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七五”时期行业结构调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6&rec=57&run=13

一、调整任务和措施
1986年5月,省政府制定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提
出,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是:进一步促进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着重改善内部结构。
轻工业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加快发展速度,立足省内实现消费品总
量的大体平衡。重工业要进一步调整服务方向,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同时
适当控制一般加工工业生产,使能源、原材料工业同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逐步趋向协
调。
为了保证工业结构调整任务的实现,根据“七五”期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
平衡的指导思想,在1986年-1988年采取的主要调整措施: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
模,调整投资结构,保证重点建设。二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消费品和能
源、原材料的生产。为保持轻工业较快增长,在贷款、外汇使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
等方面给予优先。同时增加进口一部分轻纺工业所急需的原料和关键装备件,支持轻
纺、电子工业生产,继续加快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生产和建设。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促进横向联合的若干规定》,配合产业结构调整,采取股份制、集团承
包、租赁、兼并企业等多种形式,组建一批企业集团,增加了产业调整力度。
“七五”前3年,全省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但在发展中也存
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速度增长过快,比例失衡幅度较大,使
工业内部一度缓和的结构性矛盾重新突出起来。产业结构中一般加工工业增长过快,
基础工业发展滞后,加剧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紧张。产品结构中初加工、粗加工产
品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比重小;一般产品比重大,优质名牌产品和开发性产
品比重小;高耗、低值产品比重大,低耗、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
为了解决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有效供给,1989年
3月,省政府根据中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按照国
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作出了《关于我省今明两年工业结构调整的
决定》,提出了落实国务院《决定》,实行生产要素合理倾斜的政策,坚决按照有保
有压、有上有下、扶优汰劣、优化组合的方针,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强化经济调
节手段和法律监督,改革与调整结合,强化管理,加强宏观调控等8条主要措施和政
策。1990年2月,省经委、计委、外经委、财政厅、工商银行、物资局、物价局、工
商管理局联合制订了《关于1990年全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对调整工作
做了部署。
“七五”后两年调整工业结构的主要措施:一是压缩和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
结构,投资重点向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倾斜,保证重点建设。首先,对全省在建
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分别情况实行“四保四压”,即保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农
业短线产品项目,压缩一般加工工业长线产品项目;保计划内安排的、各方面配套条
件已落实的项目,停建计划外项目;保必需的生产性项目,压非生产性项目;保重要
的引进技术,列入国家计划的重大企业改造和生产市场急需产品所必需的技术改造项
目,压缩一般技术改造项目,严格控制审批新项目。为了把重点建设保上去,中共山
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多方筹集重点建设资金。按能源、交通基金的征收范围,从省
级部门预算外资金中加征5%;从全省预算调节基金留归地方的5%中,拿出50%作为
重点建设基金,建立了钢铁、原材料开发专项基金,同时建立了项目投资分级负责制
。二是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发展能源、短缺原材料、短缺支农产品、出口产品、适销
对路消费品等5大类250种产品,压缩和限制了小棉纺、小塑料、小拖拉机、饮料酒、
普通机床、小水泥等一般加工工业产品和滞销积压产品的生产。三是支持大中型和重
点企业的生产。1989年12月30日省政府《批转省计委关于1990年工业生产保大中型企
业和重点产品的报告》,全省排出750个大中型企业和生产重点产品的企业,按照现
行的管理体制和企业隶属关系,分别由各市地和主管部门负责,实行分级保和跟踪保
,层层落实保重点责任制。在物资分配上,压缩一般需要,集中一部分钢材、煤炭、
纯碱、木材等物资实行重点倾斜。在用电、外汇、技改资金、供水、运输等方面,优
先保证大中型企业和产品生产的需要。对重点限制的75种产品,禁止生产的45种产品
,除抓好限产、转产工作外,在能源、原材料、资金、外汇、税收等方面采取了限制
措施。

二、调整结果
“七五”时期,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全省工业结构经过有重点的调整,形成
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纺织、食品8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
经济结构,基础工业稳定增长,一般加工工业有所下降,轻重工业比例达到54∶46,
保持了协调发展,内部结构趋向合理,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在主要产品中,适销对路
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增长较大,长线产品得到控制。1990年全省轻工业产值完成594
.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7%,重工业产值完成506.5亿元,比上年增长8.16%,各主
要工业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
煤炭工业。扩大投资规模,加快生产建设,全省统配煤矿基本建设投资31.92亿
元,比“六五”增加13.92亿元,5年建成投产矿井9对,年设计生产能力1186万吨。
建成投产洗煤厂3座,设计能力600万吨。地方煤矿建成投产矿井8对,增加设计生产
能力119万吨。到1990年,全省有县属以上矿井95对,生产能力4458万吨。其中,统
配矿井46对,生产能力3733万吨;地县矿井49对,生产能力725万吨;乡镇办小矿井
462处,生产能力1000万吨。1990年原煤产量5995.4万吨,比1985年增长21.8%,工
业产值23.36亿元,比1985年增长57.94%,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12%。
电力工业。“七五”时期是山东电力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集资办电
开创了电力建设的新局面,电力工业向大机组、大电网、高参数、高自动化发展。5
年完成投资63.52亿元,5年新增500千瓦及以上机组382万千瓦,建成220千伏和500千
伏输电线路2558.63公里。至1990年,全省装机总容量已达864.46万千瓦,发电量达
446.37亿千瓦时,比1985年增长70.34%,成为全国6大电网之一。工业产值31.42亿
元,比1985年增长67%,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85%。
石油工业。经过调整,在加快开发新油田的同时,加强老油田的维护管理,保持
稳定高产。5年新增油气田21个,新增原油生产能力2332万吨,比“六五”时期增加
1137万吨。胜利油田已成为中国第二个大型石油工业基地。1990年原油产量3350.62
万吨,比1985年增长23.95%;生产天然气14.39亿立方米,比1985年增长26%;产值
84.46亿元,比1985年增长67.3%,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67%。
冶金工业。调整投资结构,突出投资重点,5年投资5.28亿元,新建扩建一批铁
矿、耐火材料、铜矿、镁矿、铝土矿等。1990年全省钢产量226.9万吨,比1985年增
长81.6%;生铁287.7万吨,比1985年增长73.0%;成品钢材154万吨,比1985年增长
57%;工业产值35亿元,比1985年增长90.2%,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18%。
化学工业。重点发展支农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基本建设投资80.72亿元,建
成项目77个,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工程潍坊纯碱厂、济南15万吨硝酸磷肥、淄博2.5万
吨丙烯腈、1万吨环氧丙烷以及2套小尿素和6套小磷铵。齐鲁石化公司30万吨乙烯工
程全面建成投产。“七五”期间,全省化工产值以年递增14.7%的速度增长。到199
0年省考核的18种主要化工产品产量有较大增长,其中纯碱增长1.8倍,硫酸增长1.7
倍,轮胎增长1倍,合成氨、化肥、农药、烧碱、甲醇增长50%以上。1990年工业产
值108.33亿元,比1985年增长98.7%,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84%。
机械工业。坚持以调整为中心,以调整促发展,5年建设和改造了485个项目,企
业结构、产品结构有了改善。投资在2000万元至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济南第一、二
机床厂、济南汽车配件厂、山东推土机厂、济宁车轮厂、泰安汽车起重机厂等8个厂
。投资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有潍坊华丰机器厂、淄博电机厂、烟台冷冻机厂、济
南重型机械厂、济南锅炉厂、山东汽车改装厂等16个厂。另外,引进国外65项先进技
术,建成中外合资企业21个。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了短线产品的生产能力,增产了装
载机、机动喷雾器、数控车床、轴承、电力电缆、潜油泵、拖内配件等产品。1990年
工业产值237.97亿元,比1985年增长109.8%,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1.6%。
电子工业。重点调整产品结构,依靠技术进步,强化调整手段。在稳定发展消费
类、择优发展基础类产品的同时,重点发展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的投资类产品,使
产品结构不断趋向优化,适销对路产品和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创汇产品都有较大增
长。如高速传真机、汉字激光照排印刷系统、微型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录音机等。
1990年电子产品出口创汇4126万美元,产值26.14亿元,比1985年增长151.6%,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87%。
建材工业。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建成和基本建成一批大中小
型项目。其中,国家重点项目--鲁南水泥厂设计能力130万吨,扩建博山、桓台水泥
厂,新建新泰玻璃纤维厂、平邑石膏矿、齐鲁建筑陶瓷厂,扩建淄博颜油料厂、栖霞
滑石矿、威海玻璃浮法生产线。1990年生产水泥1940.3万吨,比1985年增长73%;平
板玻璃402.6万重量箱(1985年平板玻璃计量单位由标准箱改为重量箱。),比1985年
增长16.8%。水泥制品、釉面砖、石墨、石膏、滑石、花岗石板材等产品产量都有较
大幅度增长。1990年工业产值67.24亿元,比1985年增长194.4%,占全省工业总产值
的6.13%。
纺织工业。重点是调整产品结构,投资额比“六五”期间增长8倍,主要发展了
棉纺织、化纤、毛纺织、丝织、针复织等短线和适销对路的产品。5年全省新增棉纺
锭60.9万枚,气流纺纱48308头,棉布织机7.38万台,毛纺锭128万锭,新型织机107
3台。1990年生产棉纱64.28万吨、棉布21.63亿米、化学纤维4.08万吨、丝2435吨、
丝织品8653万米,分别比1985年增长了1.09倍、73.0%、2.67倍、51.5%、60.9%。
1990年工业产值170.84亿元,比1985年增长47.2%,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
5%。
食品工业。“七五”期间比“六五”增加投资2.54倍,扩大生产能力,增加品种
。新建、扩建原盐滩田225万公亩,新增生产能力188.2万吨,并且新建一批洗精盐车
间,生产精盐和餐桌盐。10个烟厂完成了全面技术改造,总能力达到300万箱。新建
、扩建了15个饲料加工厂,年增生产能力11.4万吨。青岛、济南、烟台、淄博等地从
国外引进5条面粉生产线投产,并且改造了老厂的工艺设备,专用粉、精粉产量占面
粉总量的59%。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浸出法制油能力达到了83万吨,占全部制油能力
的80%。发展了酿酒、罐头、乳制品、肉类、水产品加工、饮料、味精等产品。199
0年全省产原盐308.43万吨、卷烟236.12万箱、饮料酒178.51万吨、植物油72.81万吨
,分别比1985年增长63%、6.7%、124.1%、60.7%。1990年工业产值147.46亿元,
比1985年增长108.57%,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4%。
山东省主要年份轻重工业结构及主要工业部门产值比重见表2-12、表2-13。

建国后主要年份山东省轻重工业产值比重表
表2-12 单位:亿元
┌──┬────────┬────────┬──┬──────┐
│年份│轻工业 │重工业 │合计│备注 │
│ ├───┬────┼───┬────┤ │ │
│ │产值 │比重(%)│产值 │比重(%)│ │ │
├──┼───┼────┼───┼────┼──┼──────┤
│1949│8.19 │86.67 │1.26 │13.33 │100 │1952年不变价│
├──┼───┼────┼───┼────┼──┼──────┤
│1952│17.73 │84.83 │3.17 │15.17 │100 │ │
├──┼───┼────┼───┼────┼──┼──────┤
│1957│28.93 │75.19 │11.74 │24.81 │100 │ │
├──┼───┼────┼───┼────┼──┼──────┤
│1960│41.70 │44.8 │51.43 │55.2 │100 │1957年不变价│
├──┼───┼────┼───┼────┼──┼──────┤
│1962│21.17 │60.3 │13.93 │39.7 │100 │ │
├──┼───┼────┼───┼────┼──┼──────┤
│1965│36.94 │60.29 │24.33 │39.71 │100 │ │
├──┼───┼────┼───┼────┼──┼──────┤
│1970│62.22 │50.32 │61.44 │49.68 │100 │ │
├──┼───┼────┼───┼────┼──┼──────┤
│1975│83.06 │46.71 │94.75 │53.29 │100 │1970年不变价│
├──┼───┼────┼───┼────┼──┼──────┤
│1978│128.41│45.12 │156.14│54.88 │100 │ │
├──┼───┼────┼───┼────┼──┼──────┤
│1980│164.48│50.94 │158.39│49.06 │100 │ │
├──┼───┼────┼───┼────┼──┼──────┤
│1985│296.62│54.8 │243.98│45.2 │100 │1980年不变价│
├──┼───┼────┼───┼────┼──┼──────┤
│1990│594.49│54 │506.49│46 │100 │ │
└──┴───┴────┴───┴────┴──┴──────┘
说明: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1949、1978、1990年山东省主要工业行业产值比重表
表2-13
┌────┬─────┬─────┬─────┐
│工业部门│1949年比重│1978年比重│1990年比重│
│ │(%) │(%) │(%) │
├────┼─────┼─────┼─────┤
│总计 │100 │100 │100 │
├────┼─────┼─────┼─────┤
│冶金工业│0.6 │4.0 │3.18 │
├────┼─────┼─────┼─────┤
│电力工业│1.8 │3.5 │2.85 │
├────┼─────┼─────┼─────┤
│煤炭工业│2.9 │3.8 │2.12 │
├────┼─────┼─────┼─────┤
│石油工业│- │10.9 │7.67 │
├────┼─────┼─────┼─────┤
│化学工业│4.3 │11.7 │9.84 │
├────┼─────┼─────┼─────┤
│机械工业│5.6 │24.1 │21.63 │
├────┼─────┼─────┼─────┤
│电子工业│- │2.6 │2.87 │
├────┼─────┼─────┼─────┤
│建材工业│2.0 │4.6 │6.13 │
├────┼─────┼─────┼─────┤
│食品工业│16.6 │12.5 │13.4 │
├────┼─────┼─────┼─────┤
│纺织工业│50.1 │13.2 │15.5 │
├────┼─────┼─────┼─────┤
│其他 │16.1 │9.1 │14.81 │
└────┴─────┴─────┴─────┘
说明:①依据省工业统计资料计算。②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