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水资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36&run=13

  山东的水资源按照全国水资源评价工作统一规定的时限(1956-1979)计算,全
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63.4亿立方米。地表水
和地下水互相联系和转化,河川径流中包括一部分地下水排泄量,而地下水补给量
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地表水入渗。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之和再扣除重复计算量82.4亿
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45亿立方米。按全国统一的水资源分区,山东
省分属海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3个一级区,并分属海滦河流域的徒骇、
马颊河区,黄河流域的黄河下游区、淮河流域的沂沭泗区和山东沿海诸河区4个二
级区。在全国统一分区的基础上,山东省按水系和河流划分成鲁北平原区、黄汶区、
湖西区、湖东区、中运河区、沂沭区、小清河区、潍弥白浪区、胶莱大沽区、胶东
半岛区、东南沿海区等11个三级区。
  1966年,省水科所开始在山丘地区采用地质法进行找水,1967年,在平原地区
进行物探寻找浅层和深层淡水的研究,先后提出了“弱透水地层的找水方法”、“
鲁西北平原深层淡水电测曲线解释方法的研究”等6篇研究报告,其中“山区找水
经验”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5-1978年,省水科所与山东工学院电子系合作,研制出SDJ-1型积分式电测
仪,基本满足野外测量精度,找水效果比较明显。并提出了“激发极化法寻找基岩
裂隙水的研究”报告,在黄泛平原无砂层地带采用此法进行了粘土裂隙水的探测试
验,使一些过去被误判为无水的地方成为富水区。同时,还进行了DTF-1型伽玛射
线找水仪的研制及其找水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伽玛射线法在探测基岩裂隙水中的
应用”成果。通过上述找水技术的推广,保进了全省地下水资源普查,初步摸清了
宜井地区及其开采条件,使成井率达到85-95%。
  1975年起,省水科所和省水文总站在阳谷、冠县、临清、茌平和桓台县分别设
置实验区,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合理开发利用、机井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潜水均
衡要素观测以及人工回灌技术措施的研究。桓台县利用沟渠河网、“洞井”、坑塘
回灌,取得成功的经验,地下水埋深由1969年干旱季节的10-13米,恢复到1973年
埋深4-6米,保证了机井灌溉用水。
  1978-1980年,全省301个河段、湖泊水库水质评价资料表明,由于工业污废水
大量排放及农药施用量增加,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酚、氰、砷、汞、六价铬5项毒
物超过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的河段、水库、湖泊占28.9%。地下水污染以城市、工
业区及受污染河道两侧较重,1980年对全省103个县驻地的1433眼饮水井进行普查,
检测酚、六价铬、砷、汞、镉、氰化物6个项目,酚含量超标的有30个县,占29.1%;
砷超标的占22.3%;汞超标的占13.5%;镉超标的占8.7%;六价铬超标的占6.7%。
  1981-1985年,省水文总站,省水利科研所等单位由张经之等提出了“山东省
水资源评价”报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5亿立米,
人均占有量仅464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属最小省份之一。全省现有工
程设施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30亿立方米,一般年份缺90-120亿立方米,一些
城市工业、生活用水相当紧张。由于地下水超采,全省已出现15处较大的地下水漏
斗区,黄县、掖县、寿光沿海一带,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海水内浸。上述评价
成果,均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