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山东省社会审计协会的行业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8&rec=219&run=13

1990年,山东省审计局组建了筹备组和办事机构,酝酿成立山东省社会审计协会,
1991年7月13日经山东省民政厅批准登记。 1991年9月3日,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下
文同意接纳山东省社会审计协会为下属学会组织。 1991年9月25日—27日召开协会成
立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选出理事58人,常务理事27人,省审计
局副局长李常佐任会长,省审计局副局长张兆喜、济南市审计事务所所长王义祥、烟
台市审计事务所顾问崔智敏任副会长,省审计局审计体系指导处处长魏本礼任秘书长。
1992年11月,山东省社会审计协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李常佐、
潘德荣、李毓栗当选为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理事。山东省社会审计协会的基本任务是,
宣传贯彻国家有关社会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业务协作,交流工作经验,开展
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对社会审计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合
理要求和建议,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注册审计师的考核注册工作;协助国家审计机关
做好管理工作等。山东省社会审计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山东省社会审计工作经过几年
的探索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协会成立以后,按照协会章程,围绕党和
政府工作中心开展活动,主要是:
1.建立各市、地工作委员会。为便于工作,协会在各市、地设立工作委员会,委
员会主要由协会在当地的理事和审计机关指导机构的代表组成,受协会领导,负责与
本地区会员的联系。各委员会在协会统一领导下有计划地组织当地团体会员开展活动,
协助审计机关对审计师事务所进行考核评比和检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各事务
所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召开联席会议和研讨会,交流总结工作情况和经验,贯彻执行
协会的决议和交办的任务。
2.交流经验,开展省际、国际交流活动。1991年9月,协会在淄博市临淄区召开
第一次全省社会审计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主题是“总结经验,巩固提高,积极探索,
艰苦创业,为社会审计工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会上,淄博市临淄区审计事务所、
济南市审计事务所、枣庄市审计事务所、招远县审计事务所、淄博市审计局、青州市
审计事务所、山东省审计事务所、烟台市审计局、邹县审计事务所、滕州市审计事务
所、泰安市审计事务所、荣成市审计事务所、淄博市张店区审计事务所、寿光县审计
事务所14个单位介绍了在实践中探索的一些工作路子,交流了一些好的经验。主要有:
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工作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坚持“服务第一,信誉第一,质量
第一”的宗旨,以优质服务取得社会信誉,是社会审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积极
主动争取业务,不断巩固老项目,开拓新领域是发展社会审计的基本方法;建立一支
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知识和人才结构合理的社会审计队伍,选拔政治上可靠、
组织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年富力强的人担任所长,是做好社会审计工作的关键;
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业务工作制度和专项业务规程,加强事务所内部管理,
是使社会审计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有
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发展社会审计业务的重要保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扩
大影响,是为社会审计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措施;审计机关的管理指导是社会审
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1992年9月,在威海市召开了第二次全省社会审计工作经验
交流会,会议主题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勇于开拓,努力
促进全省社会审计事业的大发展,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会上,济南市审计事务所、山东省审计事务所、青岛市审计局、烟台市审计事务所、
桓台县审计事务所、荣成市审计事务所6个单位和单县审计事务所崔继明、泰安市审
计事务所魏广峰、滨州地区审计事务所高克升、济宁市审计事务所刘秉芳等4人作了
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介绍,从不同侧面总结开拓社会审计事业的经验。归纳起来有:
(1)坚持“服务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的宗旨,搞好优质服务、严格审计质
量是社会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关键所在。只有坚持“三个第一”的宗旨,
遵循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才能争取到客户,赢得广泛的社会信誉,
打开工作局面,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2)必须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巩
固已开展的业务,积极拓展新领域。善于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因
地制宜,因人制宜,在巩固深化已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新业务,逐步形成自己
的一些固定业务和“拳头项目”,使工作稳步发展,从而掌握工作主动权,路子越走
越宽。(3)建立一支适应工作需要的社会审计队伍。必须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好、业
务能力强、知识和人才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选好配好带头人,形成强有力的骨干队
伍,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和提高事务所适应各种类型业务需要的承担能力,客户就会
慕名而来,社会审计的声誉就会不断提高。(4)搞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
制度,逐步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是做好社会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5)
必须自觉接受审计机关的管理指导,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努力开拓业务。审计
机关对审计事务所加强管理指导,是社会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事务所也要
积极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自觉接受管理指导。(6)脚踏实地,把远大
理想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社会审计人员要具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审计事
业、勇于开拓的思想;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品德;艰苦创业、不怕吃苦、
无私奉献的精神;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秉公办事的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理论联系
实际的学风。(7)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为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只要
高度重视,研究措施,多做工作,上下结合、内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多形式、
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就能逐步使社会各方面对社会审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此次会上,桓台县审计事务所的《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开创社会审计新局面》和青
岛市审计局的《加强管理指导,推动社会审计健康发展》两篇材料被选为1992年全国
社会审计工作会议典型材料。为及时沟通信息,学习推广社会审计工作经验,协会派
出人员参加了审计署在郑州召开的五省、市社审工作情况交流会,在黄山举办的国际
民间审计研讨会,在桂林举办的西方会计研讨班,在青岛举办的国际民间审计研讨班,
在北戴河举办的社会审计高级研讨班。
3.表彰先进。为表彰在社会审计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经山东省审计局批准,
1992年9月,协会召开会议,对几年来在社会审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6个先进集
体和25名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并授予山东省社会审计协会顾问、山东省审计事务所
顾问、原所长张逸尘荣誉证书,在全省开展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活动。
4.注册审计师的管理。1992年,协会受省审计局委托,协助组织全省注册审计
师的申报、初审、审批工作。1993年,开始在全省实行注册审计师年度考核制度。经
考核,1993年全省有101名注册审计师由于离岗等原因没有给予注册。1993年,协会
与省审计厅联合,在全省开展了审计师事务所、注册审计师工作检查整顿。
5.注册审计师后续教育。1992年,协会同省国有资产管理局举办了1期国有资产
评估培训班,119人经考试合格取得结业证书。1993年,国家进行财会制度改革,颁
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协会与山东经济学院、省内部审计学会
联合,举办了5期新财务会计制度培训班,培训人员868名。各市、地工作委员会也根
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了一些专业培训。
6.法规制度建设。参与有关社会审计的立法工作,对《审计法(草案)》、
《注册会计师法(草案)》等法规,审计署、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制定的《中国注册
审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与《社会审计工作规程》相互配套的4个单项业务操作规程
草案,积极组织团体会员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向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作了反映。在
全省贯彻执行了审计署、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制定的验资、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底稿
3项规则和《中国注册审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审计事务所会计制度》。制发了
《基建工程预决算验证》业务规程。
7.科研活动和社会审计宣传。1993年5月协会下发了6个方面15个重点科研课题,
组织各理事、会员单位承担,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组织撰写的一部分论文、宣传文章
在《山东审计》、《体改纵横》、《大众日报》等报纸、刊物上刊登。《大众日报》
、《第三产业导报》记者先后到协会采访。
8.创办不定期刊物。1992年,协会创办了不定期内部刊物《山东社会审计通讯
》,主要刊登审计署和省政府关于社会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法规、社会审计工
作情况、工作动态、工作经验、有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有选择地转载兄弟省、市开
展社会审计工作的好做法。为不断提高《山东社会审计通讯》的时效性,搞好信息交
流,1993年5月,建立了全省社会审计通讯员网络,公布了第一批29名通讯员名单,
同时加强了编辑力量,提高了编辑水平,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新开辟了所长讲坛、
专访、警钟、他山之石、本刊吹风、经济知识、省外信息等栏目,增加了版面,丰富
了内容。自创刊至1993年底,共出刊14期,印发范围扩大到各市、地局指导科(处),
并加强了省际交流。从1992年开始,协会开始编印“社会审计工作资料”,印发给各
团体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