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保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0&rec=87&run=13

    〖粮食〗〖保管〗〖措施〗〖防潮〗〖防虫〗
    〖方法〗〖低温〗〖低氧〗〖低药剂〗〖三低〗
  新中国成立前,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粮食保管,主要以防止敌人抢粮破坏为主。
1948年后,在根据地不断扩大、粮库建设稳步发展的情况下,粮食保管的防治工作
被重视起来。1948年11月,省粮食局曾专门介绍各种粮食的保管方法。1949年8月,
省粮食局针对益都一个粮仓霉烂粮食520多公斤、惠民直属粮站粮食普遍生虫、阳
信调往惠民的新粮70%潮湿、昌潍仓房因雨倒塌淹粮200余吨等情况发出紧急指示,
要求对粮食加强防治保管工作。但这时的保管手段较简单落后,如小麦曝晒入仓,
上面盖一层麦糠与鲜槐枝,严密堵塞门窗、不使空气流通;高粱入仓后不乱翻动、
不倒仓,每压一层高粱铺一层高粱壳,夜晚通风,以防生虫;玉米入仓后插秫秸把
子,以防玉米脐子转潮湿等。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保管不断加强。实行“防重于治”的方针,开展防盗、防
抢、防火、防霉蚀的“四防”活动。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民房仓,防止粮食生霉,
成立群众性护粮小组,并联系武装部队、民兵保护粮食,逐步建立健全保粮机构和
仓库管理制度。
  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国家的粮食库存不断增加,保粮任务开始转到保
证粮食安全、降低保管费用和损耗、提倡科学保粮上来。1955年,山东开展以“无
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为内容的“四无”粮仓活动,科学保粮有较快发展。
  60年代,用化学药剂保藏粮食的作法开始在省内普及,粮食保管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到70年代初,全省实现“四无”粮仓的单位已达50%以上。
  70年代,全省推广了低温密闭储粮方法,同时配合低氧、低药剂的保粮手段。
到80年代,“三低”储粮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发展。1988年,全省“四无”粮仓单
位达到99.6%。
  在粮食保管过程中,防潮是重要一环。据1949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因受潮而
发生霉变的粮食1635吨。新中国成立前,粮食防潮办法比较简单,除在选择仓房时
把握地势高、土质干、不漏雨等条件外,存粮前还要进行仓底铺沙、墙壁围草苫子
等。新中国成立后,群众逐步取得了仓房铺垫防潮的一些基本经验。1951年,莱阳
专区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仓房铺沙垫坯防霉办法,即在粮食入库前,将修缮好的房
屋仓底铺沙5~8寸,沙土上面盖土坯泥光,墙壁用土坯砌附墙灌沙,防潮时间可维
持2~3年。这一方法在当时的民房储粮中普遍推行。
  1955年以后,简易仓和储备仓都增加了铺垫防潮措施,开始用沥青铺地刷墙。
1959年,全省粮仓已全部修建了沥青墙壁和地面。
  通风是防止粮食受潮的一项重要措施。1951年山东学习外地经验,在仓内普遍
设置通风木槽和通风笼,以散发粮食水分和降低温度,对粮食防霉起了一定作用。
但因通风保藏未与密闭保藏结合,在霉雨季节粮食极易受潮、生虫。1955年全省开
展“四无”粮仓活动时,拆除了仓内的通风设备。一般不采用通风保管方法,如遇
粮温高、水分大,采用粮面扒沟通风或出仓晾晒方法降低水分和温度。
  1984年,山东学习了外省机械通风的存粮经验,即在冬季用机械将外界干冷空
气输入粮堆,换出粮堆内的湿热空气,促使粮食降温、降水,然后及时密闭。这种
方法在鱼台县石集粮管所等单位试验,冬季通风后密闭的粮仓,夏季粮温一般不超
过25℃,达到了粮食安全度夏的目的。1987年在全省推广了通风保粮办法。
  防虫是粮食保存的又一重要措施。建国前后,山东粮仓去虫方法主要采取过筛、
曝晒和冷冻杀虫。1954年全省过筛粮食124.5万吨,曝晒粮食88.6万吨,冷冻倒仓
粮食32.7万吨,分别占处理虫粮数48.29%、35.24%和13.02%。
  1955年,全省推广了泰安县山口区粮食管理所的小麦趁热进仓密闭保管方法。
小麦进仓前,将仓房清扫干净,用6%可湿性“六六六”喷洒消毒;经日光曝晒,
粮温升高到50℃时趁热入仓;入仓后用旧麻袋、席子盖好,上面压沙20厘米,即会
取得较好的密闭杀虫效果。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一个劳动力一天只
能晒粮1000公斤。随着粮食库存量逐年增多,新建仓房较大,晒粮杀虫方法已不适
用。50年代后期,逐渐以化学药剂熏蒸法取代人工晒粮杀虫法。
  山东储粮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始于1950年,药剂主要有“六六六”和滴滴涕,另
有少量氯化苦、氢氰酸。当时防治技术比较薄弱,熏蒸权限仅在省粮食局,熏蒸范
围很小。1950年全省使用药剂杀虫仅78次,处理粮食2.05万吨,耗用“六六六”、
滴滴涕、氯化苦等药剂共498公斤。
  1952年,省粮食厅开始有计划地举办氯化苦熏蒸培训班,先后培训熏蒸人员
247名,使地区一级掌握了氯化苦熏蒸技术。1955年,全省各县都配备了技术人员,
省粮食厅遂将熏蒸权限下放到县粮食局,以县为单位成立了熏蒸杀虫小组。1957年,
粮食管理所一级也掌握了熏蒸杀虫技术。自此,药剂熏蒸杀虫即在全省普遍展开,
杀虫药剂品种也逐渐增多。1956年,青岛、济南一些大面粉加工厂开始使用溴甲烷
熏蒸成品粮。1964年初,磷化锌熏蒸剂由青岛市粮食科研所研制成功。是年4~9月
间,省粮食厅在张店农药厂、省化工研究所配合下,分别在青岛、济南、淄博、泰
安、海阳等地进行了磷化铝杀虫试验,并于1965年在全省推广应用。至此,全省用
于储粮的杀虫药剂已有“六六六”、滴滴涕、氯化苦、氢氰酸、溴甲烷、林丹粉、
磷化锌、磷化铝等9种。因“六六六”杀虫剂使用后毒副作用比较大,即于1975年
禁止各地在粮仓内使用;磷化锌、氯化苦操作比较麻烦,1980年后应用也逐渐减少;
磷化铝则以其杀虫效果好、操作简便、残留量低等优点,逐渐成为全省主要的粮食
杀虫药剂。
  低温、低氧、低药剂的“三低”综合防治方法是一种较科学的储粮方法,70年
代后山东大力推广和应用。
  低温储粮方法在新中国成立初就已采用。冬季将粮食在仓外冷冻,入仓后用土
坯、沙子等压盖,以保持粮食低温。1956年,高密县粮食局将粮食出仓冷冻至-5℃
,入仓后用席子、麦糠密闭,一年未发生虫害。70年代后,省内一些大库和有机械
的粮所,也在冬季利用粮仓机械对粮食进行倒仓降温。1974年,济南市谷庄粮库用
扒谷机、输送机、风扬机、去杂机、溜筛等工具对粮食进行倒仓、降温、去杂,共
处理粮食1.5万吨;处理后的粮食用塑料薄膜密闭粮面,保证了粮食安全度夏。
1986年,山东学习了外省建空调仓经验,在泰安、滕县、台儿庄、海阳、济南、青
岛等地修建了1.2万吨的空调低温仓。这种仓房可将仓温控制在20℃以下,仓内成
品粮防止了虫霉危害,得以安全度夏。
  低氧储藏方法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1972年,济南、青岛等地用塑料薄膜密封
粮堆,而后用钢瓶、真空泵等器械向粮堆作充氮(或二氧化碳)和抽真空缺氧杀虫
试验,杀虫率100%。1976年,青岛第一粮库、临清县粮食局先后用分子筛富氮机、
木碳炉脱氧机代替钢瓶、真空泵进行缺氧储藏试验,杀虫效果好,但成本较高,操
作复杂,未能在全省推广。各地在低氧储粮试验中,还摸索出一套自然缺氧储藏方
法,将粮食用塑料薄膜密闭,依靠粮食的呼吸作用消耗粮堆内氧气,达到抑制虫害
的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较好,已在全省推行。1988年,全省低氧储粮近
50万吨,最多时达80余万吨,占粮食年均库存量12%。
  低药剂熏蒸是在低氧储粮基础上进行的。1977年全省大面积开展自然缺氧储粮,
但因受仓房条件和粮食温度水分的影响,很难将粮堆内氧气值降到2%(致害虫死
亡值)。因此,各地在缺氧储藏的同时,还配合进行了磷化铝低药剂熏蒸。由于粮
堆内的低氧、富二氧化碳气体是磷化铝熏蒸剂的增效剂,每5000公斤粮食使用磷化
铝10克即能达到杀虫目的,比商业部规定的65克剂量标准减少85%。在应用低药剂
储粮过程中,济南市谷庄粮库找到了粮堆气流运动的规律,发明了气流熏蒸法,即
根据粮温和气温高低,将药剂按气流运动方向投放,使药剂在粮堆中扩散均匀,避
免出现死角。此方法于1984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后在全省推广。1988年全省“双
低”(低氧与低剂量熏蒸)储粮年均100万余吨,最多时达230多万吨,占粮食年均
库存量24%。
  “四无”粮仓活动,始于50年代。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粮食库存量猛
增。1954年最多时达到210万吨,年均库存较上年增加81.46%。全省存粮点7000余
处,仓房绝大部分是民房。这种量大、点多、仓房条件差的状况,对粮食储存极为
不利。据不完全统计,自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至1954年2月底,被盗、失火、霉变、
虫蚀的粮食达214吨。为了做好仓储工作,减少储粮损失,1954年春季,省粮食厅
组织50多名干部到全国首创无虫粮仓的浙江省余杭县参观学习。此后,安丘县第十
三区粮库高家营分仓从清洁卫生入手,对仓房进行了三次清扫,对窗门、梁柱、墙
壁等处的缝隙、洞孔进行挖、掏、剔、刮和药剂消毒,用纸筋灰一一嵌堵。再加重
视粮食入库质量,终于在年内创建了省内第一座无虫粮仓,容量230吨。

    〖活动〗〖粮食〗〖保管〗〖无虫〗〖无霉〗〖无事故〗
    〖无鼠雀〗〖四无〗〖制度〗
  1955年粮食部发出全面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活动的指示后,
山东开始由创建无虫粮仓向“四无”粮仓迈进。到1956年底,全省已实现“四无”
粮仓2.64多万座,储粮88万吨,占储粮总数38.49%。长清、东平、桓台、阳谷、
东阿、茌平、安丘、乳山、莘县9个县基本实现了“四无”粮仓县。
  各地为使粮仓达到“四无”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了一套仓储制度:
  粮油入库。1954年全省各粮所(库)开始重视粮食入库前的清扫消毒。据不完
全统计,1954年全省清扫消毒仓容量占总仓容83.17%,比上年增加27.74%。此后
逐步形成了粮油入库前的清仓消毒制度。做到粮油出一仓、清一仓,仓内面面光,
仓外三不留(不留污水、杂草、垃圾)。
  粮情检查。1950年,根据华东区粮食局颁发的《粮库保管工作暂行规则》,山
东的粮油仓库建立了查仓簿,仓库保管员对检查情况随时记录。1953年各基层储粮
单位又按《华东区保管暂行检查制度》规定,每5~7天检查一次储粮;县粮食局每
月组织检查小组会查一次,每季普查一次;专区粮食局定期抽查;省粮食厅重点检
查或组织大型会查。1963年,根据粮食部《储粮虫霉鼠雀防治办法》规定,粮情检
查以粮温的不同确定检查时间,减少了盲目性。1978年,粮食部重新颁布了《储粮
虫霉鼠雀防治办法》,山东决定根据粮油含水量,将库存粮油划分为安全粮油、半
安全粮油和危险粮油。安全粮油每周查1次,半安全粮油3天查1次,危险粮油天天
查。这种办法沿用至今。
  粮库保卫。新中国成立初期,省内库存粮油被盗、被抢、失火事故时有发生。
为此,城市、海防地区粮库都由武装部队保护,农村粮仓由民兵保护。1954年以后,
武装民兵护粮办法逐渐取消,农村开始由治安干部为主、吸收党团员和仓房四邻参
加的护粮小组保护粮仓。60年代后,粮食开始集中保管,护粮小组随着民房仓的减
少而逐渐消失。各地粮库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干部负责保卫工作,建立健全了保卫制
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粮库;从粮库携带物品外出,必须开具出门证,并进行登记;
库内夜间有专人值班,以防盗、防火。此外,较大的仓库已开始配备灭火机、消防
水井。但大部分农村粮所受经济条件限制,尚无消防设备。70年代部分基层粮管所
开始添置消防设备。80年代后,特别是省粮食局1983年发出《粮油仓库防火规定》、
1984年发出《粮油仓库消防设备配备标准》后,各地粮仓配备消防设备进展较快。
1988年底,全省配齐消防设备的单位已达2336个,占储粮单位总数96.3%。
  70年代后,全省“四无”粮仓发展很快。1973年实现“四无”粮仓的单位占全
省的一半,1982年达到90%以上,1988年已达到99.6%。1988年全省实现“四无”
的储粮年平均462.7万吨,占储粮总数99.8%;粮油霉变、虫蚀、被盗、失火等损
失共1746.5公斤,比1954年减少92%(2.15万公斤)。