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运动规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rec=149&run=13

  地下水运动条件比较复杂。南部分水岭地带泰山群变质岩为地下水间接补给区,
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由于岩石裂隙发育细小,储存空间不大,部分表流下泄。
一部分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排泄转化为表流沿沟谷汇集,成为山间河流的主要补给源。
少部分地下水通过径流补给寒武系灰岩含水层,由于这部分地下水汇水面积大,对
寒武系的补给较为丰富,故成为该区裂隙岩溶水的间接补给区。裂隙岩溶水的直接
补给区是寒武、奥陶系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表岩溶发育,除接受上游地表径流以
外,主要接受降水渗入补给,是裂隙岩溶水的补给径流区。当降水渗入达到区域水
位后即向北做水平运动,渗流入山前平原或盆地排泄。这里地势逐渐平缓,灰岩大
部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地下水流速减缓,在受到石炭、二叠系砂页岩或火成岩等微
弱透水层的阻挡、地下水不能继续向前运动时,就沿接触带产生回水,地下水富集,
于是沿断裂或接触带上升成泉,著名的济南泉群、明水泉群、莱芜泉群、淄博泉群
等均出于此区,形成排泄区内具有开采价值的多处大型水源地。见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