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1&run=13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渤海,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经济发
达,交通便利,是中华民族科技文化发祥地之一。勤劳、勇敢、智慧的齐鲁儿女在
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贡献。
  早在石器时代,山东地区就开始有了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据考古发现,
最早的山东人是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沂源人”。他们能制作简单的石器,过
着采集狩猎的生活。到了距今约七千年至四千年之间,山东地区由旧石器时代进入
了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先后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相连续
的阶段,人们已从采集狩猎为主开始走向原始的农牧业、原始的手工业、原始的医
药等新阶段。与旧石器时代相比,这时期的人们对劳动工具制造、火的使用、原始
耕作技术、动物驯养、陶器制作工艺、原始房屋建筑、针刺疗法治病等已达到了一
个新的水平。对于与人们生活、生产相密切联系的动植物、天象、物候等原始的观
察、观测,也有了新的进展。这时期的技术虽很幼稚,科学还处于技术之中或萌芽
状态,但它却是后代科学发展的先声,是山东科学技术发展史最初的篇章。
  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山东地区已由石器时代进
入青铜器时代,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这时期的社会分工也开始有了体力劳动
和脑力劳动的分工。这对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积累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山东科学技术
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农业、青铜、陶瓷等生产技术比原始社会有了
很大的提高。手工业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度;与人们生产、
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天文学、数学、物候观测等虽处于经验的积累、整理阶段,但已
有了初步的发展。夏朝,大禹疏治洪水成功,兖州、青州已是当时比较发达的农区。
这时已能冶炼较好的青铜器,并已使用了简单的历法。到了商朝,在农业生产上已
普遍使用了新式农具,耕作方式有了新的改善,农田灌溉系统也比较完备,已能种
植黍、稷、粟、麦、秕、稻、菽等多种农作物。养蚕业也闻名全国。手工业以青铜
冶炼著称于世,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劳动工具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制
造技术明显提高。陶器、骨器、玉器制造以及皮革、舟车、纺织、造纸等技术工艺
也居全国首位。同时,还试用本草治疗疾病。进入西周时期,农具有了明显的进步,
垦土、锄草、收割等农具已用金属制作,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耕作方式和耕作技术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能使用绿肥、堆肥,注意防治农作物虫害,使大片荒地
开垦为良田,农业产量有较大提高。在手工业生产中,青铜的冶炼铸造技术仍占有
重要的位置,齐、鲁两国都有自己的铜器作坊。此外,还有皮革、制陶、制车、纺
织等手工业,其中以纺织业尤为发达,临淄已成为当时的纺织中心。这时期的科学
开始从生产技术中分化出来,科学技术虽还处于比较低级阶段,但它为尔后的农学、
医学、天文学、数学和建筑、纺织等学科的发展准备了重要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山东地区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由
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这一时期,山东科学技术有了飞跃发展,出现了百家争
鸣的局面。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生铁冶炼技术、铸铁柔化技术和碳素钢技术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从而加速了生产工具铁器化的进程,铁制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
农田连作制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已初步形成。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壤、肥料、生
物等方面,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修,反映了工程设计和
施工技术的进步。因此,这时期的粮食获得了较高产量。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同
时,手工业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齐国煮盐业非常发达,渔盐之利,曾是
齐桓公称霸的物质基础。纺织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齐纨鲁缟闻名全国。齐国人的著
作《考工记》,是当时手工业生产技术规范的标志。它和鲁国人墨翟始创的《墨经》
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标志,是当时人们把生产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加以
抽象概括的成果。墨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光学、力学、数学等
方面,以及他们所注重的实验手段和科学方法,在中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齐国杰出的科学家管仲及其后人所著《管子》一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其内容包括农业、水利、矿业、医学等所有自然科学知识。这时期的建筑设计已有
多种,自鲁班发明和改进木工工具后,木结构建筑迅速兴起。医学进步更快,传统
医学在山东开始摆脱巫术羁绊而独立发展。齐国著名医学家秦越人,创“望、闻、
问、切”四诊法,至今仍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法。天文学已从定性的描述向着定量化
的目标前进。鲁国天文学家多次观测到日食,并测定了冬至、夏至的日期;公元前
613年7月,观测到一颗慧星扫过北斗,为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
期“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是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齐国创建
的“稷下书院”,成为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园地。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随着封建制度的巩固,山东古代科学技术
日趋成熟,尤以汉代取得长足进步。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后,山东地区已成为东海
之滨的富庶之区。到了两汉时期,山东经济技术在全国仍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汉代
盐铁生产居全国首位,创制了多种铁制农具,牛耕普及全区,治黄取得了丰富的经
验,使山东地区成为汉代的粮仓。这时期的农学家 胜之,撰写的《 胜之书》,
总结了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一带的农业生产经验,为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奠定了
基础。两汉时期的手工业生产技术也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冶铁、煮盐、纺织这三项
传统生产技术仍处于领先地位。炼钢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欧洲用炒钢法冶炼熟铁的
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比中国晚了1900年。汉代的纺织手工业更是首屈一指,
当时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山东地区的三大纺织中心。其纺织品品种、质地、
构图等技术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趋于成熟,秦砖汉瓦,
雕刻彩绘技艺,一直流传到后世。传统中医药有了更大的进步。秦代,山东著名阿
胶问世。传统中药剂型,大多形成。西汉临淄人公乘阳庆著有《黄帝扁鹊脉书》,
为中国医学脉案之宗。两汉时期,在数学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齐人公孙卿等著
有汉历,成为后世历法的范例。刘洪著《乾象历》,对回归年、朔望月的计算相当
准确。徐岳著《数术记遗》,成为中国数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首次介绍了中国古
代的算盘。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山东地区面临乱世和战争的破坏,科学
技术是在和平与安定的间隙中发展的。这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了重
大进展,出现了若干在山东以至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北魏杰
出的科学家贾思勰,写成了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中下
游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并记述了比欧洲早几个世纪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科
学技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它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在国外也倍
受赞誉。这时期的中医理论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西晋王叔和收辑历代诊脉文
献,编成《脉经》,使中医脉象理论系统化、专门化。北齐徐之才首创宣、通、补、
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著有《徐氏家传秘方》等书,对后世医学影响
较大。此外,在手工业方面,由于桑麻种植逐步扩大,山东的纺织业在全国属于发
达地区之一。淄博是青瓷重要产地,工艺制造水平较高,在中国北部处于领先地位。
制盐技术也比较熟练,沿海地区普遍设立盐灶,青州已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产盐区。
  隋唐时期(公元581-960年),山东科学技术在全国统一的环境中沿着传统的科
学技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推广,生产规模的扩大等在当时社
会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兴建各种水利工程,溉田万顷,使山东成为唐代水利事
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的振兴,使粮食产量仍居全国前列。农作物种植仍以旱
作为主,但由于水利事业比较发达,不少地区也种植了水稻。纺织、金属、冶炼、
制盐、制瓷等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代,山东地区的丝纺品生产,在
品种、质量和产量上都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兖州的镜花绫和青州的仙纹绫,更是驰
名全国。冶炼技术进一步发展。陶瓷烧成工艺也产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黑釉瓷和
白瓷新产品。唐代,离狐(今东明县)人李 ,修辑了《新修本草》,为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官颁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在全国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影响下,山东科学
技术相继得到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建筑业以及数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
成就。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扩大农作物栽培种类,增加垦田面积,兴修水
利,推广农业经验。手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冶铁、丝织、陶瓷、印刷、造船
等制造工艺和技术都不同程度地有了发展,丝织技术达到较高水平,建筑更加规范
化,并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东平清水石桥可“与赵州桥相埒”,青州虹桥建造技术
为国内首创。著名数学家秦九昭的卓越研究成果,被誉为“中国剩余定理”。农学
家王祯所著《王祯农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农业的科技著作。医学家秦乙是
中医儿科奠基人之一。这些成就,为宋元时期中国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增添
了光采。
  明清时期(1368-1840年),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
术的进步,但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又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农村经济
在商品生产的影响下,新传入的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品种逐渐推广,棉花、花生、
烟草、蚕桑等经济作物种植比重逐渐扩大。手工业从冶铁、铸铁、采煤等重型手工
业,到盐业、纺织、造纸、酿酒、制烟、食品等轻型手工业都相当发达,生产技术
也有很大进步。章丘、博山、莱芜成为产铁或冶铁基地,周村成为丝织中心。中医
传统医学进入鼎盛时期,众多医务工作者热心于总结前人经验,倾心著述,新著多
达50余种。但自17世纪开始,山东科学技术和全国一样,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了。
  晚清时期(1840-191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山东开始进入了近代科学技术历史时期。由于外强入侵,军阀混战,经济畸形
发展,科学技术进展滞缓。农业方面主要是对西方传入的农林果品种进行试验、改
良、推广,对化肥、农药和新式农具进行试验示范,打破了传统生产技术的禁锢。
工业方面,主要是进行仿制、改良等技术活动。先后仿制了电学、力学、声学等仪
器,制成了榨油机、自行车和新式织机等产品,还兴起印染、纺织、制皂、造币、
采煤、采金等近代工艺和技术。医学方面,开始学习研究与应用西医科学技术,有
些中医也身兼西医。山东各地还相继建起教会医院,西医几乎传遍全省。这一时期,
还设立新式学校,培养科技人才。1864年,美国传教士在登州创文会馆,传授西方
科技知识,是山东最早传播近代科学技术的机构。1906年,在济南建立了高等农业
学堂,是山东第一所进行农林教育的学校。1911年,齐鲁大学医学院在济南成立,
成为当时全国传播西医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
  民国时期(1912-1949年),开始兴起了实业热潮,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改进传
统生产技术,先后建立了农事、水产、棉花、工业气象等试验或观测场(所)。农业
科技推广了棉花、花生、烟草、水果等良种及其栽培技术,使这些农作物产量在当
时居全国之首。从1916年到30年代初,山东的民族工业达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轻
纺、机械、化工、煤炭、电力等工业达到相当规模,而且机械化水平也相当高。这
一时期的工业科技,围绕机械、化工、染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鉴定和推广。试制
成功的硫化磷火柴获得了专利权。研究成功的酒精生产新工艺,达到国际水平。在
仿制机床的基础上,试制成功新式面粉机、抽水机、印刷机、弹花机、轧花机、织
布机等新产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东解放区建立了工业、医药等科研机
构和工厂,利用当地原料,研制军需民用产品,对打破敌人封锁,支援军民起了重
要作用。至解放前夕,山东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全面崩溃,科技事业停滞,生产
技术落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但也经历了曲
折的发展历程。
  1949-1957年间,在新中国建立初的恢复时期,科技工作主要是团结知识分子,
普及科技知识,改进与提高生产技术。农业方面,开展了全省农作物地方品种征集,
选出了大批优良品种,实现了全省农作物品种更新。对危害生产的小麦腥黑穗病与
蝗虫,成功地进行了大面积的防治。这对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工业
方面,在厂矿企业广泛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兴起了学习苏联的经验,还仿制和研
制了一批新产品,工业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医药卫生方面,开始实行中西医
结合,防、治、研结合,并以应用研究为主,结合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医学科学得
到迅速提高。自然科学方面,随着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增设了新兴学科,建立科
研机构,进行了一些基础的研究工作。这期间,科技管理工作开始起步,科技群众
团体活动兴起,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相当高涨,但因1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有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1958-1965年间,在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1958年“大跃进”的形
势下,省、地、县先后建立了科委、科协和一批科研机构,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
成立了省农业科学院,各地(市)农业科研机构也相继建立。厂矿企业兴起了技术革
新热潮,建立了科研机构和革新小组,对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研制新产品发挥了
积极作用。这期间,由于受“浮夸风”的影响,盲目追求“高、精、尖”,致使科
研工作走了弯路。1961年后,贯彻中央关于调整的方针和科研工作“十四条”,对
全省科研机构进行了调整和整顿,保留了一部分条件较好、研究力量较强的科研机
构,制定了全省科技发展计划,充实了专业科技队伍,改善了科研条件,使科学研
究工作走上了有计划、稳步发展的轨道,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科学技术的发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3、1964年全省农业科技会议后,着重加强了农业科研和推
广工作,建立健全了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基层普遍建立了群众科学实验队(组),
涌现了一批科学种田能手,科研和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工业科技也进入了稳
定发展的时期,在煤炭开采、机械加工、石油会战和化工设备等方面,解决了许多
技术关键,采用了新技术,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和计划生育技术都取得显著进展,在全国率先基本消灭了黑热病、丝虫病、
疟疾等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流行性疾病。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工作受到严重挫折,科技管理工作和
科技群众团体活动处于瘫痪状态。许多科研机构被拆散,大批科技人员受到排斥、
打击,科技事业几乎陷入停顿状态。但是,广大科技人员出于对国家、对人民的忠
诚和对科技事业的热爱,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工作,完成了一批科研成
果。农业方面,小麦育种栽培、盐碱地改良、防治松毛虫和对虾人工养殖等成果,
均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工业方面,研制成化肥成套设备、新式配套农机具、
新的发电机组和电子等一批新产品。交通、煤炭、建材、轻纺等行业的科技,也取
得了一定成绩。医学科研继续坚持了一些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中医药针灸等项目。
在高分子化学、半导体、激光、生物工程以及海洋科学等新兴技术、新兴学科领域,
也取得了部分成果,为这些新技术、新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1977-1985年间,山东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77年以后,
相继召开了全国、全省科学大会,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工
人阶级的一部分”。山东同全国一样,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全省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了科技工
作的力度,科技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和科技群众团体由恢复进入发展新阶段。全省
基本建成了科技管理体系,科研、开发、推广、信息和科技普及体系,改革和加强
了科技经费和科技器材等条件工作。新建的科技干部和专利等管理机构以及涉外科
技等工作开始起步。这期间,为科技人员落实政策,建立了技术职称晋升制度,极
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
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制定了《1978-1985年科学技
术发展规划》和“六五”、“七五”科技发展计划,确定了“六五”期间的重点科
技攻关项目以及部分重大推广项目和技术引进项目,加强了应用开发研究、科技成
果推广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同时,按中央部署,着手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
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977年以后,全省农业科学技术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有高产稳产棉花新
品种“鲁棉1号”,玉米自交系“原武02”,抗旱耐瘠薄冬小麦良种“昌乐5号”,
小麦新品种“山东辐63”,夏播大豆新品种“跃进5号”,海带筏式全人工养殖法,
高碘高产海带等成果,经推广应用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期间,完成了全省
土壤普查、农业区划,进行了海岸带以及动植物等资源调查,取得了大量资料和数
据,为制定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针对全省不同自然
条件,安排了一批大面积综合开发实验,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德州地区先后建立
的禹城、陵县、平原、齐河和德州市5个县市改碱实验区,治理面积107万亩,95%
以上的盐碱地改造成良田,粮、棉单产增长6-7倍。在全省开展了小麦、玉米、棉
花和黄烟等农作物综合增产技术开发实验,均取得成功。在蒙阴县和泰安市麻塔区
等地建立了山区大面积综合开发实验,也取得成效。这些研究与开发活动,有力地
推动了全省农业生产的发展,标志着农业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77-1985年,全省工业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围绕能源、交通、
支农、通讯和原材料工业,以及发展具有全省资源优势的轻纺工业等重大技术课题,
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攻关。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速工业技术改造,取
得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煤炭设计能力和开采技术为全国先进水平;机械设计制造
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纺织技术由单机自动化到新技术综合利用,由有梭
织机到无梭织机,由粗纺呢绒到精纺呢绒,同时加速发展了以涤棉为主的化纤纺织
品,并采用高温高压染色,热溶染色等印染后整理新技术,使整个纺织行业技术面
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电产品,通过仿制、研制和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出一批在省内外市场受到好评的优质产品,日益成为全
省轻工业生产的主要行业之一;电子工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加速
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技术升级,研制开发出多种新产品,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
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业科技的其它领域也都有很大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全省
工业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
  1977年以后,全省医学科学技术生机勃发。研究领域日趋广泛,研究层次更加
深化。基础医学已从人体器官的研究,进入细胞学、分子学等高层次研究。西医诊
断和临床技术不仅发展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而且有的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对严
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流行病、传染病和地方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节育技术
在药物、器械和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技术得到迅
速发展。传统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对提高全省人民群众
的身体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7-1985年,全省基础理论与应用开发研究获得重大发展。在逐步拓宽研究
领域的同时,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工作,产生了显
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研究方面,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均获
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的进入世界前沿,得到国际各有关学
术界的高度评价。应用开发研究方面,数学领域关于计算数学、控制论、数理统计、
运筹学以及系统工程的研究成果;物理学领域关于磁学、半导体、电介质、离子束
以及光学的研究成果;生物学领域关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酶技术以及细胞技术的
研究成果;海洋学领域关于海岸带以及海涂资源的大规模综合调查,经济海藻的系
列研究,对虾人工养殖研究以及海洋深度开发的研究成果等,大都处于国内先进水
平,推广应用后,产生了显著效益。
  到1985年底,全省有科研机构1000个,其中国家驻鲁科研机构21个,省属83个,
市地属176个,县市(区)属112个,厂矿企业属419个,大专院校属173个,民办16个,
共有职工39254人。全省自然科学技术人员共有329393人,其中高级职称1253人,
占0.4%,中级职称39524人,占12%(不包括国家驻鲁单位)。1978-1985年,省有关
部门和市地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共6371项,其中国际水平的217项,国内先进水平
的2505项,省内先进水平的36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