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藏资源分布与工业布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6&rec=27&run=13

晚清、民国时期,矿藏资源分布是形成山东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胶济铁路
的修建和沿胶济线三点一线全省工业主导格局的形成,与沿线矿藏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有很大关系。1931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农矿厅设立矿产研究室,并成立矿藏资源调
查队,以求掌握全省矿藏情况。1947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建设厅曾进行过本省的矿
产资源调查。 发现煤炭储量约24亿吨,铝铁及其他金属矿藏5.5亿吨,金矿储量1600
万两,其他非金属矿总量16.8亿吨。新中国建立后,各级政府对矿藏资源对工业布局
的重要作用极为重视。为解决工业建设与矿藏资源不明的矛盾,山东省政府有关部门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即组织力量对省内重点矿产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一五”时期开
始,又分头对全省燃料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油气矿产及有关地区的工程地
质、 水文地质和气象、交通等情况进行勘察论证。截至1990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
30多种, 探明储量的73种。矿产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黄金、建材、非金属矿等3
0多种矿产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其中黄金、自然硫、石膏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石油、
石墨、金刚石、菱镁矿、钴矿、红柱石、陶瓷土、制碱用石灰岩、玻璃用石英砂岩、
铪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滑石、钾盐、水泥用石灰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气、铁、
铝土矿、钼、稀土、耐火粘土、膨润土等矿产居全国前十位。煤炭、石油资源主要分
布在鲁西南和鲁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鲁中及鲁中南地区,非金属矿
产资源的储量在全省分布较广,主要矿产在鲁中南、鲁中地区占重要位置。上述矿产
资源的地域分布和开发利用,对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一)煤炭开采
山东煤炭资源丰富,煤种较全,煤质较好,早在北朝及唐、宋、元明时代,新汶
、淄博、临沂、枣庄等地就先后有人掘窑采煤。清代,煤矿公司先后在枣庄、淄博、
新汶、坊子、临沂等矿区出现。据《清续文献通考》载,1906(光绪三十二年)山东产
煤49.6万吨。民国时期,煤炭生产发展较快。据文献资料记载,1913年山东全省产煤
123.2万吨,1919年达到207.1万吨。到30年代初,全省已有民营煤矿35个,资本总额
1538万元。1932年煤炭总产量为200万吨,1933年达到326.7万吨。规模最大的中兴煤
矿资本总额占全省煤矿总资本的二分之一,1936年煤产量达到170万吨,1937年达42
4.8万吨。由于帝国主义掠夺性开采和战争破坏,1938年煤炭产量猛降到85.8万吨。
到1949年,全省仅有洪山、西河、新博、陶庄、新汶、坊子、临沂、章丘8个煤矿30
对矿井维持生产,原煤产量仅169.10万吨。
新中国建立后,在积极恢复与扩建老矿井的同时,通过勘探,相继探明全省含煤
面积为4.9万平方公里,预测储量近461亿吨。1990年末已探明储量253.7亿吨。分布
在11个市地,主要集中在鲁西南等地,其中济宁、枣庄、菏泽3市地储量约占全省73
%。为适应经济发展对煤炭的大量需要,“一五”、“二五”期间,根据已掌握的勘
探资料,开始了以官桥、莱芜和肥城煤田为主的开发,从而使煤炭工业的分布有所扩
展。尤其是1967年探明和开发了黄县煤田,结束了胶东地区无煤的历史。进入70年代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调整、整顿,按照大、中、小型企业并举,
部属矿和地方矿并举的方针,以建设现代化大型骨干项目为主要任务,把枣滕、兖州
两大矿区作为全国重点项目,使一批大型矿井相继建成投产。1990年,兖州、枣庄、
新汶、淄博、临沂、肥城、龙口7个矿务局和坊子煤矿及11个市地煤炭局均超额完成
计划,原煤产量达5995.43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年平均递增率达15%;工业总产值
达43.04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73%。分布情况见表2-1。
(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石油开采为山东新兴工业,分为胜利油田为主体的东油区(占全省石油产量95%
以上)和中原油田在东明县境内的西油区。胜利油田自1956年开始勘探,1964年于黄
河三角洲东营一带组织石油会战,经30多年勘探开发,全省已探明石油、天然气地质
储量约占全国1/5,可供勘探找油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石油储量列全国第二位,居
沿海地区首位;天然气储量居全国第九位,居沿海地区第四位。油井遍布东营、惠民
、德州、淄博、潍坊、聊城、菏泽7市地。其中胜利油田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全国第
二大石油工业基地, 1990年实产原油3350.62万吨,居全国第二位,天然气14.3 9亿
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工业总产值达76.3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8 4%。
(三)黑色金属矿采选
早在春秋时代,齐国(今临淄一带)即兴盐铁之利以至富强。1898年(清光绪二十
四年),德国在山东攫取开矿权后,1906年开始在金岭铁矿试采。1917年,日本人在
金岭铁矿试钻调查矿床准备开采。抗日战争期间,金岭铁矿为日军侵占,进行掠夺开
采。以后由于连年战乱,长期闲置,直到1949年1月才恢复生产。
新中国建立后,通过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勘查,相继探明全省铁矿76处,铁矿储量
约占全国的4%,居第八位。其中富铁矿储量占30%左右,集中分布在莱芜、金岭、
淄河、济南等地;贫铁矿储量占全省铁矿储量的70%左右,分布在沂源、苍山、东平
等地,矿床规模较大。为发展钢铁工业,1957年新建国营郭店铁矿,1958年在大办钢
铁运动的推动下,各地相继办起铁矿50多处,有组织的村民采矿点200余处。1960年
,烟台祥山铁矿建成日处理200吨原矿的小选厂,填补了山东黑色选矿业的空白。19
61年,通过调整,保留金岭、黑旺、莱芜、郭店4矿,其它先后停产。1966年-1978年
,随着钢铁工业发展,相继扩建和新建金岭铁矿、济南张马屯铁矿、莱芜铁矿、张家
洼矿山公司小官庄铁矿、郯城小埠岭以及济南黄台、东风、莒南坪上、莱芜温石埠等
一批小型铁矿。同时,莱芜铁矿6万吨的选厂和40万吨的马庄选厂、金岭铁矿40-60万
吨的选厂、祥山铁矿的15万吨选厂、昌潍高戈庄铁矿的30万吨选厂、刘岭铁矿的15万
吨选厂、马陵铁矿的15万吨选厂等先后建成投产。1979年-1980年,通过调整,有一
批小型铁矿关、停、并、转。1979年石门铁矿20万吨的选厂投产,1980年韩旺铁矿5
0万吨和卓山铁矿20万吨的选厂先后投产。1984年,根据钢铁工业发展需要,又相继
新建、扩建、恢复一批中小型铁矿和乡(镇)、村办小矿点。1985年张家洼189万吨选
厂投产。1987年,全省共有国营铁矿12处,乡(镇)、村办采矿点120多处,分布于泰
安、枣庄、临沂、淄博、济南等市地。1990年,铁矿石原矿产量达624万吨,铁矿石
成品矿达366.53万吨。工业总产值为2.6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0.17%。分
布情况见表2-1。
(四)有色金属矿采选
山东省有色金属矿藏种类较多,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有金、银、铜、铝、铅、锌
、钴、钼等,其中黄金资源从沂蒙山区、昌潍平原到胶东半岛32个县(市)均有分布,
烟台地区最丰。晚清、民国时期,部分金矿遭英、德、日等国掠夺性开采,破坏严重
。新中国建立后,为发展黄金工业,从1957年起,相继在招远、沂南、莱州、沂水、
栖霞、五莲、牟平、平度等地建起金矿20处。地质探明储量占全国1/4以上,居全国
之冠,黄金产量占全国27.46%,居第一位。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淄博市,从1953年开
始,先后开发沣水、王村、田庄、湖田4矿。福山钼矿和栖霞铅锌矿于1958年开发。
分布于微山县的稀土矿于1975年开发。1990年,全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共有企业97个
,完成铝原矿74.63万吨,铜精矿含铜量2562吨,铅精矿含铅量2175吨,锌精矿含锌
量2810吨,总产值8.9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0.57%。分布情况见表2-1。
(五)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采选
山东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开采业,始办于20世纪初期。1904年,玻璃工业在博山
兴起,随之建起玻璃石英砂岩矿山开采工业。1920年-1932年,随着水泥、耐火砖和
建筑饰面石材工业在济南、淄博、青岛的建立和发展,就近开发了石灰岩、耐火土、
石板材等矿业。但由于设备、技术落后,难与外人抗争,生产日益衰萎。新中国建立
后,根据地质勘查证实,山东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藏储量丰富,种类较全,已探明储
量的矿产41种。其中石膏储量占全国65.5%,分布于泰安、枣庄、平邑等地。菱镁矿
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集中分布于莱州粉子山至优游山一带。石墨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主要分布于莱西、平度,其次为文登、莱阳、牟平等地。滑石居全国第三位,分布于
栖霞、莱州、海阳、平度等地。建筑饰面石材分布广泛,产地主要集中于济南、泰安
、临沂、青岛、烟台等地。石灰岩广泛分布于鲁中南和鲁西地区,其中临沂、枣庄、
泰安、济南、淄博、潍坊等地产量尤丰。玻璃用石英砂岩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集中分
布于沂南、临沂、枣庄、淄博等地。国家紧缺矿产金刚石和蓝宝石探明储量较多。金
刚石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原生矿分布于蒙阴县,砂矿产于郯城县。蓝宝石产于昌乐县
五图、北岩一带,晶体完好,个大色深,有重要的开采价值。此外还有陶粒粘土岩、
硬质粘土、瓷石、铸型砂、透辉石等矿产,储量比较丰富。
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相继在济南、淄博、青岛、潍坊、临沂、枣庄、烟台、济
宁等地建起一大批石灰岩矿。随着玻璃工业发展,相继在威海、淄博、青岛等地建起
一批玻璃用石英砂矿。根据陶瓷、建筑装饰板材、石棉、石墨、石膏等生产需要,相
继在原料产地发展起陶土、石墨、石棉、大理石、花岗石等开采业。1990年,全省共
有企业499个,建筑材料及非金属采选工业总产值达13.5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0.86%。分布情况见表2-1。
(六)采盐
山东盐业生产历史悠久,海盐生产分布于沿海地区。主要原料为近岸海水和沿岸
地下卤水,其中地下卤水含盐度一般高于近岸海水2-3倍,尤以寿光、寒亭、昌邑、
莱州等地储量大,质量好。新中国建立后,省盐务部门在统筹规划沿海盐场海盐生产
的同时,从1957年-1987年,先后对渤海湾沿岸滩涂地下卤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4次正
规勘探,相继把一些大中型盐场定点在地下卤水资源丰富的寿光、寒亭、莱州等地。
岩盐已探明主要分布于泰安和东营两市,其中泰安岩盐矿位于泰安市郊区和肥城县境
内,面积为36.44平方公里,总探明储量为65.25亿吨。1987年开始开发,至1990年,
先后建起年产5万吨精盐的泰安盐业化工厂和肥城县精盐厂,从此结束了山东内陆不
产盐的历史。东营市地下含盐面积约36.44平方公里,估计盐资源量为1682亿吨
,尚未开发。1990年,全省共有盐业企业138个,原盐年产能力达625万吨。年内因严
重自然灾害,实产原盐308.43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工业总产值达7.38亿元,占全省
工业总产值的0.47%。分布情况见表2-1。

1990年山东省分市地分行业工业总产值统计表
表2-1 单位:亿元
┌────┬───┬────┬────┬─────┬───┐
│市地 │煤炭 │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及│采盐业│
│ │ │ │ │其它非金属│ │
│名称 │采选业│矿采选业│矿采选业│矿采选业 │ │
├────┼───┼────┼────┼─────┼───┤
│全省合计│43.04 │2.65 │8.96 │13.58 │7.38 │
├────┼───┼────┼────┼─────┼───┤
│济南市 │1.46 │0.06 │- │1.05 │- │
├────┼───┼────┼────┼─────┼───┤
│青岛市 │- │0.05 │0.29 │4.60 │0.74 │
├────┼───┼────┼────┼─────┼───┤
│淄博市 │5.26 │0.81 │- │0.92 │- │
├────┼───┼────┼────┼─────┼───┤
│枣庄市 │9.71 │0.15 │- │1.05 │- │
├────┼───┼────┼────┼─────┼───┤
│东营市 │- │- │- │- │0.11 │
├────┼───┼────┼────┼─────┼───┤
│烟台市 │0.92 │- │7.52 │1.81 │1.08 │
├────┼───┼────┼────┼─────┼───┤
│潍坊市 │0.95 │0.19 │0.25 │2.11 │4.03 │
├────┼───┼────┼────┼─────┼───┤
│济宁市 │8.34 │- │0.04 │0.39 │- │
├────┼───┼────┼────┼─────┼───┤
│泰安市 │13.95 │1.06 │0.03 │0.45 │0.03 │
├────┼───┼────┼────┼─────┼───┤
│威海市 │- │- │0.59 │0.25 │1.04 │
├────┼───┼────┼────┼─────┼───┤
│日照市 │- │0.01 │- │0.31 │0.07 │
├────┼───┼────┼────┼─────┼───┤
│惠民地区│0.15 │- │- │0.001 │0.28 │
├────┼───┼────┼────┼─────┼───┤
│德州地区│- │- │- │- │- │
├────┼───┼────┼────┼─────┼───┤
│聊城地区│0.14 │- │- │- │- │
├────┼───┼────┼────┼─────┼───┤
│临沂地区│2.02 │0.33 │0.24 │0.65 │- │
├────┼───┼────┼────┼─────┼───┤
│菏泽地区│0.13 │- │- │- │- │
└────┴───┴────┴────┴─────┴───┘
说明:引自1991年《山东工业统计年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