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1&rec=1&run=13

    〖标准〗〖计量〗〖事业〗〖历史〗〖概述〗〖度量衡〗〖建国前〗
    〖古代〗
  标准计量事业的历史源远流长。他伴随着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及社会事业的发
展而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与科学事业的日益进步,标准计量已经成为当今组织现代化生产
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基础
工作。
  山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祥地之一。山东省的度量衡事业同样有着悠久历史。
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和物品交换的出现度量
衡就已经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趋于统一。二千多年前,在中国古代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论语》中就有“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的记述。商周时期的《周礼》记述了周朝管理度量衡的官职。春秋战国时期,齐国
的的陈氏夺取政权以后,把容量单位制由四进位改为五进位,并制发了标准量器。
现出土的齐国的子禾子铜釜、陈纯铜釜和左关铜钅和被称作“陈氏三量”的标
准容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和发展经济,积
极推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法规,并颁布诏书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
山东省邹县等地出土的“始皇诏陶量”,在量器上就刻有秦始皇颁布的诏书。秦代
对度量衡器具实行定期检定和法制管理制度,规定“仲秋之月,一度量,平权衡,
正钧石,齐斗桶”,即每年秦历八月为检定度量衡器具的时间。秦代对度量衡器具
的允许误差也有规定,如果超过规定范围仍在使用,就要罚以盔甲或盾牌。史实证
明,秦始皇对全国度量衡的统一,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这在山东胶南境内的琅琊刻
石上已有所记载。秦以后两千多年,各朝代的度量衡制度基本上沿用秦制。清朝末
年实行“营造尺库平制”,工部负责度量衡器具的监督制造,户部掌管度量衡标准
器具,各省布政使司负责检定颁发度量衡标准器。度量衡在历史上涉及到丈量田亩、
征收赋税、发放俸禄、商贸交易、兴办水利、修建城郭以及发展手工业等一系列活
动,因而历代都很重视度量衡,并把它视为“度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
废除营造尺库平制,改用公制和市制。1930年12月1日,山东省政府为了推行新制、
取缔旧制、划一度量衡,设置了山东省度量衡检定所,全省各县也相继建立了度量
衡检定机构。但是,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度量衡的混乱状况难以改变。

    〖标准化〗〖历史〗〖手工业〗〖生产〗〖标准〗〖计量〗〖概述〗
    〖建国前〗〖事业〗〖工作〗〖农业〗
  在标准化方面,山东也有历史文献记载。春秋末期,齐国人所著的《考工记》,
是一部重要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文献,它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生产应遵循的技术规定。
如对车辆的品种、等级、结构、尺寸、材质等都有详细的技术规定,还总结了青铜
冶炼的技术经验,记载有多种青铜器具的含量成分标准,对当时手工业生产具有重
要指导意义。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山东青州人)编著的《齐民要术》一书,记载了黄
河中下游地区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和农业生产经验,是中国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
部农书,也是农业标准化古典文献。据《临清州志》记载,在明清两代,临清窑业
兴盛,运河两岸有砖窑数百座,专门烧制宫殿建筑用砖,对烧砖用的土质、砖坯的
加工、砖的质量等,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规定,要求烧成的砖“敲有声、断无孔、
砌无缝”,并在每块砖上标有窑户的印记,质量出了问题要严加查办。这是早期对
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实施的标准化和质量管理。

    〖建国后〗〖度量衡〗〖管理〗〖标准〗〖讲师〗〖事业〗〖工作〗
    〖概述〗〖1949-1989〗
  中华民国时期,由于政府政治腐败,军阀连年混战,经济建设处于瘫痪停顿状
态,工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基本上没有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简称建国后),
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在加强度量衡管理的基
础上建立和发展了标准计量事业。
  山东省标准计量事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年建国后至1956年是度
量衡时期,主要从事度量衡器具的检定和管理;1956年至1959年在度量衡管理的基
础上初建了现代计量,开展了包括长度、力学、温度、电学等方面的工业计量;
1959年至1978年在建立和完善工业计量的同时,开展了地方标准化工作;1978年至
1989年在加强标准计量工作的同时,又进行了产品质量检验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
作。

    〖建国后〗〖1949-1978〗〖标准〗〖事业〗〖工作〗〖计量〗〖概述〗
  1948年后,随着山东逐步解放,各地人民政府在接管旧政府机构的基础上,相
继建立了度量衡检定管理机构。195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工商部设立了山东省度量衡
检定所,负责推行以“公制”为工作重点的度量衡管理工作,并制定公布了一系列
度量衡管理办法,提出了以“公制为主、市制为辅、取缔杂制、限制英制”的工作
安排意见,对工业生产和商贸流通领域的度量衡器具实行检查、检定和监督管理。
  1956年,国家计量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计量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开展工业计
量要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工作任务。会后,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山东省度量衡检
定所改建为山东省计量管理局,并由山东省商业厅划归山东省工业厅领导。在此期
间,山东省计量管理局先后研究建立了长度、力学、温度、电学等计量标准,开展
了一般用工业计量器具的检定、维修和量值传递工作,加强了各地市县计量机构和
工业企业计量机构的建设,为工业生产开展了计量检定服务。1959年,山东省机械
工业厅根据国家科委关于计量工作的范围已扩大到长度、温度、力学、电学、无线
电、光学、声学等方面,计量部门应划归综合性科技部门领导的意见,报请中共山
东省委批准,将山东省计量管理局划归山东省科委领导。山东省科委根据国家科委
关于开展地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报请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将山东省计量管
理局改名为山东省计量标准局,负责全省的计量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工作。从1959年
到1978年期间,在计量管理工作方面,组织贯彻执行了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统一计
量制度的命令》,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行公制和市制,采取了限制英制、取缔旧杂
制的措施,逐步统一了全省计量单位制。同时,先后开展了万能量具检修,以及天
平、压力表、转速表、硬度计、光学高温计等计量仪表的计量检定业务。在标准化
工作方面,先后进行了烤烟、羊毛、棉花等农副产品标准的改革试点和推行工作;
对农用柴油机、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进行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促进
了全省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还组织研究制定了一批全省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开
展了技术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促使工业企业加强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在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省各级标准计量机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大批干部
和技术人员被迫停止了业务工作,有的下放工厂劳动,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
当作条条框框受到了批判,一些厂矿企业的标准计量机构也被撤销或处于瘫痪状态,
致使量值传递中断、计量器具失准失修、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
重影响。

    〖建国后〗〖1978-1989〗〖概述〗〖标准〗〖计量〗〖工作〗〖事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标准计量工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建设
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拓宽业务工作领域,在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和优质产品的评选管理工作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机构、人员和设备条件方面,1978年9月,经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将履行标准
计量工作任务的主管部门山东省标准计量局实行政事分开,建立了山东省计量科学
研究所作为法定技术机构。山东省纺织纤维检验所由山东省科委划归山东省标准计
量局领导。1980年后,经省编委批准,又新成立了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
东省标准计量情报研究所和山东省标准计量学校。与此同时,各市地县也相继设立
了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机构。全省逐步建立健全了标准计量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
系。1959年前省计量管理局只有36人,全省计量系统只有157人。1979年省标准计
量局及其直属单位有267人,全省标准计量系统有1589人。1989年省标准计量局及
其直属单位发展到595人,全省标准计量系统发展到556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有
3088人(包括高级职称62人,中级职称697人,初级职称2329人),约占60%。1979
年前省级技术机构固定资产总值320万元,1989年底达到2400万元,增长了7倍。工
作用房面积由1979年的6500平方米增加到32500平方米,增加了5倍。
  在计量工作方面,根据经济建设和厂矿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地研究建立
计量标准项目。到1989年底,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已建有长度、力学、温度、电
磁、无线电、化学和时间频率等7大类64项最高计量标准和35项次级计量标准的省
级计量标准项目,建立了全省量值传递系统,面向全省各部门各企业进行量值传递
和计量检定工作,保证了各种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一致。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建立
企业计量室,开展企业计量工作,组织培训考核计量检定人员,宣传并推动了计量
单位制的改革,逐步推行了法定计量单位,开展了企业能源计量和企业计量定级升
级活动,依法开展了强制检定,宣传并贯彻执行了《计量法》和其它有关的计量法
规,全省的计量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逐步建立了一套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法规和制度;研究制定
并批准发布了包括农业、机械、轻工、冶金、建材、化工、电子等工农业产品方面
的山东省地方标准。到1989年底,山东省地方标准累积数为2134个,较1978年底前
的605个净增1529个。组织宣传并贯彻执行了国家批准发布的包括机械制图、形位
公差、公差与配合、能源基础标准,以及食品标签、产品抽样检验方法、质量管理
和质量保证体系等一系列国家标准,组织开展了农业标准化、农业机械标准化、企
业标准化、能源标准化、包装标准化、信息技术标准化,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标准情报咨询服务等工作。通过标准化工作,加强了企业的技术管理和
质量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保证。
  在产品质量监督和优质产品评选管理方面,从1980年起,根据国务院颁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和国家经委、国家标准局的有关规定,省和各市
地县标准计量部门普遍建立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优质产品评选管理机构和综合性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连同原有的药品检验、食品卫生检验、进出口商品检验、船舶
检验、锅炉与压力容器检验、计量检定、纺织纤维检验等专业检验机构,形成了全
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网络,并对全省重点产品、创优产品和量大面广的家电产品、
日用消费品,实施统一检验、抽查检验、监督检验和仲裁检验。省标准计量局会同
省经委定期公布检验结果,帮助并促进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出厂的产品符
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围绕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对流通领域的商品实施监督
检查,取缔伪劣商品,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在优质产品评选管理工作中,省质
量奖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标准计量局,组织省直有关厅局制定创优计划,指导
帮助企业开展创优活动,组织申报和审查创优产品,管理优质产品标志;同时经常
监督检查优质产品的质量状况,处理人民来信来访中的有关产品质量问题,对产品
质量波动或虽获优质产品称号但不符合优质产品条件的企业进行检查和处理。
  在科技教育方面,作为主管山东省标准计量工作的主管部门,自1956年转向为
工业生产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科研服务的计量工作之后,在研究建立计量标准,
开展量值传递、计量检定和测试服务的同时,开始了计量方面的科学研究。随着标
准计量业务的扩展,又先后开展了技术标准的调查研究和制定、纺织纤维检验技术
和产品质量检验技术的科学研究。截止到1989年底,全省标准计量系统荣获省级以
上科技进步奖的标准计量科研成果有35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
步奖34项。1982年成立的山东标准化协会、山东计量测试学会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
流、宣传普及、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和有关外事活动,主办并定期编辑出版了《标
准、计量、质量》期刊,宣传国家关于标准化、计量、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普及
标准计量科学技术知识,组织交流学术论文和工作经验,报道本省和国内外的情报
信息,为提高标准计量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发展标准计量事业做出了积
极贡献。
  纵观山东省标准计量事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一部技术
基础科学进步的发展史,他的发展与进步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推动社会进步的
积极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作为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技术监
督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研究、科技
管理和机构队伍建设,发扬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