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新技术应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6&rec=103&run=13

1881年12月,清政府在济宁、临清两地设电报局,当地工业部门和企业开始应用
电报技术传输工业经济信息。 1889年6月,德国人在青岛设市内公用电话,当地工业
管理部门亦可通过电话传递重要信息。 1920年2月,日本人在胶济铁路沿线开通济南
至青岛长途电话以后,两地沿线的工业经济部门通过长途电话传输信息。1946年5月,
民主政权山东工商总局发出《关于利用各地电台及时掌握交流经济情况的通知》,要
求所属各分局设的经济电台将各地紧急的经济情况除电告总局外,各地之间也可随时
直接联系,以便及时交流情况,在接到紧急重要情况后,应用本地区之长途电话,随
时传播所属各负责的联系单位。1949年底,全省市内电话总容量1.63万门,长途电话
64路,载波电话终端机16部,增音机5部,长途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37门,载波电报机
5部,电传打字机2部,人工电报机49部。这些设备为工业经济信息传输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建立后,省邮电管理部门大力发展电话、电报通信,对全省通信网络、设
备进行改造、更新、整治、扩展,工业管理部门、工业企业普遍装配电话。大量增加
载波电报机、电传打字机、传真机,还开通了程序控制的电报自动转报系统。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电信事业迅速发展。济南、青岛、烟台等地区引进了具有80年代
先进水平的程控电话交换机、无线寻呼发射系统,光纤通信等先进通信手段和设备。
全省经委系统形成省、市地、县之间和省外以至国际、港澳四通八达的长途电话网络。
良好的电信条件, 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信息交流效率。1985年7月,省经委购置14部
理光Fx-120型传真机, 建起了省经委与国家经委及14个市地经委的传真通信网,并
相继开通了与各省、市经委的传真通信。省经委经济信息中心承担的全省工业生产情
况分析及预测月报和全省市场动态分析及预测月报等信息任务,即通过该传真网于每
月15日定期向国家经委、国家信息中心传报,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1988年12月,又
建成与国家信息中心和市地经委之间的加密传真通信系统,投入正常运行,为经委系
统秘密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了硬件保障。
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计算机传递经济信息。 1985年3月,省经委经济信息中心购
置了第一台微机, 开始应用微机处理、 传递经济信息。 1986年9月,省经委提出的
《山东省经委经济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要求市地经委加速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为
中心的经济信息系统建设。是年,淄博、东营、青岛、烟台等市经委都先后配置了微
机,开始了单机应用;省经委经济信息中心开发了月产值、市场预测、技术引进项目
管理、 16项经济指标汇总分析等应用软件。是年7月,还组织省内尚未配备微机的市
地经委、有关部门和骨干企业研究抓紧配备微机和调制解调器,从而在省内经委系统
逐步按照统一的技术方案,形成信息收集和服务体系。
1987年3月, 国家经委经济信息中心选定山东为全国经委系统首家建设“3+网”
(“3+网”是美国Com公司1986年推出的第三代微机局部网络产品的简称。) 计算机
管理信息及办公现代化系统。 系统设计与可行性报告经省经委同意,当年4月动工改
造建设机房,6月设备安装就绪,年底建成了由省经委经济信息中心2台服务器和省经
委有关处室的11个微机终端、粗细电缆相连结的“3+网”系统。除发挥局部网络功能
外,还具有网络联接,远程工作站联网功能。该网建成使省经委与国家经委、各省市
自治区经委及大中型骨干企业联网。是年,省经委经济信息中心还与山东大学计算机
系联合开发省经委机关“3+网” 应用软件。开发工作分两期进行,1987年7月开始第
一期工程,开发了科技管理、技改项目管理、技术引进项目管理、生产调度、生产安
全管理、产品质量管理、教育及档案管理等7个子系统。软件开发于1988年9月完成,
此后又经过充实、修改、完善,省经委有关处室于1988年均可应用“3+网”信息系统
传递交流经济信息,处理有关业务,初步形成了省经委机关的办公现代化系统。
省经委机关“3+网”开始运行后,应用软件陆续开发。在各市地经委均已配备了
微机的基础上, 全省16个市地经委相继建成“3+网” 远程工作站。截至1990年底,
“3+网”已有11个本地工作站,并初步形成了省经委与16个市地经委信息工作部门远
程工作站的远程联网,还通过保密机的点对点计算机通信,形成了国家、省、市地三
级微机通讯网。
1990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在济南召开了山东省经委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
统鉴定会。会议听取了省经委经济信息中心的研制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用户使用报
告、测试报告等。会议认为,该系统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对支撑软件和“3+网”系
统软件的开发具有特色,达到了同类软件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山东省科委科技进
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