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类 无线通信设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2&rec=211&run=13

  建国前无线通讯设备的数量极少,1863年东海关在烟台山只设有指挥船舶出入
口的通信旗号。本世纪初配备了无线电台,主要用于同海上船舶的联系。1933年10
月17日总税务司令烟台东海关每日用电报传送气象报告给吴淞广播电台,并于1934
年在烟台山西侧架起两座无线电通讯铁塔,高200英尺,配有无线电收发室,内设
无线电收发机及电话等设备。胶海关时期无线电台1部,有两名专业人员(技师和技
术员各1名)管理,由港务科灯务股负责。所设电台用于同总税务司署、东海关以及
国民政府保持业务往来、接受指令和情报传送,并同海上船舶联系。
  建国后,烟台山西侧两座无线电通讯铁塔于1951年8月移交烟台市人民政府房
管处。其他旧海关遗留的陈旧无线电设备也交给了有关部门,一直到70年代初没有
新设备增配。
  1973年8月,外贸部海关管理局分配给青岛海关JMD-1型超短波便携式对讲机4
部,供海关查私使用。1977年10月,装备了JMD-1型对讲机6台。随着国家改革开放
的开始,海关工作的业务量逐渐增大,青岛关区的查私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联系越
来越广泛,1982年5月27日,青岛海关向总署提交了在年内要建立无线电通讯网络
的报告,力争尽快解决青岛关区无线通信联系困难的问题。1983年4月海关总署从
美国莫托罗拉公司引进一批无线电设备,调配给青岛海关无线电通信系统1套,各
类无线电对讲机34台,青岛海关从此开始普遍使用各类无线通讯设备。1984年6月
青岛海关超短波通信网正式启用,到1986年总台共转话2000多次,分台间通话4000
多次,保证了监管和查私任务的顺利完成。1985年8月青岛遭到历年未遇的9号台风
袭击,青岛港通往黄岛油港的海底电缆被破坏,需9个月才能恢复。海关黄岛办事
处一切联络都是利用超短波,在这期间共监管船只177条,监管出口原油5000多万
吨,监管进出境船员4910人次,如果没有超短波通信,工作是难以进行的。1986年
青岛海关有专业无线人员4人,其中本科生3人、大专生1人。1987年青岛海关的无
线通信网络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全关区共有SC-10短波电台5台,分设在青岛、烟台、
威海、龙口、石臼等海关,初步形成山东沿海地区短波网。青岛海关的短波台外连
总署及全国各直属海关,内连关区各隶属海关,极大的方便了海关的通信联络和信
息传递,特别是为查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1987年青岛海关有超短波通信设备
137部其中基地台12部、中转台1部、车船台9部、手提台115部。并建立起了一支专
职技术队伍,其中大部分人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1989年5月,由于无线通信装备的逐渐增加,海关总署科技装备司同意拨款在
烟台海关建造无线通信铁塔,为威海、石臼海关无线通信室装修设施,在龙口海关
建造通信铁塔和进行超短波定向通信试验。为适应新建海关超短波通信和关区分片
联网工作的需要,1990年青岛关区共配备各类超短波台14部。各类车载台17部、手
提台157部,解决了济南、淄博、潍坊、石岛等新建海关筹备期间及开关后的通信
联系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全关区的通讯状况,使总关与各隶属海关的业务联系得到
了加强,形成了以总关为中心,联络全关区的通讯覆盖网,为海关的业务开展和青
岛关区的统筹调度提供了可靠的通讯保障。由于石岛地区通讯发展的需要,1990年
青岛海关在伟德山架设了中转台,使石岛海关与威海海关的业务急需通信联络问题
得到较好地解决。截止1992年,青岛海关全关区无线通信设备的情况是中转台9部、
基地台10部(报废数不计在内)、车船台39部、对讲机279部。
  1992年5月21日,青岛海关调拨给烟台海关的超短波中转台在烟台架设完毕并
投入使用。青岛关区所用频率全部为全国无线电委员会核定海关系统专用频率。使
用单位除下属各海关外,大都分配在技术处、调查处、监管二处、船队、黄岛办事
处、机场办事处等处室。另外船队还配有电台两部、雷达两部,以便于在海上监管、
查私时无线电联络和导航。随着山东省有线通信事业的发展,青岛关区各隶属海关
所在地有线通讯状况有了极大改善,短波通信由于受气候和外来电波的干扰比较严
重,短波通信网利用率越来越低。鉴于这种情况,青岛海关决定1992年7月15日起
停止青岛海关中心台和烟台、威海、龙口、石臼等隶属海关短波电台的开通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