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子山群调查与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rec=19&run=13

  20世纪30-50年代,王恒升等人对这套变质岩系先后进行过初步研究与划分。
杨博泉在掖县粉子山地区调查菱镁矿时,将这套地层划分为片岩系及千枚岩系,并
称片岩系为“粉子山系”,后为郭文魁等人采用。1956-1958年,掖县地质队以福
禄山“变质砾岩”为界,将下部片麻状花岗岩、角闪岩称太古界掖县杂岩系;上部
千枚岩、片岩、大理岩称为元古界粉子山群。1958-1961年,长春、北京地质学院
进行1: 20万区测时,首次建立了粉子山群群一级地层单位。按福山地区建群标准
剖面,自下而上分为祝家夼组、张格庄-巨屯组、岗嵛组和芝罘组。认为与蓬莱群
之间存在间断,与下伏胶东群成渐变过渡关系。北京地质学院又将出露在掖县、平
度地区的粉子山群,自下而上划分为山张家组及明村组。1960年,王曰伦提出其与
蓬莱群同属一套地层。1968年,省地质局八○五队进行1:20万修测时,将招平断
裂以东及莱阳荆山隆起上的胶东群中上部划归粉子山群,自下而上分为山张家岩组
及明村岩组,并与北部粉子山群对比。1980-1982年,中国晚前寒武纪研究项目协
调组山东省地质局邓幼华等、南京地矿所闫永奎等对粉子山群代表性剖面进行了重
点测制,提出并论证了粉子山群下亚群的存在,对有争议的变质砾岩作了成因上的
探讨,并在粉子山群中首次发现了比较丰富的微古植物组合。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
省地质局三、四、六队及有关部门,在胶北地区相继开展了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和矿
产普查。1982年,省地质局区测队开展了1: 20万莱阳、潍坊西由幅修测工作,对
出露在该区的太古-早元古代变质地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1984年,省地矿局地质综合研究队在掖县粉子山地区对粉子山群作了专题研究,自
下而上重新划分为福禄山组、矿山组和灰埠组;并在矿山组三段大理岩中采到微古
植物化石,为地层划归早元古代提供了依据;同时,对芝罘组作了剖面研究,按旋
回特点自下而上分为4段。对芝罘组的时代、归属意见,认识尚不一致,有人提出
另行建群。
  芝罘组仅见于烟台芝罘岛。主要岩性下部为含铁长石石英岩、石英岩、混合岩
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石黑云片岩夹两层赤铁矿,中部为含赤铁矿长石石英岩、
含磁铁电气石石英岩,上部为厚层细粒石英岩。厚度1837米。上与蓬莱群、下与粉
子山群岗嵛组未见直接接触。1987年,省地矿局区调队在修测莱阳、潍坊、西由幅
1:20万地质图时,将出露于掖县五个庄及其以西、以北的一套中基性-中酸性火山
-沉积岩建造,划归粉子山群,建立“小庄组”(或小魏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