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水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34&run=13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人民就掌握了引水灌溉技术。西汉时期已有大型引河、引
湖灌区的开发。唐代、农田水利工程、水利管理等技术都有显著提高,并已推广使
用水力机械。元朝时期,为解决南粮北运,于1280年开凿胶莱运河,企图采用海运
与内河联运。1283年和1289年又相继凿成山东境内的济州河、会通河,使京杭大运
全线通航。《王祯农书》总结了元朝劳动人民在农业水利建设方面的成就,不仅在
人工运河建设、治河技术、农田水利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在水利科学、水利理论上
亦有创新。如贾鲁提出的“疏、浚、塞”结合的治河理论,是古代治河发展史上的
重要创新。
  明末,潘季驯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论,至今仍不失其参考价值。1855年(
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流经山东至利津入海,鲁西北地区的水利
建设和科技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民国时期除黄河修防外,还疏浚了徒骇、马颊、万福、洙水诸河以及山东运河,
兴建了小清河船闸工程,创办了虹吸引黄工程。“七七事变”后,日军入侵,使水
利建设和科技遭受严重破坏。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水利科学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9-1953年,进行了
导沭整沂工程。1953-1956年,为了开发打渔张和位山两个引黄灌区,在博兴、广
饶、位山、德州、禹城等地分别设立了水文、沉沙、水利土壤改良、灌溉、水文地
质、潮位等7个试验站。
  自1957年开始,省引黄灌溉工程局负责全省的水利科学研究工作,又先后在郓
城、宁阳、沂水县成立了洼地改造、井灌和水土保持试验站。同年建立了山东省水
利科学研究所。
  1958-1963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位山、泺口、王旺庄枢纽工程边勘测、
边设计、边施工,由于对黄河泥沙问题估计不足,三门峡水库及下游枢纽工程修建
后,造成库区壅水末端严重淤积,以及枢纽工程泄洪能力偏小,不能满足当时防洪
的需要,于是对位山枢纽工程进行改建,破除了拦河坝,并改建东平湖水库,加强
水库泄洪、削峰作用。泺口、王旺庄枢纽工程停建,拦河工程全部废除。同时,因
平原地区大引、大蓄、大灌而忽视排水工程,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迅速扩大,
导致停止引黄灌溉。
  60年代,本着高低水分排、洪涝水分治的原则,调整水系;平原地区大量兴修
台田、条田等治涝改碱工程。由于骨干排水河道的整治及田间排水系统的健全,从
1965年开始,引黄灌溉工程逐步恢复;同时,还兴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库。70年代
治理了鲁北海河水系,并兴起抗旱打井高潮,发展了井灌区低压管道灌溉、滴灌、
喷灌等。80年代开始,水利工程的重点转向管理,开展了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
为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截止到1985年,全省共建成大中型水库
167座,小型水库5000余座,塘坝3万余座,总容量159.2亿立方米。对河道和湖泊
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堤防总长达1.6万余公里,建大中型节制闸150座,基本形成布
局比较合理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开发万亩以上灌区754处。修建固定机电排灌站2.
6万余处,装机126万千瓦。配套机电井52.7万眼。拥有排灌机械106.8万台、983万
千瓦。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848万亩,是建国初期的18倍,占耕地面积65%,
另有林果灌溉面积139万亩。
  到1985年,全省水利和黄河系统共有科技人员8689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7人,
中级职称的1430人。获部、省级以上的科技成果107项,其中国家级14项,部、省
级9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