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系调查与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rec=46&run=13

  1923年,谭锡畴将鲁西侏罗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昆仑系、坊子系或中生代煤系
或上昆仑系、三台系或红绿砂岩系、蒙阴系。坊子组即谭氏所称中、下侏罗统之坊
子系,得名于坊子煤田。上昆仑系发育在淄博煤田西部,德国地质学家梭尔格(F
·Solgar)命名,谭氏认为可能与坊子系相当。梭尔格将淄博三台山出露的一套杂
色长石砂岩命名为“三台系”,置于上昆仑系之上。谭氏将其归中、上侏罗统。
1956年《中国区域地层表》中坊子系仍归中、下侏罗统,而将“三台砂岩”纳入上
侏罗统。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上,顾知微改称三台系为三台组,并将坊子组、三台
组分别置于侏罗系下统和中统。1958-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在区测中使用了下、
中佛罗统坊子组,上侏罗统三台组的划分方案;同时划分下白垩统为青山组、蒙阴
组,后者又划分出汶南、分水岭两个亚组(1923年,谭氏曾将汶南亚组称下昆仑系,
归入三叠纪;将分水岭亚组和其上的青山组合称蒙阴系,归入早白垩世)。1959年
以后,以顾知微为代表的“热河生物群晚侏罗说”的影响渐大,蒙阴组属于上侏罗
统的概念渐为山东地质界接受。1978年《华东地区区域地层表》山东分册,将侏罗
系划分为中、下侏罗统坊子组、上侏罗统蒙阴组,后者又进一步划分为汶南亚组和
分水岭亚组。同时将三台组与汶南亚组对比,主张废弃三台组。70年代末80年代初,
煤炭科学研究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山东地质局地质综合研究队等单位相继
在蒙阴盆地开展地层古生物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填补了汶南亚组和青
山组的化石空白,研究认为汶南亚组的时代与坊子组一致,分水岭亚组与青山组含
相同的化石组合。1980年,陈丕基等人首次公开报道其研究成果,并将汶南亚组升
为组,置于下侏罗统;分水岭亚组仍称作蒙阴组;青山组更名为西洼组,以示与青
山组区别,代表鲁中北西向条带状分布的中基性火山岩系,蒙阴组与西洼组归入上
侏罗统。1981年,山东地质局地质综合研究队将汶南亚组、分水岭亚组均升为组,
并认为前者属早、中侏罗世;分水岭亚组、青山组属于早白垩世。1988年,省地矿
局第一地质队在1:20万《章丘幅》区调中,将分水岭组划归下白垩统。
  鲁东侏罗系仅发育莱阳组。其名源自1923年谭氏所创“莱阳层”或含鱼层),
为莱阳地区中生界下部的一套砂页岩。根据周赞衡、葛利普、杨钟键鉴定的动植物
化石,将其定为早白垩世。1958年,杨钟键认为其中动物化石可能属于晚侏罗-早
白垩世。1959年,根据顾知微等“热河生物群晚侏罗说”将莱阳组归入晚侏罗世。
1958-1961年,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把莱阳组划归早白垩世,后改为晚侏
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