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03&run=13

  1955-1960年,在华北地区开展石油普查勘探,并先后钻了6口基准井,均无重
大发现。1960年,在惠民凹陷的沙河街(商河县境内)构造上钻探华北第七号基准井
“华7井”,第一次发现第三系良好的生油层、储油层和盖层,初步证实济阳坳陷
有良好的成油条件,即命名为沙河街组。
  1961年,在东营凹陷的东营构造(垦利县境内)钻的华北第八口基准井“华8井”
,经试产日产油8.1吨,这是华北第一口见到工业油流的探井。继续勘探后,发现
了东辛油田。
  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北部钻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高产油流,为当时
国内日产量最高的油井。
  1963年12月,在东营构造以北的胜利村-坨庄构造上钻的“坨7井”,在沙河街
组沙二段钻迁一套新油层,日产油36吨,从而发现了胜坨油田。
  东辛油田和胜坨油田的发现,奠定了胜利油田发展的基础,是山东省找油历史
上的重大突破。“胜利油田的发现及油气富集规律”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60-70年代,以二级构造带为单元,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和地质化验分
析所提供的地下信息资料,在济阳坳陷41个二级构造带中钻探39个,发现了背斜、
断块、潜山地层不整合等8种类型油气藏,探明了东辛、胜坨、永安、滨南、平方
正、孤岛、埕东、渤南、临盐、商河、义和庄、王家岗等31个油田。1977-1980年,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周光甲等通过对济阳块断盆地沉积构造特征、生油岩的演
化、油气聚集特点和富集规律的研究,找出了济阳坳陷的地下成油规律。不仅指导
济阳坳陷前期的石油勘探,并对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科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东
营坳陷陆相生油岩有机质的性质、成熟及演化”成果,获1981年度省科技成果一等
奖。
  进入80年代后,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和地震地层学、大型精密仪器的引进应用,
促进了油气生成运移、沉积环境和储层特征等项研究,加深了对济阳坳陷地质规律
的认识,逐步形成复式油气区的新概念: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内的一个具有不同
含油层系,不同油气藏类型、不同成因组的复式油气区,该坳陷油源充沛、构造变
动频繁,油气运移十分活跃,多种类型的油气圈团和多套含油气层系相互交错迭置,
在地下有机地排列组合,有规律地分布于坳陷之中,油气藏围绕主要生油凹陷呈环
带分布,构成了济阳坳陷复合油气藏分布的基本格局。由胜利油田刘兴材等和石油
工业部王涛、闫敦实、翟光明、李德生、袁秉衡等于1981-1985年共同研究的“渤
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勘探理论与实践”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
奖。在复式油气区理论的指导下,突破了过去的找油禁区,“下洼”、“上山”、
“探边”,整体解剖陡坡地层超伏带、洼内岩性圈闭带、缓坡地层剥超带、潜山披
复构造带,开辟海滩地区勘探,成为渤海湾地区复式含油、含油气区(带)勘探的依
据。1981-1985年,共发现了孤东、桩西、长堤、单家寺、林樊家、牛庄、五号桩、
王庄、宁海、高青等28个油气田,形成胜利油田发展史上第二个储量增长高峰期。
  1983年,胜利油田管理局地质科学院杜公瑾研究的古潜山油气田的条件与勘探
技术,以地质历史方法为基础,结合力学和地应力场分析,探讨了济阳坳陷的生成
关系、变动特征及构造层特点,以古潜山进行分类,提出了评价预测意见及勘探程
序,指导了该类油气田的勘探。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