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褶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rec=70&run=13

(一)基底褶皱
  鲁西基底褶皱由泰山群构成,形成一系列紧密复背斜和复向斜,相间排列。褶
皱轴向北西或北北西,复背斜的核部由太古代混合花岗岩组成。自北而南,由西向
东,规模较大的褶皱有泰山-徂徕山-蒙山倒转复背斜、告山-玉皇堂倒转背斜、四
海山背斜、鸡冠山倒转向斜、珠山扇形向斜、店子倒转背斜、西麦腰扇形向斜、红
哨子-新甫山背斜、马鞍山向斜、万福山背斜、杨家横-铁寨-石槽背斜、鲁山-黑坊
复向斜、摩天岭倒转复背斜、沂山复背斜、柳山背斜等,褶皱规模长11-75公里,
最长达130公里。
  鲁东地区由胶东群(或胶南群)、粉子山群(荆山群、五莲群)、蓬莱群构成
基底褶皱。规模较大的有栖霞复背斜、乳山-威海复背斜、桃林-报屋顶背斜、坪上
向斜、甄家沟-清水涧短轴背斜等。

(二)盖层褶皱
  很不发育,多数为平缓的单斜产状,倾角平缓,一般10度左右。古生代地层局
部形成一些开阔的向斜或短轴背斜,向斜构造主要发育在煤盆地中。如淄博、枣庄、
莱芜等地,核部多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构成山东主要的含煤向斜盆地。短轴
背斜多与燕山晚期岩浆侵入活动有关,岩体往往位于背斜核部。在枣庄-兰陵一线
的土门群发育北东向褶皱,但规模较小,多为等厚褶曲。在沂沭断裂带中也见有断
裂活动所派生的“入”字型褶曲。另外,在一些中生代盆地中,常见宽缓的向斜构
造,这种构造受盆地控制,褶皱轴与盆地的长轴方向一致。在胶莱坳陷、安丘-莒
县地堑、马站-苏村地堑中都见有这类向斜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