工方法。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黄河河务局在总结防洪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高防洪技术
和水情预报的准确度,基本掌握河道演变规律,本着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统一
规划的原则,先重点,后一般,先修做节点工程,然后因势利导,因弯设工程,以
弯导流,达到规顺流路,稳定主流,护滩定槽之目的。开始以透水柳坝及柳箔工程
为主,后改为用柳石枕顺岸排垒,以后又发展成柳石堆,基础稳定后改为石垛。经
不断改进,护滩控导工程的布设日趋合理。通过综合治理,使山东河段多年来溜势
变化被约束在工程控制范围内,河道稳定,争取了防洪的主动,摆脱了“背石撵河”
的被动局面。堤防施工技术也不断改进,于1974年开始广泛利用汽车、拖拉机、装
载机、铲运机、推土机等实行机械化施工。
  1950年开始,山东黄河河务局推广了锥探打眼、自流灌浆、消灭堤身隐患的方
法。1955年,自行设计了手摇压力灌浆机,将自流灌浆改为压力灌浆。1974年又研
制了人工杠杆锥探机和动力灌浆机械,全部实现了打眼和灌浆机械化,消灭了堤身
内部隐患,增强了堤防质量。
  1955-1966年,山东黄河河务局先后在历城王家梨行利用虹吸管引水放淤固堤
和在博兴修防段利用涵闸、虹吸引水,结合农田灌溉,开展大面积自流放淤固堤。
首先沿黄河大堤背河建沉砂条渠,利用粗沙淤高背面形成堤线,并充分利用淤背区
外的高地形,创造一个低引高泄的栏沙条件,使泥沙在淤背内沉淀,然后将沉沙后
含细淤的水进行淤地改土,排出的清水送往下游灌溉农田。1973年,齐河修防段试
验成功吸泥船放淤固堤,普遍淤宽50-100米,并淤填了背河深水潭坑,缩小了大堤
临背两侧的高差,经过考验,凡是淤背的堤段都没有出现漏洞、渗水、管涌等险情。
“引黄放淤固堤”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58年,山东黄河河务局和水利厅将东平湖滞洪区扩建成东平湖水库,能调蓄
黄河和汶河洪水27亿立方米,在抗御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8年大洪水,梁
山县孙口站洪峰流量达15900立方米/秒,经东平湖分洪调蓄后,至东阿县艾山站下
泄量最大为12600立方米/秒,洪峰削减20.8%,艾山最高防洪水位约下降1.5米。
1982年洪水时,孙口站下泄量为10400立方米/秒,经东平湖分洪后,艾山站下泄量
为7430立方米/秒,削减洪峰28.6%,艾山以下河道最高防洪水位降低1米。
  1966年,山东黄河河务局设计了桩基开敞式水闸新闸型,主要特点是合理利用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承接水平和垂直力,改变了靠闸身自重维持稳定的传统作法,使
桩基开敞式闸构造简单、重量轻、稳定性好、施工期短,省工、省料、投资少。
  1973年,山东黄河河务局设计了博兴县麻湾分凌进水闸,闸宽设计为30米,是
当时国内已建水闸中单孔跨度最大的水闸,避免了分凌时冰块插塞闸孔。设计闸门
时采用了接长启闭机通轴、并在接点处加顶撑的办法,将原启闭机的定型产品最大
吊点距13米扩大为29.3米。该闸为柱基开敞式水闸,改变了传统的整底板式结构,
按不同承载情况,将每孔底板分为5块,减少了底板弯矩,节约了材料,解决了大
跨度闸底板设计的困难。
  1975年,山东黄河河务局齐河修防段与黄委会水科所等单位协作,进行了环氧
砂浆、液体橡胶和复合尼龙三种非金属涂料的研制和耐磨抗气蚀试验,使水轮机、
水泵寿命提高1-3倍,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