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设备技术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6&rec=167&run=13

晚清、民国时期,山东工业所用的机器设备多数从国外引进,工艺技术也主要向
科学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学习。也有不少民族工业企业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对外国设
备和工艺技术进行改良。工业生产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多由企业根据需要制订操作规
程和有关办法。设备的维修管理,除部分煤炭、纺织、机械制造工业企业设有铁工部、
工务组或机修车间等部门负责外,私营工业都由工厂负责组织维修。直到民国末年,
山东工业企业的维修管理基本上是实行故障后维修。
新中国建立后,省政府工业部门重视和加强工业企业设备使用与维修管理,各工
业行业和企业都积极发展机修力量,扩大机修规模,把工作基点放在力争自己解决问
题上。在尽快恢复工业生产的同时,把先进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当作加强设备管理的
重要环节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54年开始,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国
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工业管理部门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开展了广泛的技
术革新运动,组织广大职工对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操作方法
等方面进行改革。“一五”时期,各级工业部门开始在企业建立正规的设备维修组织。
中共山东分局工业部派出工作组,在济南第四机器厂和仁丰纱厂进行试点后确定,在
工业企业内设立机动科,负责机器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实行一年一度设备大检查。
1956年5月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省人委工业办公室和工业厅结
合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范等工作,加强了对设备检修工作的管理。
自1956年起,在主要工业企业推广苏联的计划预修制度。规定企业要制定由大修
理、中修理和小修理构成的设备修理计划,不管当时设备是否出现故障,是否有损坏,
按计划对设备进行修理。以计划维修的理论为基础,全省普遍建立和实行了以三级保
养,大、中、小修为基本内容的技术管理体系。按照修理周期结构安排设备的大、中、
小修,推行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等整套技术标准定额。把全省工业设备的事后维修推进
到定期预修理阶段。机械、化工、纺织等行业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形成了各自的设
备保养、维修方式。设备故障、损坏的失控状态有明显改善,设备的故障停机率大大
减少,缩短了修理停工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此同时,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工
业企业都相继建立了设备科、机动科、机电科或动力科,充实加强了机修车间,提高
了检查、修理、制作配件的能力。
“大跃进”期间,设备维修体系受到冲击,重使用轻维修的意识造成设备普遍超
负荷运转,失修严重。1959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
化、半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新高潮。但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没有收到应有的
成效。 1961年统计表明,全省机械工业系统10088台设备中,失修的9175台,占设备
总数的90.4%。 其中需要大修的1412台,占失修设备总数的15.38%。这种情况,直
到贯彻《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后才得到扭转。全省工业企业实行了“专群结合、
专管成线、 群管成网” ,发展健全例行保养和一级、二级、三级保养制度,创造了
“三好”和“四会”经验,并普遍在国营企业推行,提高了计划预修制的保障水平和
设备技术管理水平。全省多数工业企业在60年代初已基本形成自成系统、较为完整的
维修力量。配合推行设备定期预修制,按照设备修理周期结构安排设备大修、中修和
小修,制订出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等整套技术标准定额,对工业生产设备正常运行起到
了保证作用。60年代初再次兴起的群众性技术革命、技术革新运动,为设备技术管理
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时技术条件的不足,解决了很多设备修理的
难题。维修配件工作重新受到重视。如煤炭系统1962年购进配件341633件,是1961年
的2.4倍;机械工业配件满足率达到92.7%,除部分进口配件外,基本满足维修需要。
据1963年统计,全省工业设备带病运转率下降为2.6%。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工业设备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受到严重冲击。许多技
术资料散失,规章制度被废除,管理混乱,设备失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
工业企业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行企业整顿,恢复建立设备维
修制度。许多企业整顿设备维修标准,整顿设备台帐、卡片、标牌和设备运转各类原
始记录、管理档案,进行设备分类、分级,确定了不同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制定了
大、中、小修规范、设备修理定额、资金占用定额、备品配件储备定额,使设备维修
管理重新走上正轨。
到70年代末,全省工业企业的设备固定资产原值达百亿元,设备趋向大型化、自
动化、精密化,对设备维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计划预防检修制度向设备综合
管理转变过程中,设备维修从管理思想到管理方法都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是引进了日
本等国的生产维修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现代化检查措施,严格对设备进行分类、分
级管理;运用系统统计方法、分析设备检查数据,据以确定维修计划;努力使维修和
更新改造结合,避免过去因计划预修盲目性导致过量修理和提前修理造成的经济损失。
生产维修制在许多大中型企业推广,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设备管理基础工作。检测技术
手段的改进、原始记录和设备档案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都达到
新水平。
80年代初,全省工业企业逐步采用了设备综合管理模式,促进了设备技术管理水
平的提高和内涵的丰富,更强调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的紧密结合。设备技术管理标准、
规程主要执行国家有关部(行业)颁标准。省经委设备管理部门则从宏观上兼顾省内各
行业特点制定了《山东省企业设备管理升级评审细则》。关于技术管理的条目包括:
企业负责人任期目标的技术管理;企业设备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的结合和设备技术档
案管理;设备大修计划、标准、规程;维修定额;设备完好率、利用率,故障停机、
泄漏处理;现代化方法手段对设备维修的应用;微机辅助设备管理、设备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在执行行业规定的同
时必须按照《细则》的要求达到省的标准,以形成省和行业标准的互补。企业根据行
业和省的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出企业的技术管理措施,促进了企业技术管理和设
备维修从传统的计划预修向先进的预知维修转化,以避免产生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度。
为解决预知维修的关键--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新技术难题,各级设备管理机构多
次组织技术培训、业务研讨、学术交流活动,向企业介绍和传授状态监测、故障诊断
技术。轴承监测的脉冲、振动监测,管网、容器泄漏的声发射监测,冶金、电力设备
的红外遥测、成像,电机运行诊断软件等监测、诊断技术,在全省工业企业陆续采用。
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技术管理带来明显的推动效应。鲁南化肥厂推行预知
维修主要生产设备大修间隔期由1年1次延长到3年2次,青岛第二橡胶厂的年度设备维
修费下降3.4%。
80年代作为全省工业设备维修由传统方法向先进的预知维修方式的过渡时期,全
省工业企业一方面继续坚持传统维修方式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加强岗位责任制, 实行
定人定机、凭证上岗,严格操作和维护规程,实行设备润滑“五定”制度。对数量多
的同种单台设备仍采用定期检修方式。另一方面,对关键、精密、大型或成套、成线
设备则采用以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为基础的预知维修方式。管理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
还采用日本工业设备全员管理(TPM) 模式中的设备点检制,对成套设备实行了操作巡
回点检制。全省工业企业在80年代中期已普遍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有:热
喷涂、电刷镀、铸铁冷焊、高分子粘接、高湿无机粘接、磁性槽泥、带压堵漏、润滑
油添加剂、微电子技术改造老旧设备等,大大提高了维修质量和效率,并且解决了许
多过去难以处理的课题。此外,技术管理工作中的基础管理得到加强,各类设备资料、
日常运行记录都建立了详细技术档案。
1987年7月, 国务院颁布《设备管理条例》,1989年省政府发出《实施办法》,
促进了全省工业企业设备使用保养和维修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发展。
在此基础上,坚持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相结合;日常维修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和
更新改造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使设备
完好率不断提高,主要生产设备故障停车率不断下降。
为推动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省经委、省科委于1989年10月联合颁
布了《山东省企业设备管理优秀成果评选办法》。1989年、1990年两次进行评选,共
评出优秀成果184项, 优秀论文23篇,其中技术管理内容占大半。通过先进工艺技术
的推广应用,到“七五”末期,设备技术管理出现了建国以来的较好状态。全省工业
设备完好率稳定在90%以上,大中型企业稳定在93%以上,新度系数平均在0.75,主
要生产设备故障率,大中型企业在1.3%以下,小型企业在2.6%以下。10%的设备达
到国际80年代水平,20%达到70年代水平。另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工业企业采用新技
术、新材料、新工艺改造设备约1.3万台,更新设备8万余台。
“七五”时期,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开始进入设备技术管理领域。企业设备大修,
特别是大型、成套联合作业设备大修,开始引进网络技术。相当多的企业由于采用网
络技术,优化了大修实施方案,缩减工期,节省人、财、物、料,为企业带来明显的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