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设备管理体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6&rec=164&run=13

一、管理体系
晚清时期,山东地方政府没有统一的工业设备综合管理机构。厂、矿企业根据自
身需要设设备管理或维修组织。 1881年,峄县中兴矿局购置4台抽水机器,从上海等
地聘请技工进行安装、操作和维修。1902年德华矿务公司坊子煤矿设修理车间,有车
工、 木工等工匠,承担全矿机械设备的维修任务。1904年淄川煤矿设机械科,有6人
从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1909年,峄县中兴煤矿公司设立机器厂,内设木型、铸
造、铁工、铆工车间,承担公司的机械维修任务。
民国时期,随着机械设备的应用与发展,设备维修管理组织逐步建立健全起来。
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出现了以修理机器为主的小型铁工厂。1916年,宁阳华丰煤
矿和新泰华宝煤矿分别设有机工股、机工厂。1924年,峄县中兴煤矿公司设有机务处
和电务处,专管全矿区设备和动力的维修。1933年,博东煤矿公司设机务股、电气股。
华东煤矿设机务部,管理发电所、修理厂。30年代后,机器修理行业进一步发展。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民主政府重视公营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
设铁工厂修理机器和农具等。1945年,民主政权鲁中行署莱芜安仙、港里、草埠煤矿
设机电科,新汶煤矿公司所属矿井设机电股(科)和机修厂,负责设备管理和维修。其
他工业企业设备管理多由厂工务科兼管。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工业分属中央、华东、省和市地管理,其中省属企业设备资
金管理,隶属省工业厅财务处,上属省财政厅。技术由工业厅下属纺织、食品、机电、
化工、矿产等专业处(局)负责,业务归口中央主管部。“一五”时期,学习推行设备
计划预修制度,煤炭系统率先组成从省局至矿井的设备四级管理网,省局和各地矿务
局均设机电处,矿设机动科,工区设机电管理员。其它行业中一些较大企业相继设立
机动科或设备科。车间、班组分设专职和兼职机械师和机械员。1958年,省工业厅撤
销,分设机械、化工、轻工、纺织、冶金、煤炭、电力等专业厅(局)后,设备管理分
属有关厅(局)设备动力处或生产处、技术处等。工业企业的设备管理机构普遍建立。
有些较大厂、矿设立机修车间或机修厂。同年,省工业生产委员会成立后,各行业设
备管理业务分属中央主管部设备动力司和省工业生产委员会所属专业处。“大跃进”
期间,设备管理组织受到较大削弱,生产设备“重使用、轻管理”。1961年后,通过
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和《工业七十条》,把“定固定资产,保主要设备
使用年限”,作为国家对企业实行“五定” (“五定”:定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定
人员和机械;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和供应来源;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定协作关
系。)、企业对国家实行“五保”(“五保”:保证产品品种、数量、质量;保证不超
过工资总额; 保证完成城市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年限。)
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市地、各行业自上而下设置设备管理组织,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
度,进一步明确各级主管人员应承担的责任,使设备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但企业和行
业各自配置的设备维修力量已开始出现“小而全”、“大而全”的不合理状况。一方
面,企业机修能力过剩,维修设备利用率过低;另一方面,众多的维修机构技术水平
较低,难以保证修后设备达到应有的技术指标。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1962年,省经
委着手部署组建全省农业机械三级维修网。1964年,省机械厅建立山东机床维修站。
1965年,建立烟台、临沂、张店机床维修站,青岛机床厂由制造为主改为修理和制造
配件为主。有的行业也着手组建本行业的专业维修力量,如汽车修理厂等。“三五”、
“四五”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设备管理体系受到破坏。后来,通过拨
乱反正,“五五”后期,再次形成从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到企业、车间、
班组比较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
1980年后,随着工业企业管理逐步向现代化管理转移,设备综合管理纳入企业管
理议程。济南、临沂等地相继建立了设备维修技术服务中心、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
术推广站等机构。省化工厅建立了化工压力容器检测站。为便于统一计划、组织、协
调全省工业生产设备管理,1982年底,省经委发出《关于贯彻全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
作座谈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工业集中的城市可
创造条件成立设备管理协会。 1983年3月,省经委转发了国家经委《国营工业交通企
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 ,同年8月,向省政府报送《关于建立山东省设备管理协会》
的报告,着手筹建省级的设备管理协会。12月,省政府批准建立山东省设备管理协会
办公室(与省企业管理协会办公室、省质量协会办公室一套机构3个牌子) ,为处级单
位,事业编制23人。1984年9月,成立山东省设备管理协会筹备小组。1985年1月,在
济南召开山东省设备管理协会成立大会,会上讨论制定了《山东省设备管理协会工作
条例》。此后,各市地和省直有关厅(局)、公司,相继成立了地区和行业的设备管理
协会。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设备管理条例》第11条规定,省经委设备管理工作主要职责
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地区设备管理的规章、
制度;负责本地区设备管理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组织地区性的设备检
修专业化协作,推动检修社会化和通用配件商品化工作;组织本地区设备管理的经验
交流, 职工的业务培训,为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1989年2月,省政
府发布了《设备管理条例》的《实施办法》,具体规定了省各工业主管部门和市地经
委的设备管理工作职责,由省设备管理协会具体组织实施。1990年11月,省设备管理
协会在济南召开了第四次年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截至1990年底,省设备管
理协会有团体会员103个, 其中,省直行业协会11个,市地协会12个,企业直属团体
会员单位80个。加上原有的行业设备管理机构,已初步形成省、市地和省直行业间条
块结合的设备管理体系。

二、管理模式
晚清、民国时期,山东地方政府工业部门对企业设备管理主要是提一些原则性要
求,工业企业对机器设备基本实行传统经验管理方式,即被动的事后检修。由于当时
缺乏监测手段,检修人员技术水平低,对设备的检查主要靠眼看、手摸、耳听,维护
保养仅是对设备的擦试、润滑、紧固以及简单修理。1930年12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
农矿厅指令各县进行全省工业企业情况调查统计,要求对企业机械设备名称、动力、
制造厂家等项内容具实填报,以了解全省工业技术装备概况。
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修复战争中被破坏和
年久失修的机器设备,尽快恢复生产。这一时期,山东工业企业设备管理模式仍是事
后检修为主。
1955年开始,学习接收苏联以磨损理论为基础的设备管理模式--设备计划预修制,
使设备修理具有计划预防性。建立提供成套组织和技术措施,使修理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事先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从而预防在用设备的零部件进一步磨损,减少由于设备故
障和修理造成的生产损失。 具体可分3类:检查后修理制度是以定期检查的资料为修
理依据,仅适用于非连续生产或不重要设备;标准修理制度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无论
设备实际状况如何,都按规定强制修理,更换零部件;定期修理制度是以设备累计实
际使用时间为依据,强制修理。这种模式把时间做为设备故障的函数,按预先确定的
时间间隔对设备做周期性维护检修。通过实现维修计划,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
由于实际上设备故障与时间两者之间并不是线性或近似线性的关系,计划预修在理论
上有先天不足的缺陷--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但与过去的事后维修相比则是一个进步,
与当时生产技术水平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基本适应。1956年,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了
各行业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条例》,省各行业主管厅(局)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
企业贯彻执行部、省的规定,建立了以计划预修制为基础,贯彻实行以预防为主的设
备管理制度、规章和具体措施。全省工业生产设备的管理趋于正常化。
“大跃进”期间,设备管理一度产生混乱。为提高设备使用率,常常盲目延长检
修周期。正常的计划预修变成了“不坏不修”的被动管理。刚刚形成的计划预修制,
实际上被搁置起来。
1961年,全省工业企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工业七十条》,开始扭转设备管理混
乱局面,计划预修模式得到恢复。随后在工业企业中普遍开展的学习贯彻《鞍钢宪法》
活动,对改进全省工业设备管理工作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省和各级设备管理部门根据
《鞍钢宪法》精神,在企业中组织开展了群众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设备管理活动,
创造了“专群结合,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做法,总结提出了“实行维护与检修并
重,以维护为主;维修工作以预防为主;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吸收工人参加
管理”的方针,逐步形成依靠群众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这一适应当时全省工业特点
的基本管理模式。
1962年开始,全省工业企业在推行计划预修制基础上,积极摸索更先进的设备管
理经验,改进计划检修“过剩”或“拖延”修理时间之不足,取得良好效果。这些新
做法,是对计划预修制的有益补充,标志着山东的工业设备管理,开始从完全仿照苏
联计划预修模式逐渐向适合山东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转变。1963年前后,国家机
械、化工、纺织等工业部相继颁布了本行业的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制度等。山东省各
行业主管厅(局)也制订了相应的制度、办法和规定,明确提出了设备管理的任务、要
求、目标,制订了设备维护、维修制度,规定了设备操作、维修人员的职责。各部、
厅(局)又相继颁布了有关设备技术性能的各类标准、技术规程等,上述这些文件的颁
布使设备管理模式的中国特点得到确认,为设备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预修制被当作修正主义洋教条受到批判。设备管理工
作遭到破坏,设备事故不断发生。但在“工业学大庆”运动推动下,山东相当一部分
工业企业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推行了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全省工业设备管理实际运
行的模式,除了工人更多地参与管理之外,基本上仍然没有脱离计划预修模式框架。
工业设备管理的学术理论研究陷于停顿,原来贯彻《鞍钢宪法》所形成的比较适合国
情、省情的设备管理模式优化趋向被打断。
70年代后期,计划预修制出现的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问题日益明显。对设备实物
形态的管理和对设备价值形态的管理两者分离。实物形态由设备部门管理,价值形态
则由财务部门管理。管理工作重点过于集中在维修方面,较少注意到设备的全过程。
侧重于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置于次要位置。维修节拍以时间为依据,与设备的故障发
生没有确定的关系,造成对设备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已不能适应工业生产管理现代
化的要求。与此同时,工业发达国家70年代初产生的设备综合工程学,1979年传入国
内,引起了省内设备管理界的重视。其特点是:吸收日本TPM(全员参加生产维修) 体
制的经验、英国的设备综合管理工程学、瑞典的预防性维修体制、美国的后勤学、苏
联经过改进的统一计划预修制等国外先进经验,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综合工
程技术、财务经济和组织管理为一体,研究设备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管理设备运动
全过程,通过信息反馈,完成工作循环。这种新的设备管理工程学,对改变山东全省
设备管理被动局面,争取突破性进展,有很实际的借鉴、指导意义。
1982年12月,国家经委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设备管理工作座谈会提出,改革设备管
理制度要参照设备综合工程学的观点。省经委随即转发了全国设备管理工作座谈会文
件,在全省开始推行设备综合管理这一新的管理模式。
1983年,国家经委发布的《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进一步肯定
设备综合管理为国内设备管理工作的新的模式。通过贯彻《试行条例》,到1987年,
设备综合管理在全省工业交通企业已普遍实行。 同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设备管理
条例》 和1989年2月省政府发布的《实施办法》中以法规形式得以确认。这种在总结
建国以来设备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吸收国外现代设备管理理论、方法,具
有中国特色的新的设备管理模式,以“一个目标”(争取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为目标)、
“三个方针”(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五结合”(设计、
制造和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
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为核心,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
采用技术的、 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管理。1989年7月,省经委
在烟台市召开了研讨会。济南市、省机械厅、胜利油田等单位介绍了贯彻国务院颁布
的《设备管理条例》和省《实施办法》,推行综合管理模式的经验。按照综合管理模
式的要求,省经委、省设备管理协会制定了与省《实施办法》相配套的《山东省企业
设备管理升级创优评选办法》、《山东省企业设备管理升级创优检查评审细则》,以
此作为一种辅助方式,促使企业设备管理尽快按照综合管理的模式运行。直到1990年
底,全省设备管理新老模式仍在交替过程中,不少企业在采用综合管理新模式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保留着某些传统做法。但从总体上看,全省工业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
状况有了很大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