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水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32&run=13

  山东具有发展水运的良好自然条件,先秦时期全国5大海港中(碣石、转附、琅
琊、会稽、句章),山东有转附(即烟台)、琅琊二港。隋唐时期,山东北部的登州、
莱州港和东南部胶州湾内的板桥镇(今胶州)为海上贸易重镇。元明时代,山东半岛
海港不断兴起,形成海港群落。内河航运有黄河、运河、小清河等主要河道及湖泊、
码头亦较多。
  1892年,清政府在青岛建青岛栈桥,长200米、宽10米,以石头垒筑桥身,以
水泥铺面,码头两侧装有铁栏杆,亦称铁码头,是青岛港早期码头建筑。1901年建
成青岛小港,建有木造码头1座,宽6米、长150米,两边各可停靠2艘小海轮,港内
设有轻便铁道,是山东港内铁路的开端。1906年青岛港5号码头船坞建成时,安装
了1台150吨的大型固定起重机,进出口的大件货物均由其起吊,为当时的亚洲之最。
1908年,青岛大港建成1、2、4、5号码头共23个泊位,均为高桩承台式结构。
1932-1936年,青岛大港建成3号码头8个泊位,由德国工程师设计,首次采用方块
重力结构。1933年,青岛港有陆上起重机6台,最大的150吨;浮吊3台,最大的35
吨。1940-1945年扩建大港5号码头3个泊位,总长1800米、水深8.5米,为古典方块
结构。
  新中国建立前,除青岛、烟台建成近代海港码头,有15吨陆上起重机和50吨浮
吊各一台,其它海港码头均系自然岸坡,吞吐物资全靠人力扛抬。
  1954年,青岛港首次引用万能装卸搬运车等设备,大大提高了工班效率和机械
化程度。1960年,青岛港1号码头2泊位改造成装卸煤炭坑道1座,配备了固定皮带
输送机及螺旋式卸煤机,装万吨煤仅用4小时,效率提高90多倍。
  1966-1968年,建成青岛大港7号煤炭专用码头,采用方块重力结构,卸煤、输
煤、堆煤、供煤、装煤全部机械化,形成一条龙作业,设计装船效率2500吨/小时,
为当时国内第一。
  1969年,青岛港1号码头南岸首次安装了门机,不仅可以装卸长大笨重货物,
也提高了装卸粮食、矿石等散货的效率。
  1973-1985年,建成青岛大港8号码头,岸壁总长1841.3米,码头宽225米,水
深10.5-13米,设2-5万吨级泊位8个,为方块重力式结构。该码头为国内最大的散
杂货码头。
  1974-1976年,建成黄岛油码头一期工程,把港区扩大到胶州湾两岸,系栈桥
式码头,全长1260米。原油泊位314米,东西两泊位可同时停靠5万、2万吨级油轮
各1艘,为高桩墩式结构;燃料油泊位2个,198米,为方块重力式结构。
  1976年,青岛港在青岛市西藏路21号楼顶,利用船用雷达建成雷达导航站,填
补了国内水运业雷达导向的空白。该站为1号灯浮以西水域的港作船舶和客班轮服
务,对船舶进行监测、定位,并根据船方要求导航。1981年,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
究所会同青岛港务管理局,在该台址安装了CLD-1型港口雷达,1984年进行了雷达
数据处理器试验,该处理器可对8个目标进行人工录取自动跟踪,对被跟踪的目标
的航向、航速及位置可以数字显示,从而使青岛港的雷达导航进入一个新阶段。
  1985年建成的石臼港煤炭码头第一期工程,是“六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之一。该码头是国内首次兴建的完全开敞式自动化码头。建港过程中使用了座底浮
坞出运沉箱下水新工艺及沉箱分层浇注技术,采用金属喷涂技术进行钢梁防腐,还
大面积应用了后张预应力梁。工程全部完成后,年吞吐能力达1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