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rec=260&run=13

  建国前仅少数人作过调查。1926年,浅田龟吉在《山东省矿产地图解说》中,
提到青岛崂山产出黑水晶、紫水晶,日照岚山头产水晶,即墨马鞍山附近产玉髓、
玛瑙类。1929年,张会若、李锡棋等对崂山水晶矿进行过地质调查。
  1954年,第二机械工业部苏联专家克尔玛佐娃对青岛崂山水晶矿作过调查。
1959年,省地质局组建压电石英地质队,对平度大泽山、吉戈庄,汶上孟家庄水晶
矿矿点进行检查;1960-1962年,又对胶东各县及青岛崂山进行重点普查,发现文
登南部滩西头、东廒两处水晶矿;1963年,压电石英地质队扩建为815地质队;
1965年初,又改为地质部第一矿产公司662地质队,加强了对水晶矿产的地质普查。
1967年初,地质普查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不久,这支水晶专业队伍就被调动和
解散。
  山东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产水晶省份之一。水晶矿点较多,但迄今尚未发现具有
一定工业规模的水晶矿床。截止1988年,已知矿点21处,类型较齐全。压电水晶主
要产于文登侯家至荣成滕家一带、文登昆嵛山南坡、平度大泽山、青岛崂山以及汶
上孟家庄等地;熔炼水晶除上述地区外,荣成伟德山、胶南大小株山、五莲五莲山、
莒县厉家寨以及临沭、费县等地也有产出。
  水晶矿按成因类型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砂矿。原生矿又分为热液石英脉型和花岗
伟晶岩型两类。
  (一)热液石英脉型水晶矿
  围岩为斜长角闪岩及榴闪岩者,主要分布在文登-荣成南部,由侯家乡东廒、
泽库乡滩西头往东至滕家镇一带,有19处水晶矿点。水晶质量较好,个体较大,但
分布较零散。石英脉严格受几组节理裂隙控制。按照石英脉与围岩产状关系,一般
顺层脉和走向脉往往不含晶,垂直脉或斜交脉部分含晶。含晶石英脉规模较小,且
分布稀疏,大者长2~3米,晶洞最长0.9米,宽、深各0.3米。大部分透明度较好,
晶体长10~15厘米,对径3~5厘米,一般以小晶体为主,可选出优质压电单晶。围
岩为片麻岩者,在胶东片麻岩分布区较常见。石英脉呈单脉出现,一般长数十米至
百余米,厚0.5~3米。在垂直脉或个别顺层脉的分支、交叉和膨大部位,往往出
现残留式晶洞。晶洞规模一般仅数十厘米,大者超过1米。晶体以柱状为主,个体
长10~20厘米,对径数厘米,透明度较差。
  (二)花岗伟晶岩型水晶矿
  构造对含晶伟晶岩起着控制作用,侵入岩的内外接触带是含晶伟晶岩赋存有利
部位。在崂山、槎山、龙须岛等地大部分同生伟晶岩分布在花岗岩体顶部,相当岩
体边缘相。伟晶岩形态呈等轴状或筒状利于含晶,而脉状、似层状、透镜状等往往
不含晶。无论是同生或后生伟晶岩,一般由外而内多呈不对称的分带。细粒花岗岩
和细文象伟晶岩通常呈断续条带分布于伟晶岩边缘,长石石英混合带则集中于伟晶
岩的某些部位,微斜长石带位于伟晶岩中心,石英核常呈数十厘米或几米的团块状
出现。晶洞则位于石英核底部或一侧,也有位于微斜长石与石英核、长石石英带接
触处。含晶伟晶岩脉长数米至二三十米。
  各期花岗伟晶岩有着绝然不同的含晶性。太古代混合岩化早期的伟晶岩,规模
甚小,一般没有形成晶洞和晶体。混合岩化晚期的伟晶岩,规模较大,一般长5~
10米,厚0.2~0.3米,也很少出现晶洞和晶体。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有关的伟晶岩,
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厚0.5~5米,偶见少量不透明至半透明的劣质晶体。燕山
晚期是含晶伟晶岩的主要成矿期,但艾山阶段花岗闪长岩远不如崂山阶段花岗岩中
的伟晶岩含晶性好。崂山阶段的伟晶岩主要分布在胶东昆嵛山、大泽山、崂山及鲁
西汶上等地。
  (三)次生砂矿
  仅见于文登-荣成南部和临沭以南靠近东海地区。文登、荣成的水晶砂矿与斜
长角闪岩、榴闪岩中热液石英脉型原生矿经风化后的残积、残坡积有关。迄今尚未
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砂矿床。
  水晶矿开采历史较早。明、清时代,青岛崂山、平度大泽山花岗伟晶岩型水晶
矿就进行过挖掘,旧老硐较多。在张会若的《视察崂山水晶矿报告书》中,记载着
青岛市眼镜公司专以崂山墨晶及茶晶为制镜原料。此外,崂山水晶约有2/3销往上
海和日本。
  建国后,山东设立了水晶管理站,负责全省水晶管理与收购,并在宁阳、五莲、
临沭、莒南、费县等县建立水晶收购站。全省每年约收购三四十吨熔炼水晶和少量
压电水晶。济南石英玻璃厂每年约用200多吨熔炼水晶,均产自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