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17&run=13

  1958年,临沂县岔河乡朱夏村建成全省第一个30立方米的沼气池,1973年,引
进四川省水压式三连通沼气池,在全省农村推广。
  1981年,省能源研究所与威海市科委、威海市沼气办公室,在威海市江家寨村
试验成功固体发酵与水压式发酵两结合的沼气池。提高了产气率,管理方便,改善
农户卫生条件,适宜北方旱耕区域推广。
  1982-1983年,省能源研究所完成“农村常用沼气原料产气潜力和特性的研究”
项目,探索出省内常用的麦秸、玉米秸、人粪、猪牛粪等6种沼气原料,在35℃条
件下产生沼气的潜力和特性的一般规律。为各地改进沼气发酵工艺、池型设计和区
域规划提供了依据。
  1983年,省能源研究所邹元良等研究的沼气固体发酵技术,发酵料液的总固体
含量,由原水压式发酵工艺的6%提高到25%,用水量少,产气率高,进出料方便,
发酵残渣为优质有机肥料。撰写的论文于1985年在广州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厌氧消化
会议宣读。
  1983年,省能源研究所生物能研究室在蓬莱酒厂利用酒糟液生产沼气取得成功,
并在全省推广。
  1984年,省新材料研究所研制成功的赤泥塑料沼气袋,具有耐磨、耐老化、抗
腐蚀、密封性能好,能吸热增温等特点。发酵物装入袋内后,可整体置于庭院内,
使用方便。
  1985年,昌乐酒厂利用酒糟液生产的沼气直接用为动力燃料,带动发电机组发
电,额定功率为120千瓦,年发电量为1.5×106千瓦小时。
  到1985年底,全省农村使用沼气达4500万立方米,折合3万吨标准煤,占农村
生活非商品能源的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