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七五”时期基本建设投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6&rec=83&run=13

山东工业基本建设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按照“量力而
行,确保重点,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规模”的指导思想,针对1980年基本建设战线过长,
投资规模偏大的状况,1981年进行了较大压缩。1982年经济形势好转后,争投资、争
项目之风重新抬头,投资规模再度膨胀。1983年又停建、缓建了一批项目,压缩当年
基本建设投资1.6亿元, 从而使全省基本建设战线“长、散、乱”的状况有了很大改
变。
“六五” 期间,全省工业基本建设投资75.45亿元,占同期全省基本建设投资总
额的49.6%, 占国民收入积累额的13.4%,年平均投资15.09亿元,比“五五”时期
增长15.1%。在这一时期,省政府提出“把能源、交通摆到战略位置上,加快发展”
的要求, 投资向能源等基础工业部门倾斜。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8.01亿元,占工业总
投资的23.9%;电力工业投资15.11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20.03%,创建国以来最高
水平。“六五”期间新增工业固定资产48.53亿元,比“五五”时期多4.6%。施工项
目2972个, 建成投产项目1519个,投产率为51.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只有64.32
%,是建国以来最低水平。主要原因仍然是投资规模过大,战线过长。
“七五”时期的工业基本建设,遵照省政府提出的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合理调整
投资结构,确保重点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七五”的头两年,基本建设投资基本维
持在1985年的水平上。1987年,全省基本建设贯彻国务院关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和“三保三压”的方针,即保计划内建设,压计划外建设;保生产性建设,压非生产
性建设;保重点建设,压非重点建设。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压缩了一批计划外和非
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力量保重点、保竣工。1988年10月以后,根据中共十三届三中全
会提出的“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精神,又清理停缓建一大批在建项
目。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各地争投资、上项目风始终没有刹住,结果基本建设
战线拉得过长,投资总规模仍然很大。“七五”期间,工业基本建设投资282.16亿元,
比“六五” 投资增加2.74倍,占同期全省基本建设总投资的67.29%,占国民收入累
计额的7.23%。
“七五”期间,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是电力、化工、建材工业,投资比重上升,
而煤炭和石油投资比重下降。 5年累计电力工业投资63.52亿元,为前36年投资37.39
亿元的1.7倍, 所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2.51%,创历史最高水平;化学工业投资80.72
亿元,是前36年投资总和的2.07倍,所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8.60%,创历史最高水平;
建材工业投资11.15亿元, 相当于前36年投资总和的1.35倍,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95
%; 石油工业投资所占比重仅为14.65%,是油田建设以来的投资低谷;煤炭工
业投资比重为11.31%, 低于“六五”时期的23.9%和“五五”时期的17.8%。
二是群众性集资办电热情高涨,小火电、小热电建设蓬勃兴起。为缓解电力供应长期
紧张的状况,省政府在狠抓大电厂、大机组建设的同时,作出了鼓励建设小火电、小
热电的决策。各市地、县(市、区)、乡(镇)政府和一些厂矿企业积极响应,多渠道、
多方式筹集资金,购买设备,迅速形成了集资办电的热潮。5年共建设2.5万千瓦以下
小火电、 小热电机组127台,装机容量85万千瓦。三是棉纺建设大规模展开,棉纺能
力大幅度提高。全省各市地特别是产棉区,为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当地经济由资源
型向加工型转变,采取外引内联、集资入股、以资代劳等方式筹集资金,大搞棉纺厂
建设,5年新增棉纱锭300万枚,使全省的棉纺能力由“六五”末的210万锭猛增到513
万锭,但加剧了棉花供应的紧张。“七五”期间,工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223.23
亿元, 比“六五” 增长3.6倍,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9.11%。基本建设施工项目
2465个,建成投产1138个,投产率为46.4%。“七五”期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
原煤开采1385万吨, 原油开采24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83万千瓦,乙烯30万吨,纯
碱76.3万吨。 钢材、水泥、化肥、化纤等生产能力都有较大增长。1981年-1990年工
业基本建设重点项目及其成效如下:
电力工业。 基本建设投资从“六五” 时期的15.11亿元, “七五”时期增加到
63.52亿元。建成紧靠兖州矿区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邹县电厂和毗邻肥城煤田装机
容量为73.5万千瓦的石横电厂。龙口电厂是全国第一座中央与地方集资建设的电厂,
装机60万千瓦,对缓和烟台、威海两市电力供需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还建成
黄台电厂7号、8号机组,黄岛电厂3号、4号机组,聊城电厂1号机组。10年共增加500
千瓦及以上机组容量504.5万千瓦, 是前31年装机总容量的1.53倍。到1990年,全省
装机总容量达864.46万千瓦, 为1949年的66.6倍,居全国第二位。拥有500千瓦以上
电厂175个,遍布全省,发电量446.37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建成500千伏输
电线路600.8公里,500千伏变电总容量100.2万千伏安;220千伏输电线路4512.
7公里, 220千伏变电容量735万千伏安;110千伏输电线路7722.2公里,110千
伏变电容量1104.4万千伏安。山东电网已成为全国第六大电网之一。
化学工业。 10年投资99.88亿元,是工业投资最多的行业。主要用于石油化工、
支农化工和基本化工原料的建设。齐鲁石化公司年产30万吨乙烯大型石化工程是建设
重点, 总投资55.28亿元,占全省化工总投资额的46.1%。第一期工程包括年产30万
吨乙烯, 14万吨聚乙烯,10万吨甲醇,7万吨丁辛醇,8万吨丁苯橡胶等5套引进装置
及辅助设施, 于1987年5月建成。第二期工程包括年产20万吨烧碱,8.4万吨芳烃,2
0万吨氯乙烯,20万吨聚氯乙烯,3万吨环氧氯丙烷等5套引进装置及与其相配套的6万
吨苯乙烯,6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7万吨聚丙烯,4万吨苯酐,5万吨增塑剂等,于
1988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 每年可提供50万吨塑料,60万吨化工原料,为山东省的化
工、轻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围绕30万吨乙烯工程配套,淄博市新建年
产2.5万吨丙烯腈、 1万吨环氧丙烷、1万吨聚醚生产装置,济南化纤总公司建成聚酯
生产装置。另外,投资1.4亿元新建济南化肥厂年产15万吨硝酸磷肥和8万吨稀硝酸装
置。 投资7.15亿元兴建潍坊纯碱厂,年产纯碱60万吨,于1989年6月建成投产。与纯
碱厂配套的淄博柳泉石灰石矿也同时建成,年产石灰石200万吨。
煤炭工业。坚持大、中、小矿井并重,开发与节约并重,新井建设与老井改造并
重的方针。兖州矿区先后建成年产300万吨的兴隆庄和鲍店煤矿,年产400万吨的东滩
特大型煤矿,年产60万吨的杨庄煤矿。1990年兖州矿区采煤能力达1285万吨,采煤机
械化程度达96.3%。同时还建成3座煤炭洗选厂,年生产能力为780万吨。新汶矿
区建成年产120万吨的翟镇煤矿和年产45万吨的鄂庄煤矿。 龙口矿区建成年产90万吨
的洼里、 北皂矿井。枣庄矿区形成720万吨的生产能力。截至1990年,全省投产的统
配煤矿共有46对矿井, 年生产能力为3571万吨,实际生产原煤4068.47万吨;地方矿
井70对, 年生产能力为1300万吨,实际生产原煤1926.96万吨。全省原煤产量达到59
95.43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全省有炼焦洗煤厂13座,年生产能力1180万吨,动力洗煤
厂5座,年生产能力690万吨,1990年完成洗煤1027.19万吨。
机械工业。 10年投资15.44亿元,发展了农业机械、重型矿山冶炼机械、石油化
工设备、 电站设备、 机床、汽车、电器仪表等行业。济南锅炉厂建成从1500千瓦到
1.2万千瓦为汽轮发电机组配套的各类锅炉生产线。 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院联合
设计制造了蒸发量每小时130吨的沸腾炉,每年生产电站锅炉43台680蒸吨,生产工业
锅炉240台1442蒸吨。青岛汽轮机厂建成5万千瓦中压冷凝式汽轮机生产线,与之配套
的济南生建电机厂建成5万千瓦发电机生产线。济南变压器厂经过扩建具备了制造220
千伏、单台容量15万千伏安低损耗特大变压器能力,成为省内最大变压器生产厂。济
南汽车制造总厂1980年与罗马尼亚合作生产罗曼汽车, 形成年1万辆生产能力之后,
19 82年投资2.3亿元, 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制造技术,按1万辆整车和5000台
发动机规模进行建设。1985年又投资5000万元进行扩建,年产达到2万辆的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有黄河JN150、JN162、罗曼、斯太尔等重型汽车24个品种,成为国家重型汽
车重点生产厂。
建材工业。 10年投资13.5亿元,重点建设鲁南水泥厂,建成旋窑年产525号硅酸
盐水泥130万吨的生产能力。1990年水泥总产量达1940.3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
冶金工业。10年投资7.15亿元,重点改建济南钢铁总厂、青岛钢铁总厂,配套完
善莱芜钢铁总厂, 新增生产能力为:炼钢50万吨,轧钢70万吨。1990年钢产量226.9
8万吨,生铁287.70万吨,分别比1985年提高81.62%和72.29%。
纺织工业。 10年投资20.01亿元,以发展化纤原料腈纶和涤纶工程为重点,在淄
博化工厂建成年产2.5万吨丙烯腈,在济南化纤总公司建成6.6万吨绦纶工程。1990年
化学纤维生产能力达5.77万吨,比“六五”末增长4倍。
二轻工业。投资4.62亿元,重点建成国内第一家生产聚氨酯原料和用聚氨酯制革
的烟台合成革厂, 年产合成革3000万平方米,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万吨,聚酯多醇
3200吨,聚氨酯2300吨。
“六五”、“七五”期间,全省工业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工业持续发展,物质技
术基础进一步加强。全省已基本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能源、化工、
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企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新增固定资产271.76亿元,是前31年投资的2.21倍,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