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调查与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rec=99&run=13

  山东岩浆岩调查工作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研究者仍寥寥无几,而
且多数是外国人。如日本学者春本笃夫于1889年发表《山东栖霞县唐山地区的霞石
玄武岩》。1903年,维里士、布莱克韦尔德在泰安地区调查之后,认为泰山一带的
变质岩以火成岩为主,并首次命名泰山杂岩。1923年,德国学者巴尔博(George 
B·Barbour)综合前人资料,对济南侵入岩进行了初步基性岩岩相学研究,对其中
的伟晶岩和接触带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在《济南侵入岩》一文中介绍了李希霍芬、
维里士、布莱克韦尔德、洛伦兹和谭锡畴等人对济南附近侵入岩所作的调查和认识。
此外,日本一些学者在调查淄川煤田时,对煤系中的侵入岩作了研究。
  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相继到山东进行调查与研究。,如叶良辅、喻德
渊调查了青岛一带的火成岩;陈国达、杨杰对荣成一带的火成岩进行了考察,纠正
了李希霍芬及日本《东亚地质图》中与事实不符的地方。1935年,冯景兰研究了泰
山地区的火成岩活动后,将其分为4期:南天门注入片麻花岗岩、二虎庙片麻花岗
岩、玉皇顶花岗片麻岩及红门基性岩。1946年,刘俨然、王锟调查研究了金岭镇闪
长岩。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岩浆岩调查研究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全省开展了全
面的岩浆岩研究。1958-1961年,开展了全省1:20万区域地质测量;1963-1968年,
省地质局八○五队对鲁东部分进行了重测及补测。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奠定了
全省岩浆岩空间展布的基本轮廓;首次全面研究了鲁东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同时,
对全省火山岩地层——青山组进行了系统研究,按喷发旋回建立了地层层序,为深
入研究中生代火山岩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70-80年代,省地质局区调队和一大队开展了1:20万日照幅、赣榆幅、潍坊幅、
莱阳幅、西由幅和章丘幅区测工作;同时,各地质队在有关成矿区(带)上相继开
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开展区测工作的同时,在矿产普查勘探中也加强了与
成矿关系密切的岩体的研究。省地质局、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省化工地质队、核
工业部248队、省建材地质队以及长春地质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地质学院、青岛
海洋大学、山东矿业学院、山东建材学院、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对莱芜中
基性杂岩体、济南杂岩体、邹平火山侵入杂岩体、郗山碱性岩体、沂南铜井杂岩体、
蒙阴金伯利岩及相似岩石、枣庄沙沟岩体、淄博金岭岩体、五莲七宝山火山侵入杂
岩体、沂源韩旺岩体、玲珑岩体、郭家岭岩体、桃科牙山复式岩体等诸岩体进行了
专题研究。
  济南附近的基性岩,历史上国内外著名学者作过多次调查。新中国成立后,又
进行了深入研究。 1951年,南京大学杨鸿达等率学生在济南附近填制1:5万火成
岩简图。1956年,南京大学孙鼐、王德滋等两度进行调查,填制了1: 20万地质
图,开展了系统的室内研究,推测其时代可能属中生代燕山期,并称基性岩为杂岩
体。50年代末,北京地质学院区调时,沿用了其研究成果。
  玲珑花岗岩因赋存金矿而闻名遐迩,但对其形成时代一直争论不休。1949年郭
文魁把玲珑一带的似斑片麻状花岗质岩石命名为双顶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太古代;
1950年刘国昌把罗山、马山一带的含石榴石细粒花岗岩命名为罗山花岗岩,形成于
中生代。60年代初,省地质局八○五队重测1 :20万蓬莱幅时,将双顶片麻状花岗
岩命名为玲珑花岗岩,并发现罗山花岗岩侵入于玲珑花岗岩中,时代均划归元古代;
1979年,省地质局地质综合研究队主编的1:50万《山东省地质图》,把出露于平
度、掖县、招远、黄县之间3000余平方公里的花岗质岩石,统称为玲珑花岗岩,形
成时代为印支期;《山东省前晚第三纪基岩地质图》、《山东省岩浆岩图》及《山
东省岩浆岩研究报告》都承袭了这一认识。1983-1988年1: 20万莱阳幅、潍坊幅
区调工作又将其划归元古代。
  70年代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全省岩浆岩专题研究工作。1974-1975年,省地质
局地质综合研究队对胶东艾山一带的燕山期花岗岩类进行了专题研究,将艾山阶段
的郭家岭石英二长岩体划归燕山早期;1974-1982年,在对全省基性、超基性岩研
究的基础上,提交了《山东前震旦系变质岩出露区基性、超基性岩特征》研究报告;
1978-1980年,与省地质局实验室合作,对全省中、新生代火山岩的岩性、岩相、
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诸方面进行了研究,编制出《山东省火山岩结构构造图册》,
提交了《山东省火山岩的分类和鉴别特征》、《山东省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
、《山东省新生代火山岩某些特征》等专题研究报告;1981-1985年,又共同完成
了《山东省岩浆岩研究报告》,编制了1 :50万《山东省岩浆岩图》。1985年,曹
国权等人在《鲁西山区土门群沉积以前地质事件表初议》一文中,提出鲁西山区自
太古宙以来可以辨识的5次热事件,自新而老为:

  中元古宙 桃科期辉长岩、花岗岩
         同位素年龄值为1770-1800百万年
  早元古宙 中天门期石英闪长岩-花岗岩
         同位素年龄值为2050-2100百万年
       雌山期混合花岗岩
         同位素年龄值为2250-2300百万年
       莲花山奥长花岗岩
             同位素年龄值>2586百万年
  晚太古宙 雁翎关期基性、超基性岩
             同位素年龄值>2500百万年

  1986年,有些学者在国际大陆边缘地质科学讨论会上,发表了有关山东岩浆岩
近期研究成果。如王德滋等认为昆嵛山混合花岗岩是北北东向桃村断裂带导致的变
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岩化作用新造成的“三位一体,”变质-混合花岗岩
杂岩,老师坟岩体属于昆嵛山混合花岗岩的中心相带,昆嵛山混合花岗岩形成于燕
山晚期。王鹤年等提出崂山岩体属于A型花岗岩,是太平洋西岸A型花岗岩带的组成
部分,受深大断裂控制,与火山岩、同熔型花岗岩构成三位一体的空间分布。徐金
芳等认为五莲-青岛-风城深断裂两侧,分布着两种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类。其一,以
石英二长岩-石英角闪二长岩-闪长岩为代表的I型花岗岩类;其二,为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组合为代表的S型花岗岩类。同位素年龄值为382-200百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