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经营格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59&run=13

〖经营〗〖格局〗〖国内〗〖商业〗〖国民经济〗
建国初期,商品流通规模很小,主要是私人经营。1952年,全省商业机构( 包
括饮食业)46万个,从业人员71万人。其中,国营、供销和公私合营商业1.5万个、
9.9万人;私营商业44.5万个、61.2万人。 “一五”期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后,私营商业大量减少,国营和集体商业企业大量增加。1957年底,全省私营
企业减为6.6万个、7万人,而国营企业增加到4.2万个、17.2万人, 各种合作商店
从无到有发展到6.2万个、9.4万人。随着所有制的变化,各类企业在社会商品零售
额中所占比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国营企业由1952年的10.6%增加为1957年的25.
3%,供销合作社企业由24%增加为47.7%,集体企业由0.1%增加为16.4%,私营
企业由62.5%减少为6%,农民贸易(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农副产品销售)由2.6%减
少为1.8%。从1958年起,各类商业机构急剧减少, 至年底集体和个体商业企业均
下降80%多。到1961年减少到最低点,从业人员只有17.8万人。以后,逐年恢复发
展,到1978年全省商业机构(包括饮食、服务业)13.54万个,从业人员46.1 万人,
其中国营、供销合作社商业占58.1%;国营、供销合作社商业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
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放宽经济政策,改革商
品流通体制,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在充分发挥国营商业和合作社
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兴办集体和个体商业,发展贸易货栈、贸易中心、批
发市场、工业自销、工商联合、农商联合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商业,经过十几年的改
革发展,已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商品流通结构,形
成了以城镇为中心,城乡结合,辐射式、网络型、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新格
局。1992年,全省商业机构达到121.09万个,从业人员达到356.66万人,比1952年
分别增长1.6倍和4倍,在从业人员中,国营占18.7%,集体占27.6%,合营占0. 3
%,个体占53.4%。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占39.0%,集体占35.7%,合营
占0.3%,个体占19.4%,农民贸易占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