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0年计划的编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351&run=13

〖1990〗〖计划〗〖编制〗〖过程〗〖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任务〗〖措施〗〖内容〗〖指导思想〗〖指标〗
山东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于1989年7月进行部署。7
月13日,省计委主任王裕晏在全省工交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明年计划安排的几
点意见》,11月27日,王裕晏在省委五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明年计
划安排中的几个问题》的发言。1990年1月10~15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计划会议,
传达贯彻全国计划会议精神,安排落实山东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
月25 日, 省计委主任王裕晏代表省政府向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关于山东省
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3月4日,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决议,批准省政府提出的山东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关于山东
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3月9日,省政府发出《关于下达
山东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省计委陆续印发各项具体计划。
山东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内容:
1.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指标
根据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五届三次、四次全委会议精神,1990年的计划
安排,要全面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促进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稳定、
协调发展的轨道,扎扎实实地向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治理整顿目标前进一步,实现继
续稳定局势,协调发展经济两大任务。要发扬知难而进、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调整
紧缩中,鼓实劲,求发展,凡是经过努力能够办到的事情,都要千方百计努力办好,
又要真正体现过紧日子的要求,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财
政支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都必须从紧安排。要充分利用治理整顿这个机遇,按
照有保有压、有上有下、有进有退的原则,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
高经济效益,集中力量把农业、基础工业、大中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建设真正保上去。
同时要统筹兼顾,瞻前顾后,搞好计划的平衡和衔接,努力完成“七五”计划的各
项任务,为“八五”计划打下良好基础。计划的主要指标是:
第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产长7%,
国民收入增长6.5%,农业总产值增长3%,工业总产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 7
%。
第二,从严控制投资规模和各项支出。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初计划
181.4亿元,维持上年计划水平。财政支出,除几项必保的以外, 其它支出省级压
缩10%,市地压缩5%,社会集团购买力要低于上年支出水平。
第三,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出口创汇32亿美元,比上年实际增长 5
%。
第四,保持市场稳定,控制物价水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10亿元,增长13%,
零售物价上升幅度控制在14%以内。
第五,加强计划管理,改进宏观调控,在建立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原则的宏观调控体系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2.计划的各项任务
(1)大力办好农业,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农业计划安排的重点, 仍然是保粮
棉油增产,保肉蛋菜增产。要求粮食总产量达到3300万吨,比上年增加50万吨;棉
花总产量120万吨,增加17.5万吨;花生总产量200万吨,增加51.7万吨。对粮棉油
生产特别是棉花生产,要从落实种植面积、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物资供应直到收
购,各个环节都要抓紧抓好,以保证计划的实现。畜牧业要稳定生猪生产,继续发
展食草畜禽,肉类总产量争取突破200万吨。水产业以养殖为重点,稳定面积, 提
高单产,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55万吨。果品产量300万吨。造林面积16.63 万公顷。
计划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业:
一是继续增加农业投入。各方面向农业投入的资金预计为15亿元,比上年增加
约3亿元。其中,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为10798万元,国家水利投资争取达到1 亿
元,农业开发投资10亿元,农业发展基金3亿元。另外,在财政支出中, 安排支农
资金和各项农业事业费10.8亿元,增长5.8%。进口农用物资用汇,增长10%。
二是大搞抗旱治水。沿黄地区要继续扩大引黄灌溉,其它地区要采取必要的工
程措施,把能挖的水挖出来,能蓄的水蓄起来。从本年起,开始实施重点缺水地区
引黄供水工程,分步解决淄博、济南、潍坊三市供水和菏泽、济宁等地农业灌溉用
水,抓紧实施烟台市供水应急工程,继续解决缺水地区人畜吃水问题。同时,要大
力强化节水工作。要多渠道、多层次增加水利建设投资。省预算内水利投资主要安
排用于23项引水灌溉工程、7项大中型水库加固工程、6项除涝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中的水利配套工程。要求各市地县千方百计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并动员广大农
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加劳动积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开发。重点是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棉油产量,加快山区、
滩区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计划安排,在农业开发投资中,黄淮海平原投资3.2 亿
元,贫困山区和黄河滩区投资10.5亿元,黄河三角洲投资2000万元,利用世界银行
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2.5亿元。 烟台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利用世行贷款农
业灌溉项目,争取年内开始实施。
四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要围绕提高粮棉油单产,重点抓好10项技术的推广应
用,即节水灌溉、间作套种、旱作增产、地膜覆盖、合理施肥、规范化栽培、病虫
害防治、作物良种提纯复壮、畜禽水产增殖养殖以及果品优质高产和林木速生丰产
技术。继续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全省已经建成的511 处县
级农业、林业、水产、畜牧、农机等五类技术推广中心,要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增
强服务功能。没有建立的县,争取用两三年的时间全部建成。1990年计划安排建设
16处,对贫困县,省里将重点给予扶持。
五是大力加强支农工业,年内要确保济南化肥厂15万吨硝酸磷肥建成投产,抓
紧鲁南化肥厂13万吨尿素改建工程和16个小化肥厂品种改造工程的建设,山东复合
肥料厂争取国家尽快批准建设。确保宁阳农药厂1000吨涕灭威(折合成品农药2万吨)
建成投产,有重点地改造6个农药厂,新增生产能力6150吨,每年拿出300万元开发
农药新品种,争取二、三年内省内农药基本自给。省政府决定从1990年起,每年从
省级财政支出中拿出1亿元,用于支农工业的建设。对化肥、农药、 农地膜生产,
从资金、能源、原材料的供应上给予重点扶持。计划安排化肥产量比上年增长5. 5
%,农药增长5.7%,农地膜增长33.3%。为了扶持棉花生产, 省政府决定增加棉
花奖售挂钩物资,每50公斤皮棉增加10公斤化肥、1.5公斤柴油,实行棉、药挂钩,
按定购任务,每担皮棉分配平价农药0.25公斤,包干使用,要求各级农药生产经营
企业,都要按计划进度组织生产、收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截留挪用,违者要
严肃处理。
六是切实保护耕地。农村建房,主要利用荒地、废弃地和旧宅基地。发展林果
业,坚持上山下滩,不占用耕地。工业建设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任何地方占用土
地,必须先落实土地开发计划,占一亩,补一亩。省安排建设用地计划不得突破,
土地开发计划必须确保完成。
七是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计划要求。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11.7%,达到1000亿元。治理整顿期间,乡镇企业的发展一般不要铺新摊子,重点
是改造、联合、提高现有企业,打好基础,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各行各
业各部门要继续从资金、技术、管理、信息、人才等方面,积极支持乡镇企业的发
展。
(2)积极开拓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努力促进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计划安排,
工业总产值增长10%,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 为了保证财政
收入的增长,要求地方预算内国营工业总产值增长8%。
促使工业稳定增长的具体措施:
一是搞活流通,扩大销售。实现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当务之急是积极开拓市场,
解决某些产品的滞销问题。
二是要把工业生产的重点放到调整产品结构上。在调整中,要积极发展能源、
短缺原材料、短缺支农产品、出口产品和适销对路消费品等五类产品的生产,压缩
和限制小棉纺、小塑料、小拖拉机、饮料酒、普通机床、小水泥等一般加工工业产
品和滞销积压产品的生产。计划安排原煤增长3.6%,发电量增长5.4%,钢材产量
增长2.5%,10种有色金属增长8.4%,纯碱增长54.8%。轻纺工业,要大力压缩和
控制长线产品,开发和增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品种。机电工业,要控制和压缩
一般机械产品的生产,积极开发为基础产业服务的技术装备,消化吸收新技术,开
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和成套装备水平。要以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和促进企业
组织结构的调整,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发展企业集团,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三是积极支持大中型和重点企业的生产, 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 省里排出了
750个企业和250种重点产品目录,作为必保的重点,逐级分解落实,实行分级保和
跟踪保,层层落实保重点责任制。在物资分配上,省里集中钢材10万吨、煤炭 100
万吨、纯碱5万吨、木材10万立方米,实行重点倾斜。各市地、 各部门也要集中力
量保这些重点企业和产品。
四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关于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决定,加快工业生产由粗放型、速度型向集约型、效益型
转变。要认真安排使用好技术改造投资,重点用于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项目,
提高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项目以及扩大出口创汇和替代进口项目。全省地方技改
投资年初安排28.1亿元,其中省里安排23.1亿元。在省里安排的投资中,用于“三
节”、综合利用和治理污染的4亿元,占17.3%; 用于提高质量和扩大出口创汇的
11亿元,占47.6%;用于支农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改造的8亿元,占34.6%。 要继续
强化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定额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加强质量监督,
加快资金周转,狠抓企业扭亏增盈工作。
(3)继续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保证重点建设。 国家年
初计划安排山东省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81.4亿元。其中全民投资46.9 亿
元,集体投资77.5亿元,个体投资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安排,要集中力量
保农业、能源、交通、紧缺原材料建设,保农业水利和城市供水工程建设,保以节
约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为目的的技术改造项目。压缩一般加工工业项目、长
线产品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停止新开工楼堂馆所建设。为了促进山东省东西部地
区经济协调发展,能源和农业开发等方面的投资,要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其它
方面的建设项目,在相同条件下也要优先在西部地区安排建设。
省预算内投资4.1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支农工业建设,
保农业、教育和科技建设。省基本建设基金,主要用于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
项目建设。在具体项目安排上,主要保收尾、投产和续建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
目。在财政支出中,安排环境保护支出和基建投资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4)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努力实现财政、信贷收支平衡。 计划要求,
确保财政收入增长7%,国民收入综合能耗降低3%,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4%,
预算内企业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由22.9元提高到24元,流动资金周转加快7天。 各项
银行存款年末余额达到626.7亿元,增加84亿元,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19亿
元,增加64亿元。各项银行贷款余额达到876.5亿元,增加102亿元。
(5)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增加出口创汇。要继续狠抓出口产品结构调整,
增加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机电产品、深加工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计划要求,工业
制成品出口创汇比上年增长16.7%,出口比重力争提高到65%以上,其中机电产品
出口增长20%以上。进一步发展创汇农业,挖掘农副产品出口潜力。
要管好用好地方外汇。计划安排,偿还外债本息用汇2.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
3亿美元;农用物资进口用汇1.1亿美元,增加985万美元。 其它方面用汇都有较大
压缩。
要继续积极利用外资。重点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鼓励外商兴办独资企业和进
一步办好现有的“三资”企业,要稳定政策,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资投向要加
强引导,重点放在改造老企业和开发出口产品上,技术引进的重点,放在引进“软
件”上,限制一般项目引进。对“三资”企业,要在信贷资金、能源、原材料供应
等方面,给以扶持帮助,使其正常生产,尽快发挥效益。利用外资要严格按程序办
事,认真搞好科学论证,搞好资金、外汇和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平衡,充分考虑还
款能力。计划用于利用外资的国内投资规模10亿元,由省和市地两级统筹安排,优
先保证沿海开放地区的需要。
(6)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稳定市场,安排好人民生活。全省物价控制指标, 按
不超过14%分解下达。继续实行物价控制目标首长负责制,重点放到稳定人民基本
生活必需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重要收费项目上。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继续稳定和繁荣城乡市场,增加市场商品货源,组织好
市场供应。
在发展经济、提高效益和控制物价的基础上,继续使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加,
努力保证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特别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继续做好扶
贫工作。
(7)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 继续贯彻“科教兴鲁”的战略方
针,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搞好科技攻关、科技开发、工业性实验和科技成果推广。
计划安排科技发展项目500项,工业技术开发项目1200项,农业吨粮田开发14.67万
公顷、“丰收计划”20万公顷和“星火计划”273项。 各级都要切实安排好科技资
金的投入。在全省财政支出中,科技三项费用、科技事业费和科技基建投资2.18亿
元,比上年增长3.3%;各部门用于科技的资金和专项贷款, 要在上年的基础上,
继续有所增加;企业的更新改造资金,要优先安排技术开发项目,努力搞好引进技
术的消化吸收。
继续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九年
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的发展要量力而行,控制招生人数,把
重点放在调整专业结构和提高教育质量上。1990年省属高等学校计划招生2.56万人,
增加460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计划招生4.47万人,增加1700人。 努力抓好成人教
育和职业教育,继续做好成人扫盲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计划安排预算内用于教
育的基本建设投资9315万元,比上年增长4%,财政支出中,教育事业费20.5亿元,
增长5.6%。
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在治理整顿期间,要积极稳步地发展。
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全社会人口意识,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和后进转
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计划要求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5‰以内。
(8)广开就业门路,妥善安置待业人员。1989年年末全省城镇待业人员达31 万
人,1990年新成长的劳动力27万人,统配人员11.5万人,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广开
就业门路,使更多的待业人员得到安置,全省城镇待业率不超过5%, 要从严控制
“农转非”。国家下达山东省“农转非”指标9万人(不包括随军家属和招生“农转
非”),比上年减少13.2万人,要坚决把“农转非”人数严格控制在计划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