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及三年调整时期基本建设投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6&rec=80&run=13

1958-1960年, 全省工业在“以钢为纲”思想指导下,用于工业基本建设的投资
额猛增到22.05亿元,是“一五”时期工业基建投资总额的3.4倍。突出地发展了钢铁
及与钢铁相关联的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到1960年底,全省重工业产值达51.4亿元,
比1957年增长4.7倍,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24.8%,上升到55.2%。轻工
业产值为41.7亿元,仅比1957年增长52.2%。由于突出强调了钢铁工业建设,不仅影
响了化工、机械工业的发展,而且把煤炭、电力、交通等行业的发展也放到了次要位
置,缺煤、缺电和交通运输力量不足,使一些钢铁厂建成了不能投产,有的勉强投产
也举步维艰。
1961-1965年, 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调整了基
本建设投资结构,在全省范围内对经济效益不高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压缩基
建规模,缩短基建战线。1965年全省有工业企业5585个,比1960年减少5937个,减少
51.5%。 工业总产值上升到61.27亿元 (1957年不变价) ,比1962年增长74.5%,比
1957年增长68.2%。
1958-1965年,山东工业基本建设经历了大上大下的过程。前3年投资22.05亿元,
是“一五”时期投资的3.4倍。自1961年开始大幅度压缩投资,后5年投资10.65亿元,
为前3年投资的48.4%。 8年累计基本建设投资32.72亿元,占同期全省基本建设投资
总额的56.13%,占国民收入积累额的32.81%。全省工业施工项目7153个,其中建成
投产的5179个,占施工项目的72.4%。
冶金工业投资8.24亿元,济南铁厂建成84立方米高炉,济南生建钢铁厂建成55立
方米高炉,济南钢铁厂建成255立方米高炉并相继投产。1965年全省钢产量达13.05万
吨。
机械工业投资3.79亿元,重点发展了矿山、冶金设备和内燃机、机床、锻压、电
动机等产品的生产,增加了汽轮机、载重汽车、小拖拉机、机引农具等主要品种。其
中有济南第一机床厂的花键车床、蜗杆铣床、鼓轮式程序控制机床,济南第二机床厂
的单臂龙门刨床、 J2-001型镗床,青岛汽轮机厂的TK1.5型1500千瓦电站汽轮机,
济南柴油机厂的88千瓦、176千瓦大型柴油机,济南汽车制造厂的黄河牌8吨载重汽车
等。
电力工业投资3.75亿元,用于建设南定、枣庄、德州、黄台、青岛、潍坊、烟台
电厂的机组。全省新增发电能力44.5万千瓦,投产35千伏以上输电线路1754.36公里。
化学工业投资2.51亿元,建成济南化肥厂和明水化肥厂年产3000吨合成氨车间;
青岛碱厂年产8万吨纯碱装置; 张店农药厂敌敌畏、乐果、代森锌等农药车间;淄博
制酸厂建成年产4.5万吨硫酸铝装置;济南裕兴化工厂建成年产300吨红矾钾车间。
石油工业建设初见成效。1961年4月,在垦利打出第一口油井,1962年9月23日又
打出日产原油555吨的高产油井,1964年开展了大规模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建设。
经过8年的建设和调整,全省新增工业固定资产25.57亿元,比3年恢复和“一五”
时期的8年多19.17亿元。 共建成投产项目5000多个,比前8年多3500个。新增主要生
产能力有: 铁矿开采159万吨, 炼铁156万吨,炼钢29.8万吨,煤炭1405万吨,石油
84.3万吨, 硫酸3.5万吨,纯碱6.1万吨,烧碱1.4万吨,化肥20.1万吨,棉纺25.3万
锭,原盐56万吨,水泥85万吨。由于受“大跃进”和工业建设方面“左”的思想影响,
投资摊子过大, 战线太长,结构不合理。8年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8%,比“一
五”时期降低9%。有些工程质量差,浪费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8年建设特别是
后3年调整,也为山东的国民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