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东海关邮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2&rec=266&run=13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五口通商条约》开始,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在各通
商口岸自设邮局(称为“客邮”),不仅竭力排挤民信局(民间自办的邮务组织),还
利用特权走私漏税。英国人赫德自担任海关总税务司后,染指邮政。1866年总税务
司署开始设立邮务办事处办理邮递业务,但当时限于收寄使领馆文件、海关本身的
公私信件和部分地区的外侨信函。1878年,由赫德指派德国人德璀琳负责,在烟台、
北京、天津、牛庄(营口)、上海5处海关,按欧洲方式试办邮政。
  1878年3月23日,东海关开办邮政业务,名为“送信官局”,同时发行蟠龙为图案
的海关邮票(此为中国首套邮票,习称“大龙邮票”);因中国试办邮政是在洋人控制
下的海关进行,这套“大龙”邮票又被称为“海关大龙”(全套3枚:5分银为绿色,3
分银为红色,1分银为黄色),均系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分3期发行。同年7月24日,
以海关邮政招商合办的“华洋书信馆”创立。总馆设于天津,同时在烟台、北京、上
海、牛庄(营口)设立分馆,邮件由海关委托商船免费代为运送。办馆目的在于收揽华
洋公众信件,借此排挤民信局。同年冬,北方海口封冻轮船难以进港。海关书信馆改
为陆路马递,又以济南为中心开设马递邮送,并制订《华洋书信馆马递章程》。章程
规定,烟台分馆自11月15日起行,以后皆逢五、逢十起行。邮递费一律为足数大钱,
由寄件人纳付。若需两方分付,也可加注封面。烟台至济南为100,烟台至天津、上
海、牛庄、扬州、镇江均为200,烟台至靖江为160,烟台至京城为240。若书信超过
1两,则每两照章加半。凡托寄银洋汇票及贵重物品,均需面议以事慎重。烟台至济
南计程11站,因山路崎岖不便用马,特置快足22名。海关开设的冬令马递邮送继续增
设分馆,由南而北、由北而南皆以山东济南府为总汇。现于山东的周村、德州、济南
,江苏的靖江、扬州、镇江等处设立分馆,承办接递之事并接受客信附寄南北。同年
11月,海关设立“邮政专账”,商家开办的书信馆不再试办。
  为垄断全国邮政,1880年1月,总税务司赫德指责华洋书信馆“工作无成绩”并有
“违法情事”,遂发布文告自行招揽华人信件。4月,即与该馆断绝关系。1882年,
赫德勒令该馆关闭。自此,由海关独营全国邮务(各在华列强自办客邮除外)。但海关
邮政终非清政府主办,国际邮政联盟不予承认,贴用海关邮票的信件不能寄至国外,
甚至不能寄往香港。为此,赫德力谏清政府办理国家邮政,放言“若中国不办,勿怪
各国越俎代庖在华自办邮局”,并提出设立全国邮政方案。1896年,清政府准东海关
兼办烟台邮政业务。1897年,因当时青岛口为东海分关,东海关在此设立邮局,兼辖
青州、沂州、莱州共12个分局。
  1897年2月20日,“海关邮政”改称“大清帝国邮政”。东海关邮政随之改称“
大清邮政烟台总局”,由东海关税务司兼任邮政司,实权仍由东海关税务司把持。邮
件虽然仍用关戳,却不得不刻制一套国家邮政邮戳,表示邮政已由国家主办。由海关
兼办的“大清帝国邮政”参加世界邮政联合会,邮票在各国通行。次年5月德国开辟
邮政航线,北起天津南至上海途经烟台、青岛,两邮轮按期对开。同年7月,清政府
始办“烟台邮局”(位于烟台山下海岸街)。
  烟台总局1905年所管各局如下:烟台,登州府(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
、宁海州、文登、海阳、北马、朱桥、龙口、大辛店、栾家口、诸由观、威海卫、荣
成、夏村、姜山集、水沟头、小纪集、臧家庄),莱州府(石岛、沙河、西繇、新河、
东宋),济南府(济阳、齐河、禹城)。
  1905年,烟台、胶州、济南各设总局。1911年清政府邮传部接管邮政,邮政自此
脱离海关。烟台、胶州两局改为副总局隶属于济南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