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商业银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4&rec=88&run=13

周村商业银行 1913年由马建堂发起,在周村建立,实收股金15万元。1916年
因避战乱迁移济南,在城内院西大街设总行,商埠经二路设分行。战乱中损失7万
余元,在济南购建房屋用去3.4万元,仅余股金3万余元,信用薄弱,靠买卖各种证
券、发行纸币、为周村商人代买现银维持。总理柴继堂,协理孟希文,经理李敬斋,
副经理孟秀林。1920年6月因周村恒和泰洋货庄倒闭,应收款项无法收回,引起挤
兑,以致停业。
山东商业银行 1913年11月29日,官办山东银行由中国银行山东分行移交山东
商务总会,另招商股,改为商办。资金初定100万元,由发起人认足优先股30万元
先行开业,普通股70万元开业后向社会募集。1914年起正式营业,总行仍设在院西
大街,另在商埠经二路设分行。选举张肇铨(即张子衡,时为山东商务总会总理,
后任山东财政厅长)为总经理,牛嗣照(即牛鉴堂)为协理,任命曹善卿(即曹广元)
为经理,董士俊为副经理。营业范围为发行银票钱票,办理存放汇兑贴现,买卖金
银及各种货币,保管贵重物品。并以担负垫款义务,享有代收部分赋税权利。1916
年中、交两行停兑之际,山东银行继续兑换,自此信誉大增,所发兑换券几同现金,
他行客户纷存该行,营业竟驾中、交之上。至1918年,实收资本已达100万元,遂
改定资本总额为500万元,后实收150万元。在上海、天津、青岛、烟台、济宁、滕
县、泰安、周村、章丘、临沂设有分行,北京、南京、蚌埠、镇江、无锡、苏州、
徐州、青州等地有代理店。1922年添设潍县汇兑所,后改为分行。1925年张宗昌筹
设山东省银行,令山东银行改名为山东商业银行。其后屡遭督署勒借和强令代兑省
银行钞票,逐渐衰落。1928年2月,终于在挤兑风潮中无力维持而停止营业,外地
机构亦相继收歇。1931年7月15日总行复业,实为收欠还存,清理股权债权,延至
1934年结束。
芝罘商业银行1913年8月,由当地富商吴星显等人集资7万元创办。起初存放汇
兑业务颇为兴盛,1916年以后因卢布(羌帖)暴跌发生亏损,外放哈尔滨贷款80余万
元不能收回,于1917年8月停业清理。约50万元的存款债务,折变全部资产,只偿
还了30%。
惠民商业银行 1914~1920年发行过银行券,详情无考。
山东实业银行 1915年在济南创办,实收资本60万元,经理马惠阶。经营普通
银行业务和储蓄存款。1920年在潍县设分行,为时仅半年。总行停业时间不详,最
迟在1925年。
济南阜丰商业银行 1915~1917年发行过银行券,详情无考。
威海卫农业储蓄银行 1916年7月由正金银行买办林泗亭创办,在威海卫英国
领事署立案,准发威海卫地名钞票。额定资本50万元,实收25万元。总行设在威海
卫,总经理萧兰亭。在烟台新关街设分行,经理宫惠卿。并在上海设支行。经营存
放汇兑、押汇、贴现及储蓄业务,声誉较高。芝罘商业银行倒闭后,大小客户转与
该行往来,营业极盛一时。后因放款过滥,资金周转不灵,于1923年倒闭。
齐鲁银行 由董丹如、李瑞庵、马惠阶等人倡议筹设,1916年10月正式成立。
总行设在济南城内西门大街,在商埠纬五路和天津、上海、锦州有分行。由原中国
银行山东分行协理朱桂山任总理,李鼎臣任协理,程笃庵任经理,宋萱阶任副经理。
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发行兑换券。初与山东商业银行齐名,后因经营失宜,颇
形艰窘。1922年起缩小营业范围,歇业时间不详,最迟不超过1925年。
济南通惠银行 1917年4月创办,资本总额100万元。总行设在济南城内西门大
街,分行设在商埠纬四路,上海有办事处。总理穆伯仁(兼营同聚和粮栈,惠丰面
粉公司发起人之一),协理杨济川(兼营锦丰庆银号),经理许继东,副经理陈树元。
办理存款放款,买卖有价证券,发行兑换券。业务方式多采银号做法,仍用旧式帐
簿,手续简而经费省。注重与粮商往来。1927年底受时局影响,赔累不堪,决定收
回钞票,停止营业。
长山豫丰商业银行 1917~1919年发行过银行券,详情无考。
泰东银行 系学界人士组织,1918年1月5日开业,资本金20万元。总行设在济
南城内西门大街,商埠有分行。总经理庄式如,协理李文轩,经理李干卿,副经理
李敬芝。营业范围狭窄,1927年停业。
东莱银行 1918年2月1日在青岛创办,系掖县人刘子山出资20万元独资经营。
总行设在青岛天津路,总经理成兰圃,经理吕月塘。同年3月在济南设分行,地址
在经二路纬六路,经理于耀西;继设大连分行。1919年8月在天津设支行。1920年2
月设上海分行,并在济南添设城内办事处。主要办理汇兑存放业务,并自设货栈,
招揽押款。由于资东财力充实,迄未发行纸币,因此在历次挤兑风潮中处之泰然。
帐务按银元、银两、金票分别核算,不致因核算失真,亦为该行经营特色。1923年
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增资至300万元,在北京政府财政、农商两部注册,已是中
国北方较为有名的商业银行。1924年2月,改天津支行为分行;11月成兰圃因病辞
职,刘子山代总经理。1925年2月组织总管理处,设在青岛湖北路。
1926年2月因不堪山东军政当局横征暴敛,改天津分行为总行,将总管理处移
设天津,青岛改为分行。1927年7月在上海分设仓库、保管库、储蓄部、地产部。
至此,业务中心移向省外。1927年10月,济南分行经理于耀西被撤职,由总经理刘
子山代济南分行经理。1929年3月,因山东政局复杂,青、济两行对外停业,对内
改为办事处。1930年5月,济南办事处合并于青岛办事处。1933年1月青岛分行在湖
南路复业,并设储蓄、信托两部,经理顾逸农,后由刘少泉继任。济南办事处亦相
继复业,归青岛分行管辖。
1933年9月,将上海分行改为总行,总管理处移设上海,改为总务处。1934年5
月,将济南办事处改为支行,经理陶峻南。沦陷期间,青岛分行房屋被宪兵队强占,
被迫迁至大陆银行3楼,后又迁到蒙阴路,业务收缩,经理改为徐希文。济南支行
经理改为曹丹庭,于1942年6月8日迁入经三路纬三路自建新屋办公。抗战胜利后,
青、济两行均呈准继续营业。济南、青岛解放后,济南支行停业,青岛分行继续营
业,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企业银行济南商埠商务会长宫文卿(前任济南商埠局长)发起创立,1918年2月
28日开业,资本金100万元,行址在商埠经二路纬四路。总理宫文卿,协理郭珠泉,
经理罗蔚齐,副经理李子厚。停业时间不详,最迟在1924年。
山东工商银行 由在济绅商萧绍庭(原道台,云南人)发起,王鹿泉(时任盐运
使)、安善圃(前山东省财政厅长)参与募集股金,于1918年5月8日开业,旨在扶助
实业进步。原订资本100万元,后扩大为200万元,实收65万元。总行设在济南院西
大街,并在商埠纬三路设办事处,天津设分行,上海设支行。总董萧大庸(即萧绍
庭),总理马官和(即马惠阶),总行经理颜锡纯(即颜粹甫),副经理刘鼎泉(即刘清
新)。内设营业、出纳、计算、文书4课,专办汇兑、抵押放款,收受各种存款,兼
办信托业务,附设储蓄柜。1922年前发行兑换券。1925年9月6日,因旧帐积压,周
转不灵,宣告停业清理,存款本息未能如数发还。
山东道生银行 1918年11月在济南成立,为道院中人士所组织,行址在西门大
街。资本总额50万元,实收42万元。总经理柴继堂,1922年7月改为张济康。办理
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发行兑换券。1927年停业后改为银号。
中国实业银行 1919年4月成立,总行原设于天津,1932年4月迁往上海。初为
商办,1937年3月改为官商合办。
1919年9月设济南分行,地址在纬六路。1921年11月设城内办事处,地址在府
东大街。1928年3月一度停业,不久复业。经理袁鸿超,后由胡愚、田鸿麟继任。
1934年1月1日改为支行,归青岛分行管辖。
1930年7月16日设青岛支行,先在馆陶路取引所内租屋开业,经理卢炳泰。
1933年9月1日改为分行,单余园任经理,后由孔祥勉继任。1934年搬入河南路新楼
办公。同年3月于威海路设东镇办事处,1935年4月裁撤。
1931年9月20日设威海卫办事处,1934年4月裁撤。
1931年10月设潍县办事处,1936年1月裁撤。
该行业务注重推行兑换券,兼收地方库款。山东境内机构,皆为推广发行而设。
1935年实行法币制度后,发行权被取消,始注重经营一般商业银行储蓄、信托、仓
库业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济、青两行分别于1937年11、12月停业,济南支行房屋被朝
鲜银行占据。1938年青岛分行复业,在日伪银行控制下勉强维持。
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分行于1946年6月1日在河南路13号原址复业。济南分行
虽于同年10月呈准复业,但因原行址已为中央银行先行迁入,改往蚌埠营业。
1949年6月青岛解放,青岛分行经过接管官股,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后,奉准
为外汇指定银行继续营业,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1915年成立,总行设在上海,简称上海银行。
1919年11月设济南分理处,地址在纬四路仁美里,只代总、分行办理收解,稍
做押汇业务。1920年夏迁至经二路小纬六路,初具规模。1927年因当局勒借款项而
停业。1929年冬迁至经二路纬三路复业。1930年总行拨给资本3万元,改称济南支
行。翌年又改称济南分行,简称鲁行,经理龚祥霖,后由蔡墨屏继任。1932年9月
在院东大街设院前办事处。1934年6月1日,济南分行成为管辖行,管辖山东境内的
青岛、济宁、潍县等行处。
1921年4月设烟台支行,地址在海岸街。1927年因不愿接受军事特捐摊派而裁
撤。
1931年2月1日设青岛分行,在中山路167号开业,总行拨资本5万元,经理初由
鲁行经理龚祥霖兼,后聘黄恂伯代经理。1932年4月承做粤帮大宗押汇业务,同时
添做国外汇兑。1934年11月在威海路添设东镇办事处。1936年4月黄恂伯辞职,副
理王昌林升任经理。
1931年6月设济宁办事处。同年11月设潍县寄庄。
济、青两行营业,均分商业部、储蓄部、仓库部3部分,强调国际化和地方化,
偏重小额储蓄、抵押放款、货物押汇,并参与农业合作放款。自建和租用仓库共20
余处。附设宝丰保险公司和旅行社,以服务周到、经营灵活著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济宁办事处、潍县寄庄相继撤销。济南分行行址被日
军占用,延至1938年10月1日,始借交通银行余屋办公,经理蔡墨屏调离,由副理
李渭川代理,管辖行名义取消,改归青岛分行管辖。青岛分行经理王昌林长期驻沪,
业务无法开展,一度利用唐长记名义,套做纱布生意获利,勉强维持开支。
抗日战争胜利后,济、青两分行继续营业。青岛新任经理黄元吉到任后,充实
人员,积极开展业务。但因时局不稳,仍采取审慎方针。
解放后,青岛分行继续营业,业务颇有起色。济南分行亦于1950年复业,经理
袁熙鉴。其后对私营行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济南分行于1951年9月撤销,业务并
入省人民银行营业部;青岛分行于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山东丰大商业储蓄银行 1919年11月由鲁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潘复等人发
起创立,额定资本100万元,实收50万元。总行设在济南经二路纬三路口,上海、
苏州、常熟等地有分行。总董潘馨航,总理刘子玉,协理袁寅 ,总行经理刘玉书,
后由王星甫继任。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兼办有奖储蓄。1925年歇业。
山东当业银行 1920年3月在济南成立,行址在院西大街,经理蔡振声。额定
资本50万元,实收35万元。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发行兑换券,注重与当铺往来。
1927年停业后改组为银号。
大陆银行 1919年4月创建,亦为商业储蓄银行,总行设在天津。
1920年8月1日设立济南支行,在经二路纬六路口租房营业,经理齐文炳。1923
年8月改为山东分行,简称鲁行,经理萧鸿富。1927年5月初因勒借摊派负担过重而
停业。1931年4月,以济南支行名义改在经三路萃卖场对面新屋复业,延请原济南
交通银行副经理曹锐岑任经理,后迁至经三路26号。
1923年1月,借中国银行滕县支行裁撤之机,聘用中行人员,设立滕县办事处,
至8月结束,移交济南支行清理。
1923年10月1日设青岛支行,在天津路租屋开业,经理刘润诚,隶属于山东分
行。1925年为减少勒借摊派负担,自6月16日起对外改称办事处。1927年终因负担
过重,于5月9日停业。1928年10月地方安定,以青岛支行名义复业,由原鲁行经理
萧鸿富任经理,地址先在即墨路42号,后迁至河南路16号。1931年4月改为分行,
管辖济南支行。1934年9月25日迁入中山路、肥城路转角自建行屋。
青、济两行除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外,均设储蓄部办理储蓄,设货栈部办理
存货。青岛还承办保管箱出租业务。
1935年6月,济南支行在院西大街133号添设城内办事处,对外称城内支行。
“七七事变”后,济南支行房屋被日军强占。1938年10月,经军方指拨中国银
行部分房屋恢复营业。沦陷期间,青、济两行业务锐减,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抗战胜利后继续营业。济南支行维持到1948年济南解放时停业。青岛分行解放
后继续营业,1951年实行公私合营,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边业银行 1919年西北筹边使署奉令筹办,1920年设总行于北京,原以促进边
省开发为宗旨,称旧边业。1921年春在济南经二路纬五路设分行,资本20万元,经
理刘筱泉。除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外,还代理国库。
1924年12月,边业银行被东三省官银号收买,翌年4月改设总行于天津,称新
边业。济南旧边业于1925年1月3日停业,新边业于同年4月28日重组开业,并发行
银元票,至1926年歇业。
济东实业银行 1921年9月烟台丝绸商孙文山集资在海关路开设。经理单子厚,
办理定活期存款、抵押贴现放款、国外跟单押汇等业务。1924年江浙战争,浙江军
阀卢永祥战败,烟台济东实业银行与卢永祥在上海开设的济东实业银行同名,孙、
卢又系姻亲,因而涉嫌被查缉停业。后经查明确无卢股,准其复业。但经此番打击,
信用已失,难以为继,终于1925年6月歇业。
山左银行 1922年夏青岛绅商傅炳昭等人发起创立,9月22日正式开业,行址
在胶州路。总经理傅炳昭,协理刘鸣卿,延聘纪经函为经理。实收资本虽仅40万元,
且在日人占领之下,但所办存放汇兑仓库等业务,颇得地方绅商信任。1923年呈准
北京政府注册,并在济南、大连等地设分行。济南分行设在经二路纬三路,1926年
撤销。1930年按新公司法修改章程,变更资本总额为50万元,如数收足,重新在南
京政府实业部、财政部登记。1934年迁入中山路新建营业大楼。“七七事变”后,
存款大为减少,业务陷于停顿,行屋被大阜银行占用,强令作价40万元入股。1946
年9月5日复业,增资为5000万元,业务比较清淡。青岛解放后一度复业,1950年5
月因无法维持而停业。
明华商业储蓄银行 1920年6月开办,简称明华银行,总行原设于北京,后迁
至上海。
1922年10月设青岛分行,地址在河南路,后迁至中山路,经理张 伯。内设商
业、储蓄、信托3个部,在几个分行(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中业务最为发达。尤
其是储蓄,以手续简便、服务热情受到储户欢迎。但收进的存款,除经营放款业务
外,大部分集中总行用作投资或投机买卖,另一部分在青岛投资房地产,购置国货
公司、新亚饭店,与美商滋美洋行合资兴建东海饭店,并做粮油、花纱布投机交易,
以致存款准备不足,1930年6月和1935年5月两次发生挤提。第一次幸赖市府出面、
同业接济得以平息;第二次自己既难应付,同业各行又不愿再予维持,终于5月23
日呈请停业。此时该行资产虽有319万余元,但借给总、分行及寄存总行的款项即
占2/3以上,其余不动产多已抵押于人,所余部分最多能卖60余万元,仅占负债的
1/5。停业消息传出后,市政府、法院、电报局等公款转存单位,立即将该行库存
现金提光,与之往来的各银行连夜会商,做假借据,倒填日期,把拆放款转作抵押
借款,查封不动产,赶赴法院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全然不顾一般存款户的利益。几
千储户从早至晚拥聚该行与市政府门前,号哭欲绝。虽然成立债权团进行追索,历
时2、3年,仅追回原本二三成。
1923年设济南分行,地址在小纬六路福宁里。1927年因政局不稳停业,未再恢
复。
山东聊城农工银行 聊城商会会长商珍升倡办。1922年阴历六月在济南设筹备
所,定股本20万元,收足优先股10万元之后,于阴历十二月一日在聊城城内德大书
社旧址开业。董事7人,监理3人,多为军政人士及当地巨绅。1930年停业。
致中银行 总行设在天津。1923年春到青岛分设机构,在山东路开业,揽收商
家存款。8月29日即告搁浅,31日经理、柜伙窃逃,银洋财物席卷一空。
劝业银行 1920年成立,总行设在北京。1923年5月18日在济南纬三路设分行,
资本20万元,经理李剑池。主要办理汇兑存放业务,兼营储蓄,发行兑换券,代理
国库。1927年停业。
盐业银行 1915年3月成立,总行设在北京,业务侧重盐业上的汇兑抵押存放
支付,分理金库,专理盐税。1923年6月在济南经二路小纬六路设支行,经理邵建
亭。由于时局不稳,1925年下期一度撤回天津,1927年裁撤。
1935年总行迁往上海,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同年10月14日设青岛分行,在河南
路开业,邵建亭就任青岛分行经理,设商业、储蓄两部。“七七事变”后撤往天津,
未再复业。
山东泰丰银行 1923年9月成立,行址在济南城内西门大街,经理成鸿路。额
定资本100万元,实收30万元。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发行兑换券。1927年停业后改
为银号。
中鲁银行 前身是中鲁钱庄,1926年10月初创,资本5万元,在青岛西岭东平
路开业。后按公司组织章程,将资本增至15万元,改称中鲁银号,于1927年3月1日
迁至市中心保定路营业。收足资本30万元后,呈请财政、实业两部注册,并在天津
路购地自建营业用房,于1930年1月1日迁入。其时名义上是银号,实际上已和银行
相似,除在青岛市东平路设有办事处外,并在济南、上海、潍县、大连设有分号,
经营存放汇各项银行业务。
1931年1月1日,经过再次增加资本20万元,按照章程选举董事、监察人,呈请
财政部注册,正式改称中鲁银行。股东多为牛商。董事长王荩臣,总经理张玉田。
除办理存放汇业务外,并辟储蓄部兼办储蓄。是年4月复设济南办事处,1933年在
青岛威海路设台东办事处,另在上海设分理处,天津设代理处。业务仍多沿袭银号
做法,颇能投合一些旧式商人的需要,业务量在同业中位居中上。1935年5月上旬,
在青岛市金融窘迫中发生存款挤提。5月10日以所收押品37.5万元向同业8折拆借30
万元,18日再向各行商借10万元,6月14日以增股改组为名,将欠款牛商10余家的
营业执照作押再借8万元,终因内部空虚无法维持而搁浅。
1947年2月1日复业,因业务冷清,于1949年5月27日停业。
掖县振业银行 1931年设立,地址在掖县城大十字口,1932年停业。
奇山银行 地址在烟台二道街,设立、停业时间不详。
金城银行 1917年5月创立,总行设在天津,1936年迁往上海。
1931年6月15日设青岛分行,在河南路17号开业,由总经理处拨给营运基金30
万元,经理孙汝为。设商业、储蓄两部,分别经营存放汇兑和储蓄业务。同年9月
22日成立山东大学办事处,11月在冠县路设仓库。
1937年3月筹设济南办事处,主要是为投资仁丰纱厂,已在经二路觅妥行址,
并拟于8月1日开业,因“七七事变”未果。
沦陷期间,青岛分行改为支行,经理周伯英,归津行管辖。
1947年3月,青岛支行又改为分行,经理陈图南,直属总经理处。
青岛解放后继续营业,并增设国外业务部。1951年随其总行实行公私合营。
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大中银行 1919年3月创办,总行原设在北京,1929年迁至天津。
1933年派王鸿波到济南,在经二路筹设济南分行,同年9月1日开业,发行山东
字样兑换券。随即被限期收回,分行机构随之撤销。
1935年2月又派员到青岛,筹设青岛分行,已租妥中山路交通银行前租用的旧
屋为行址,因青岛发生金融风潮,没有开业。
浙江兴业银行1907年9月成立,总行原在杭州,1915年迁至上海。
1934年9月8日设济南分理处,地址在经二路纬三路。1936年1月8日撤销。
1934年9月15日设青岛支行,地址在河南路15号,经理陈伯琴。除一般银行业
务外,还办理储蓄、外汇及仓库业务,附设货栈。开业虽晚,但业务手续灵活,存
放款均有发展。1937年10月16日撤销。
国华银行 1928年1月正式开业,总行设在上海。
1934年12月1日设青岛分行,先在中山路前信济银行旧址开业,后迁至中山路
91号,经理徐勉之。内设会计、营业、出纳、文书4个股,经办存款、放款、汇兑、
储蓄、信托及外汇业务,在冠县路租有仓库。开业不久,适逢金融风潮,业务未能
开展。“七七事变”后一度迁往济南,不久又迁回青岛。沦陷期间勉强维持,1942
年改由天津分行管辖,经理徐勉之调总行,由副理许啸桐升任经理。1948年10月1
日改名国华商业银行。青岛解放后继续营业,1950年起代理人民银行内汇业务,后
又核准为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外汇业务。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
中国工矿银行 1942年9月创办,总行设在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往上海。
1946年4月22日设青岛分行,在河南路15号开业。总行拨营运基金100万元,办
理存款、放款、汇兑、贴现、票据承兑及仓库业务。经理于墨章,内设会计、营业、
出纳、文书、仓库5个股,面向厂商。1947年因私设暗帐、买卖金钞及棉纱、棉布、
油等项物品而被查处。1949年4月又因滥发空头支票,被同业催索现款,形成挤提。
青岛解放后停业。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原名新华储蓄银行,1914年10月由中国、交通两银行拨款
设立,总行设在北京。1931年迁至上海,改名为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经营一般商业
银行及储蓄、信托、仓库、外汇等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组为公私合营银
行,1950年4月1日设青岛分行,在肥城路开业。1952年12月加入公私合营银行青岛
分行。
公私合营银行 1952年12月,全国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在北京成
立。青岛已经实行公私合营的新华、上海、金城、大陆、国华、中国实业、东莱等
7家银行,合并成立公私合营银行青岛分行,于1953年1月3日正式开业。原上海银
行经理黄元吉任经理,公方代表姜宗山任副经理,其他6行也各有1人任副经理。经
理室下设秘书、人事、计划、外汇、业务、会计、出纳7个专业科。原有职工221名,
其中25名因年老体弱办理退休,64名编外人员按照个人专长调入对口部门。留用的
132人原职位不动,工资待遇不变。
公私合营银行 青岛分行,受全国公私合营银行联合总管理处和当地人民银行
双重领导。国家银行在业务经营方面,给予适当照顾。1953年4月接办中国银行的
对私业务和部分外贸业务。5月又从人民银行划给市南区的部分工商业户,11月全
面代理人民银行的储蓄业务。1954年1月代理人民银行汇款,5月份起统办市南区私
营业务。
1955年2月1日,与人民银行青岛分行储蓄部合并,对外挂两个牌子,对内视同
人民银行科级组织,负责储蓄管理、公债经销与还本付息工作,原来经办的私人业
务移交人民银行,外汇业务移交中国银行。1958年4月1日,正式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青岛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