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蓬莱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rec=23&run=13

  (一)调查与研究

  曾称蓬莱系。1958-1961年,长春地质学院在鲁东地区进行1:20万区测时,首
次建立了群一级地层单位。1961年,华北地质研究所王曰伦等作路线地质调查时,
视蓬莱群为粉子山群的一部分,同属北方震旦系。1962-1964年,省地质局八○五
队在栖霞寨里于家-陡崖-香夼测制地层剖面后,确立了地层层序。 1980-1982年,
省地质局地质综合研究队、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在《鲁东蓬莱群和粉子山群的研
究》中,重新确立了蓬莱群的层位、时代。并在该群中首次发现了以
Bavlinellafaveolata(小蜂巢形巴甫林球藻)为代表的微古植物组合和以
Jurusania(朱鲁赛选层石)为主的叠层石组合,提出蓬莱群的时限为6-7亿年,可
与峡东震旦系对比。

  (二)划分与特征
  分布面积不大,在栖霞陡崖出露较全。由老至新分为4个组:豹山口组、辅子
夼组、南庄组、香夼组,总厚度大于4103米。建群剖面为栖霞寨里于家-陡崖-香夼
剖面。
  1.豹山口组 自下而上分3段:下部为紫色板岩段,中部为大理岩夹板岩段,
上部为板岩夹少量石英岩段。厚度1071~1275米。含锰、磷矿。
  2.辅子夼组 由薄层~中厚层~厚层石英岩组成,夹少量硅质板岩,石英岩
发育有波痕及交错层。厚534~826米。
  3.南庄组 分3段:下部为青灰色板岩段,夹薄层泥质灰岩;中部为大理岩段
夹钙质板岩;上部为黄绿色板岩段夹钙质板岩。厚1133~1610米。
  4.香夼组 分2段:下部为泥灰岩段,上部为灰岩段。厚度96~1307米。
  该群由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及结晶灰岩等构成一套浅变质岩系,不
见混合岩化现象,是一套巨厚的滨海~浅海相陆屑建造、复理石建造及碳酸盐岩建
造,属地槽型沉积,岩相及厚度稳定。底部普遍存在0.1~1.5米的底砾岩一砾状
石英岩。与下伏胶东群黑云变粒岩不整合接触。根据所含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特点,
可与峡东震旦系上统相对比,时代为晚震旦世。蓬莱群底部层位中含有磷、锰以及
风化壳型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